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为了挽救宝贵的生命

2019-03-24 19:42: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这是事关617个生命的时间赛跑。

救护车上、急诊室里、手术台上、重症室里……连日来,3500多名医护人员、70多名医疗专家,争分夺秒抢救伤员,与死神赛跑,尽最大努力防止因伤致死致残。

仪器的滴滴声、医生研究病情的低语、护士记录的沙沙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安静的气氛中透着紧迫。事故发生以来,部分医护人员至今还未回家,困了就在值班室眯一会,没有固定饭点,抽空扒拉一口就匆匆回到岗位。

为争取抢救时间,检查、评估、术前准备、手术等交叉进行。 “抢救的每一秒都很宝贵,21日晚上我们科室四台手术同时进行。”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万政强3天只睡了五六个小时,眼含血丝却精神抖擞。

截至23日7时,盐城全市16家医院共收治伤员617人。为了让每一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医护人员全力以赴。

“张:2、17;王:3、19;杨:1、8、15、12”23日下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黑板上的一串数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数字代表病人,姓氏代表医生,一张黑板上记录了“生命的托管”。

问起病患情况,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邹其银脱口而出:1号,多发伤,主要为右上臂骨折,凝血功能障碍;2号,脾破裂……

3天来,邹其银一直战斗在救治岗位,困了就在值班室躺一会。23日中午12时,他匆匆赶回家吃了两口饭,换了件衣服,13时20分又赶到医院救治伤员。

让邹其银感到欣慰的是,医院收治的几十位伤员,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暂无生命危险。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邹其银告诉记者,医院紧急动员了100多名医护人员,腾空40余张专用床位,为每一位伤员各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专家会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无缝衔接整个救治环节,确保为伤员提供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不仅盐城本地医护人员团队作战,国家卫健委和江苏省卫健委还抽调各地专家到现场指导救治。

滴滴,滴滴……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被安排到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手机的震动几乎没断过。汇报情况、上传片子、在线会诊……这名支援医生忙碌之余打开一个名为“盐城爆炸救援”的微信群,消息不停地上移、上移,“几分钟不看就新增上百条工作消息。”

“很多伤员都是复合伤,既有爆震伤,又有灼烧伤、呼吸道损伤,处置不当极易引发二次损伤。”第一批赶来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孙青芳说,为了让治疗更加科学精准,多学科专家团队联合会诊,为每一位伤员制定专门救治方案。

为组织最强力量全力救治伤员,国家卫健委23日再次派遣由3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赴江苏盐城,为危重症病人会诊,提出下一步治疗措施。

“整个看下来,这次救治组织严谨、抢救及时、医疗准确,整体上病情比较稳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说,当晚他们还将上手术台,对多台手术进行现场指导。

“我们不仅要挽救伤员的生命,更要给他们增添希望。”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张薇玮告诉记者,经过前期生命抢救之后,很多伤员对眼睛损伤的关注度提升。一方面,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尤其重点病人要进行重点的心理干预。另一方面,在情况允许下及早进行二期手术。

“目前工作重点逐步由急救期转向恢复重建期。”江苏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朱宝立表示,下一步将对职业人群、应急处置人员、周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事发地及周边地区的饮用水、食品、空气进行监测,对伤员进行疾病监测。同时,还将对受伤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

连日来,一些事故中受轻伤的群众陆续出院,与家人团圆成为抚慰伤痛的最好“药品”。

“这几天每天都有轻伤者出院。”响水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桑友荣说,轻伤者大多是切割伤,经过清创缝合,很多病人恢复良好。

截至23日记者发稿时,所有救治的617个伤员中,已出院23人,143人留治观察。通过治疗,重症人员数量在下降。

23日上午7点,一名52岁的马姓男子被消防救援人员救出。此时距离“3·21”响水天嘉宜爆炸发生已经过去了40个小时。

“老公还活着!”幸存者家属喜极而泣。

“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被救出的生命。”消防救援人员王诗尧这样说。

生命,也只有生命,是最宝贵的。

爆炸发生30分钟后,王诗尧和队友就赶到现场开展灭火救援。22日晚,他们在之江片区搜救了一整夜,身体已经很疲乏。“但我们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可能被救出的生命。”王诗尧说。他们一遍一遍的地毯式反复搜索,反复呼喊、击打建筑,看有没有幸存者的回音。

正是这样的坚持,成就了生命的奇迹。

“生命都只有一次,能有机会就不会放弃。”谈起这次成功救援,24岁的消防救援队员陆凤吉淡淡地说,“救人就是我们消防队员的职责,想太多就不要干了。”

(综合新华社响水3月23日电 记者凌军辉、邱冰清、沈汝发、秦华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