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军队人大代表热议抓好基层建设工作

2019-03-14 00:15:24 信息来源: 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顺时应势,激发基层动力活力

——军队人大代表热议抓好基层建设工作

受访代表

陆军某旅政委 王 波代表

海军某舰舰长 赵岩泉代表

中部战区某团教导员 王方代表

按“四个坚持扭住”抓基层打基础

记者:“脖子以下”改革落地后,基层转型重塑任务重,出现了一些现实矛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王波:习主席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2015年1月,习主席在视察驻昆明部队时,强调坚持扭住党的组织抓基层、坚持扭住战备训练抓基层、坚持扭住官兵主体抓基层、坚持扭住厉行法治抓基层。这一重要指示,鲜明指出了基层建设的关键要害和重要环节。抓好基层建设,必须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特别是面对当前转型重塑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我们按照“四个坚持扭住”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

赵岩泉:我同意王波代表的观点。改革后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挑战相叠加,的确对基层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正是需要我们按照“四个坚持扭住”抓好基层建设之时。作为基层带兵人,我们自己必须首先接受和适应这种工作环境,不能漠视问题,其次要在尽快解决问题中凝神聚力。结合工作体会,我的一个做法就是坚持任务牵引,通过具体任务把大家心思都凝聚在工作上,在完成任务中抓好基层、打牢基础。

王方:这次改革,全军上下没有谁能置身事外。这种形势下抓基层,我们要学会把遇到的挑战变成官兵成长的机遇。我所在的营尽管核心业务没有变,但是由原来保障军区机关到保障战区机关,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需要的却是联合的思维、联合的模式、联合的手段。我给全营官兵说,没有改革,我们就没有机会学这么多新知识,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挑战成长成才。理念变了,官兵们就有了更积极的转型心态。

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记者:体制编制调整理顺以后,要让改革红利尽快涌现。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营造出干事创业的氛围?

王波:把基层的活力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关键是要坚持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一方面,要强化官兵的主人翁意识,保障官兵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尊重基层的工作安排权、人员使用权、财务支配权,增强官兵的内生动力和工作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为官兵排忧解难力度,各级组织要把官兵个人成长成才、子女入学入园、家属随军就业等问题当作大事,集中力量解决,提升官兵的获得感、归属感、成就感。

赵岩泉:我个人认为,成才是基层官兵最大的福利,要想营造出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就必须让官兵们在军营成长成才。军营是所大学校、是座大熔炉。我们应该在战士自身能力成长方面多做工作,尤其是在转型重塑的当下,更应该根据战士的能力素质、性格特点等科学定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每名官兵都有自己的舞台和清晰的成长路线图。

王方:作为一名教导员,我认为官兵大部分时间在营连工作、生活,把营连这个小环境营造好了,基层自然有活力。在这方面,首先要干部带头;其次,要注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让踏实进取的战士放宽心加油干;最后,带兵人要通过谈心交心、带头训练、共同学习等方式,增进官兵战友情谊,让基层官兵在和谐友爱的小环境中找到家的感觉。

共同担当,在末端纠治“五多”问题

记者:近一段时间,各级机关都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下大力纠治“五多”问题,为基层减压减负。请谈谈你们的感受。

王波:作为旅团一线,减少“五多”关键要在“统”字上下功夫。我们旅在组建之初,为了解决好“机关乱忙、基层忙乱”问题,探索总结出了“三会两表一条线”的做法,即用党委会统大项工作、办公会统月工作、交班会统周工作,制订旅月工作总控表、营连周工作计划表控节奏,通过作战值班室“一条线”下指令,有效统住了干扰冲击部队练兵备战的繁杂事项,效果十分明显。

赵岩泉:对“五多”问题,基层官兵反映确实比较突出。今年以来,明显感觉各级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都在谋实策、出真招。作为基层带兵人,我们首先应认识到,在改革重塑期间部队任务多、一定时期会议文件多是工作需要,不能简单当成“五多”,这些工作一定要坚决落实好,不能消极应付;其次,针对确实存在的“五多”问题,我们带兵人一定要有担当,本级该做减法的要大胆做减法、合并同类项,避免简单传达了事。

王方:少数机关干部对基层了解不多、感情不深,也是造成“五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认为机关增进对基层的了解程度,既掌握清楚基层的好经验,又对基层的“痛感”感同身受,是减少“五多”的好办法。当然,这个了解不能通过要材料来实现,而是要通过当兵蹲连、干部交流等方式,实地了解、掌握一手情况,让机关基层合力纠治“五多”顽疾。(解放军报记者 周远 吴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