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个没有完成时的“试点”

2019-04-09 23:50:41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一个没有完成时的“试点”——火箭军某导弹旅探索战时政治工作新闻追踪

火箭军某导弹旅官兵在阵地前开展宣誓、火线入党等活动。

●战时政治工作这个“看家本领”,如今遇到了什么

●上了战场,一线指挥员人人都要会做政治工作

●只要战争一天没打响,探索创新就一天不停歇

不仅要告诉我们为什么,更要告诉我们怎么办

从优秀排长直接晋升为指导员的王建林,没想到上任后的第一次大考便“考砸了”。

那年,火箭军组织导弹旅“三年三步走”实战能力考核,考官给王建林现场下达一个“特情”,问他如何处置。

王建林冥思苦想,毫无应对之策。最终,考官判定:作战行动失败。

遭遇“滑铁卢”的不只王建林一人。同样在那次考核中,考官也给前沿指挥所政治工作组出了一个“特情”。结果,前沿指挥所政治工作组组长只是按照惯例对部队简单组织了一下针对性教育,而对一些关键情况没有实际动作,现场考官判定成绩为零分。

同一场考核,先后两名优秀干部跌了跟头!一时间,这件事不仅引发了官兵的各种议论,也引起了该旅党委一班人的忧思。刚刚走马上任的政委林树森更是感到焦虑,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两名干部跌的跟头,指向的是同一个现实课题——战时政治工作,究竟该如何做?

战时政治工作,历来被我军视为“生命线”,曾是我军指挥员的“看家本领”。当年在战场上,作为我军政治工作中最紧张、最活跃、最精彩的部分,战时政治工作在“瓦解敌军、鼓舞斗志、激发战斗精神”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指挥员的这一“看家本领”遇到了什么?在随后的自我抽查考核中,该旅党委一班人进一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种种“特情”面前,有的基层指挥员要么没了主意干愣神,要么按部就班老一套,要么慌了手脚瞎指挥……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抽查考核之后,党委一班人分头调研,听到一个共同的呼声:“战时政治工作的意义我们都懂,但我们更想知道的是具体怎么实施——不仅要告诉我们为什么,更要告诉我们怎么办。”

呼声应和着思考,思考催生着行动。“一说起战时政治工作,各级都在讲意义、提要求,但现在最缺乏的是落实到基层作战部队应该怎么办?”该旅领导认为,当务之急是让一线指挥员拾起战时政治工作这个“看家本领”。

如何拾起这个“看家本领”?林树森说:“我们一起研究探索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实施手册,目的只有一个:告诉基层指挥员‘应该怎么办’!”

此时,适逢古田全军政工会召开。该旅党委一班人认为,研究探索战时政治工作如何推行,是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随后,在上级首长和机关的支持下,这个导弹旅的试点探索开始了。

就像一本《战场指南》,基层官兵一看就理解,照着就能做

战斗打响后,该旅发射七连指导员郑保光发现:派出去的一名岗哨“失踪”了!

郑保光当机立断,一边迅速派出2名哨兵在阵地四周搜寻,一边向营队汇报,启动备份号手顶替操作方案。

作战行动结束后,“失踪”哨兵灰头土脸回到连队。原来,他是被蓝军抓了“俘虏”。郑保光首先想到的是“失踪”哨兵有没有向蓝军泄露连队下一步作战计划。安抚哨兵、询问笔录、整理卷宗……最后,郑保光向该旅保卫科移交了线索。

因为处置得当,这一次演练导调组给郑保光打了满分。

“满分”,对于郑保光来说,并不意外。“这次遇到的‘特情’,并没有超出‘秘籍’的范畴。照着‘秘籍’给出的步骤做,准没错。”郑保光所说的“秘籍”,便是该旅持续4年不断修订完善的《导弹旅战时政治工作组织实施手册》。

“部队转进途中,与驻地群众发生冲突遭受围堵怎么办”“作战持续时间较长,官兵出现厌战情绪怎么办”“战后官兵居功自傲,敌情观念淡化怎么办”……记者翻阅手册发现,手册不仅详细介绍了战时政治工作各级职责、各作战阶段政治工作实施流程、各岗位开展政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法,还针对不同的“特情案例”给出了5-6个处置参考要点。

负责资料汇编的该旅组织科科长付志强介绍说,诸如战时党委会、火线入党、立功创模、战后评功评奖、伤病员和烈士善后等政治工作内容,手册全都涉及。

事实上,这项试点工作一开始,该旅政委林树森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战时政治工作各级职责是什么?各作战阶段政治工作任务有哪些?方案预案应该包含什么内容?遇到各类特殊情况处置程序是什么?

“只有平时把情况分析透、把问题想周全、把方法搞灵活,关键时刻才能确保战时政治工作扎实有效。”这位政委一再强调,编写的手册“就像一本《战场指南》,基层官兵一看就理解,照着就能做”。

这个手册,不仅让不少指挥员脱颖而出,还让不少“门外汉”变成了“业务通”。

2018年,张浩由副连长调整为该旅保卫科干事。他到政治机关报到时,科里的2名老干事已经下到连队担任指导员。

没有老干事传帮带也就罢了,偏偏刚来保卫科的他接手了一项非常专业的任务——对将要执行任务的逾千名官兵进行“政治考核审查”。

就在张浩一筹莫展之际,第二天保卫科科长王帅文交给他一套《导弹旅战时政治工作组织实施手册》,并留了一句话:抓紧熟悉手册,尽快适应岗位。

将信将疑,张浩接过了手册。翻阅目录,张浩打开手册第95页“政治考核审查”这一章,只见考核对象和时机、考核内容、方法步骤列举得很详细,考什么、怎么考、审查权限都很明确。如获至宝的他,仅用一周就完成了对所有参加任务人员的政治审查工作。

两个月后,连张浩自己都难以相信,他不仅牵头组织并顺利完成了红蓝实兵对抗演练中的保卫工作,还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有基层温度、有鲜活的实践,试点才有价值和意义

夜幕降临,野营帐篷里灯火通明。

该旅发射十连指导员刘振在这条山沟里已经忙碌了30天。此刻,刘振没有丝毫倦意。案头上摆满了6个小时前刚出炉的全连官兵阶段性训练成绩单,13份成绩垫底的人员情况分析报告也被他一一摊在桌面上。

今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13名官兵,其中5名工作责任心不强,1名和妻子闹矛盾久久未和解……”如何调动他们的训练积极性是今晚刘振思考的重点。

夜深人静,两年前西北戈壁实弹发射场上的一幕,再次浮现在这位指导员的眼前。

对发射十连官兵来说,那个夜晚意义非凡——第二天一早,他们将执行一枚导弹的实弹发射任务。

就在那个夜晚,刘振发现,野战营区的帐篷里总有人进进出出。导弹瞄准号手牛新志一晚上已经去了3次卫生间,但依旧还在帐篷门口转悠。

“指导员,我睡不着,心里总是不踏实。”听完牛新志这番话,刘振瞬间明白,见证亲手发射的导弹直刺苍穹,是发射连很多官兵的夙愿。即将把一枚导弹送上天,对眼前这位只有4年兵龄的22岁的小伙子来说,怎能不兴奋?

“我梦见导弹发射失败就睡不着了”“我听见别人在床上翻来翻去睡不着,自己也失眠了”……刘振一边疏导大伙儿的情绪,一边记录着每名官兵“大战”前的心理变化。

第二天,导弹发射圆满成功,但刘振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他带着两名排长把全连官兵在发射前的思想心理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并结合自己的疏导经验,整理出《少数官兵求战心切,情绪激动》的典型案例,详细列出具体的情况想定和参考处置要点。

刘振整理出的这一案例,在《导弹旅战时政治工作组织实施手册》更新第3版本时,被纳入战时政治工作特情案例库,成为第14个典型案例。

去年,该旅发射一营在氧气含量只有80%的作战阵地内,连续进行2个月的密闭生存训练。教导员刘德栓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作战任务节点,对全营官兵进行了6轮心理测评。训练结束后,刘德栓向机关提交了《长期待机官兵思想心理问题》的典型案例和处置要点,也被纳入该旅战时政治工作典型特情案例库。

截至目前,《导弹旅战时政治工作组织实施手册》4年时间已经修改了4个版本,收录了70个典型特情案例。

据了解,今年该旅还有26个基层上报特情案例处置等待检验。该旅政委林树森告诉记者,他们的典型案例没有一个是闭门造车、自我设计的,全部源于“战场”实践。每一项成果都经历了各类大项任务的检验完善。

去年7月,该旅参加上级组织的综合演练,导调组给该旅综合保障营下达了战时特情处置课目。教导员李晓峰在规定时间内列出13条处置要点,居然比考核组给出的参考答案还多了6条处置要点。

看完李晓峰列出的处置要点,一位常年研究战时政治工作的教授惊讶不已——很多细节的处置,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

其实,仔细研读手册里收录的这些典型特情案例,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不仅有着灵活的操作性,更带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有基层温度、有鲜活的实践,试点才有价值和意义。”林树森说,正因为实践是战时政治工作的“源头活水”,所以只要战争一天没打响,探索创新就一天不会停歇。(张新凯 董志文 冯金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