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繁忙西昌见证中国航天发展加速度

2019-04-03 01:30:17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西昌4月2日电题:繁忙西昌见证中国航天发展加速度

李国利、王玉磊

3月31日深夜,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着橘色火焰腾空而起,将天链二号01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余温未退,西昌发测站塔勤分队平台操作手尚猛与同事便快速跑到发射塔架,逐层仔细检查,快速开展塔架的恢复工作,开始迎接很快到来的下一次发射任务。

“连夜恢复维护塔架各种设备设施,这两年已是工作常态。”33岁的尚猛说。

自2010年来到西昌,这位“85后”已执行嫦娥、北斗等发射任务73次。尚猛和同事们繁忙工作的背后,恰恰是中国航天事业近年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2018年,中国航天首次单独位居国际航天发射数量之首,仅西昌发射场便执行近半任务,创下17战17捷的历史之最。

“今年,我们还将执行10余次任务,高密度发射已常态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为此,我们必须盯着发射谋保障,研究并行多发任务重点难点,制定年度高密度保障方案等,推动中心综合发射能力不断提升。

“全体注意,现在进行模拟发射演练,其中模拟飞行数据中设置了多个异常数据,各系统发现异常及时分析,立即上报!”在这次任务前的一次模拟发射演练中,指挥员肖锋正在下达口令。

西昌每次发射成功的结论,都出自肖锋所在的总体技术室。他们自主开发的评估系统,通过分析成千上万的遥测数据,来评定发射成功与否。

“快节奏的航天发射,倒逼我们不断加强对飞行数据规律的挖掘,加强快评技术的自主创新,目前评估结果已由15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肖峰说。

两年前,西昌观测站某型干涉仪设备执行一次火箭跟踪测量任务,至少需要9人全程配合。如今,他们已实现一键式跟踪,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火箭跟踪测量工作。

为验证一键式跟踪的可靠性,他们又开发出“数据回放”系统,将每次实战任务的存盘数据,重新输送到管理机,模拟实战任务状态进行联试;编写的自动化指标测试系统则将8个步骤操作简化为一键式操作,时间缩短近三分之二。

组建49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不断提高综合测试发射能力,创造了1997年以来81战连战全胜的纪录,实现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每年2-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5次以上的跃升。

“科技创新是中心不断突破高密度发射连胜纪录的重要法宝,更是中国航天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心主任张学宇说,“我们将在打造一流航天发射场、建设航天强国的追梦路上阔步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