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保护生态,中国军人在行动

2019-03-13 00:09:49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3月5日,习主席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支持和参加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军事区域造林绿化,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贡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军事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第41个植树节到来之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绿色军营。

第72集团军某旅积极开展生态扶贫

百亩荒山变成绿色茶园

春忙时节,在安徽省金寨县包畈村的茶山上,10多位村民在百亩茶林中施肥劳作。村民彭善军一边忙碌一边感慨地说:“感谢人民子弟兵,正是因为他们的帮助,我们才有了这片绿色致富茶园。”

两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山。2017年底,第72集团军某旅把包畈村定为帮扶对象。该旅外请农业科研专家现场勘查土壤和气候时发现,这里地处大别山腹地,空气湿润、日照充足,适合种植茶树。为此,他们在对该村贫困户摸排公示、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科学制定16个具体帮扶项目。

为引导和帮扶村民科学种植,该旅制订《茶山整治计划书》,与村民携手清理荒山垃圾等污染物;帮助村民购置26万余棵茶树苗,修建完善浇灌设施和上山道路;邀请当地农业技术人员进村授课,为村民举办茶叶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培训。此外,他们还根据茶叶种植情况,协同当地政府解决茶叶销路问题。

包畈村的百亩荒山变身绿色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村委会主任丁保移高兴地说:“去年以来,我们在种植茶树的基础上发展特色采摘,每户村民的年收入都有所提升。”(黄远辉、特约记者李怀坤)

南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海洋

守规如铁保护海洋环境

“涠洲岛近岸水域分布的珊瑚礁有近3000公顷,对维护区域内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渔业资源有重要作用。”3月上旬,南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驻涠洲岛补给站官兵,来到码头、登上船头,给渔民发放宣传单普及海洋环保知识。长期以来,该支队以实际行动积极保护驻地周边的海洋生态环境。

“作为南海卫士,我们必须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大海。”该补给站指导员孟鹏飞说,他们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与当地政府携手共建美丽岛屿,组织官兵为渔民宣传海洋环保知识,定期清理附近海域垃圾,带动渔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去年冬天,在三亚执行任务的阳江艇防化兵赵香港与战友发现海滩上有一只受伤海龟。赵香港马上联系军医王云,大家一边致电野生动物救助机构咨询救治方法,一边细心地为海龟消毒包扎,最后将其放归大海。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海洋。”如今,在该支队,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该支队广元舰政委李五一说,他们明确规定,舰艇出海期间,所有舰员不得向海里丢弃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经过粉碎、干化、消毒等无污染处理,返航后统一运到垃圾场。(陈润楚、记者陈国全)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将守卫边防与守护环境相结合

军地携手改善界河生态

“我方河道中发现较多杂物,需要清理。”近日,正在中越边境披劳河边巡逻的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三连官兵,第一时间将边情报告上级。

经官兵现场勘察,原来是该地区连降大雨,从上游冲下来的垃圾在河道狭窄处形成了淤积。经过边防会谈会晤站沟通协调,与越方达成共识并得到越方允许后,连长罗兆成带领官兵将河道垃圾清理干净。

披劳河从越南流入我国广西境内。过去,生活在界河附近的边民都将垃圾污水直接排到河中,河水一度污浊黑臭。为改善界河生态环境,2016年以来,当地政府定期开展“美丽界河”整治活动,该旅官兵积极参与界河附近生态环境整治。近年来,界河附近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河水清澈了,沿河两岸环境更加优美。

前不久,该旅官兵还主动走进边民家中,宣讲保护界河的重要性,带动附近边民积极参与到“美丽界河”整治行动中。(关磊、记者陈典宏)

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打响大漠“绿色战役”

营区绿化突出军事需求

绿树成荫,植被茂密,几十台装备车辆悄然隐藏其中。植树节前夕,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官兵利用训练间隙,带上杨柳等树苗,来到训练场附近的绿化带,为战备林植下一片新绿。

“单位刚组建时,营区驻地还是一片戈壁滩,肆虐的风沙影响部队战备训练。”该旅领导说,他们研究制订“生态建设绿化五年规划”,官兵结合现代营区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强化营区油库、办公楼、装备库房等建筑物附近的乔灌木种植。官兵通过“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方式开展生态绿化,栽种各类苗木1万多株,一个个战备林、伪装林、防护林逐渐茂盛。

经过连续多年的生态建设,营区内部生态环境实现从“养眼”到“养战”的转变。该旅上士王少飞介绍,他们还利用错落的树林为雷达装备披上伪装网;低矮的榆树不仅能防风固沙,还起到分隔训练功能区的作用。(尚宗昌、梁云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