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天天忙练兵,打仗是否有底气?

2019-04-09 00:13:54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值班官兵奔赴战位、保障车辆陆续入场、飞行人员有序登机……近日,空军航空兵某师在战备转进演练中,克服一味追求用时短而仓促准备的习惯做法,尽管用时比纪录慢了稍许,但基层官兵说:“开虚花必定难结实果,像这样真打实练,上了战场才有与对手过招的底气和胆气。”

基层是战斗力的“刀尖子”,打仗时是要冲锋陷阵的。习主席强调:“基层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战备训练来进行。”近年来,全军基层部队练兵备战标准之实、力度之大、要求之严前所未有。从大型演习演训到群众性练兵比武,从联合演练到基础训练,“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许多官兵迷彩服成了“常服”,“黑不溜秋”成为肤色。

按理说,苦吃了、汗流了、脸黑了,亮剑对敌的底气应该更足了。然而在一些单位,一些官兵对打赢的“信心指数”并没有随着“辛苦指数”而水涨船高。这当中值得剖析和研究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名连长的见解很能给人启示:要蓄足打赢底气,就必须“天天忙着想打仗”,而不是“天天忙得像打仗”。

平时练的战时用不上。都说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可有一些营连,要素集成、快速捕捉目标等打仗必须掌握的本领,却很少出现在训练计划中。而像队列动作等内容却占去了不少训练时间。一名执行任务归来的基层干部感叹:“我们平时一半左右的训练内容,在打仗时都顶不上大用。”

险难课目训练有欠账。除了因训练条件差没法保障外,“怕出事”是训练欠账的一个原因。在基层部队,不少官兵还有“年初出事白干一年,年尾出事一年白干”的顾虑。这些顾虑导致危不施训、险不练兵,“年年上一年级”的现象仍有发生。

“练为战”变成了“练为考”。不按大纲来、只跟考核走;不为应战,只为迎考,是一些营连的“训练秘笈”。有的在制定训练周表前,会提前到机关打听下次的考核时间和内容。这是因为“偏训漏训一般没人追究,而考核掉了链子肯定要挨批。”

敌情研究不够打“盲仗”。有的基层单位对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若明若暗、知之不多;有的弱化、矮化作战对手,敌情设置一厢情愿,战场环境构设简单化,障碍一攻就破、要点一夺就占、敌人一打就垮;有的训练场地建设滞后,缺乏砺兵的“磨刀石”。不少官兵说,没有练武之地,哪来用武之力?

“屋漏在下,止漏在上。”一些基层官兵打赢的底气不足,大多可以从实战实训不够上找到原因:或是指导思想有偏差,能实不去实;或是训练条件跟不上,想实难落实;或是能力素质有差距,想实不会实;或是安全顾忌难解除,想实不敢实。解决这些问题,固然离不开基层的主动作为,但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反躬自省。

“脖子以下”改革落地后,一些基层营连缺场地、缺器材、缺骨干、缺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移防部队、新组建部队更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基层是不现实的,有的甚至需要军地合力来解决。今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提出,通过军民融合的办法来解决训练场地短缺的问题,打造我军的“欧文堡”。

考核是训练的“度量衡”,更是备战的“风向标”。以实战化考评倒逼实战化训练,是推进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有效一招。目前,陆军正在组织的等级考评,就是严格落实以考促训、以考促建、以考促战,通过全员参考、真考实比、评用挂钩,进一步立起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激发基层官兵矢志打赢的练兵动力。作为机关,就是应用好考核指挥棒,引导基层部队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

“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2020年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基层减负年”。越是大事多任务重,越是标准高要求严,抓基层越需要抓到点子上。“天天忙练兵,打仗是否有底气?”像这样的“基层建设之问”还有很多,这些都是摆在全军官兵面前的必答题,也是横亘在胜战之路上的“娄山关”。当我们敢于提出这类确实难解的问题,勇于求解这类棘手难题,就意味着必将迎来“基层兴则军队生机勃发,基层强则军队锐不可当”的光辉未来。(刘永生 作者单位:94028部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