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9-03-13 00:07:43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军队人大代表热议征兵工作: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源头在征兵。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积极投身军营、矢志强军实践。两会现场,军队人大代表畅谈着眼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努力征好兵、用好兵、送好兵,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优化兵员征集结构,毕业生和重点高校生成为“香饽饽”

从原来的凤毛麟角到如今的半壁江山,大学生参军数量越来越多,兵员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这是军队人大代表感受到征兵工作近年来的可喜变化。

“大学生士兵数量增多了,高素质的大学生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位基层代表讲起去年对他所在单位大学生士兵的调研结果:在校生多、毕业生少,大专生多、本科生少,一般院校多、重点院校少。在他看来,我们对大学生兵员的定义范围过于宽泛,为完成大学生士兵征集任务,有些单位往往将征集重点投向那些容易动员的高职高专在校生和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大学新生。

“大学毕业生和重点高校学生征召入伍后适应部队环境更快、岗位技能上手更快、转化战斗力更快,我所在单位有很多这样的士兵都担任了班长骨干,成为岗位技术能手,受到基层部队的欢迎。”来自空军的王献军代表建议,在提高大学生征集比例的同时,调整大学生征集对象,增加大学毕业生和重点高校学生、减少新生和在校生征集数量,使征集兵员更加满足部队需要。

如何为征集优质大学生士兵创造有利条件,成为不少代表关注的重点。春节前后,来自河南省军区的潘佳瑛代表注意到,各地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春节前后就已签订就业单位,到了征兵季可供征集的优质大学毕业生还会剩多少?”对此,潘佳瑛建议灵活调整征兵的时限和次数,打好人才争夺战。

“好的人才,既要能力过硬,也要思想过硬。”安徽省军区司令员杨征代表在征兵实践中发现,各地纷纷出台保留入学资格、国家资助学费等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大学生走进军营,为部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大学生新兵役前训练及新兵训练中,应通过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教育,明确履行义务的职责及其应享受的待遇,确立爱军精武的发展规划,筑牢保卫祖国、献身国防的思想根基。

多措并举夯实应征青年的思想根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在发言讨论中形成基本共识: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加强国防政策和兵役法规宣传,大张旗鼓地弘扬爱国拥军主旋律,理直气壮地讲清参军报国大道理,增强广大青年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法治意识,激发他们参军报国的热情。

拓宽成长发展空间,大学生士兵职业规划“有奔头”

在南部战区信息通信团三营一连,连队大学生士兵数量逐年增加,业务建设水平也随之一年一个台阶提高,这让该连连长张小燕代表引以为傲。然而每到退伍季,大学生士兵“大进大出”的局面也让她苦恼不已。想留队又担心耽误学业的现实顾虑,学非所用,所学专业无法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尴尬处境让连队不少大学生士兵打起“退堂鼓”。

在讨论中,代表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部队,如何吸纳保留人才是当务之急。

基层部队大学生士兵“走>留”的不等式如何破解?张小燕带来连队大学生士兵的心声:拓宽大学生士兵成长发展空间,协调加大大学生士兵直接提干、报考军校比例,并适当放宽大学生参军入伍和大学生士兵提干的年龄限制。

当然,大学生入伍来到部队,不能只挤“独木桥”,走考军校、提干一条路,只有走开多样化发展路子,才能确保更多的大学生“进得来”“留得住”。 前不久,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工作顺利结束,共新聘文职人员5700余名。不少代表建议,应充分利用文职人员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鼓励那些未能在部队实现预期目标的大学生士兵报考文职人员。以此,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士兵职业发展需求,从而吸引更多大学生走进军营、长期服役。

“除了拓宽大学生士兵成长发展空间,实现精准征兵,让大学生士兵学有所用同样重要。”王献军代表以他所在单位举例,作为技术军种,空军具有岗位种类多、专业技术性强、人才培养周期长等特点,只有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对口青年和部队急需的各类科技人才进入部队,才能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让他们快速形成战斗力,也能使他们在人岗相适中更好地实现价值。这就需要着力实现兵员征集与部队需求精准对接,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军地对接机制,真正把部队急需的有志青年选拔出来、吸引进来。

士兵退役出口顺畅,新兵征集才能入口兴旺

推行网上征兵简化应征青年报名环节,开通网络版征兵体检信息化管理系统,落实大学生参军入伍“四优先”政策……大学生参军入伍绿色通道的日益畅通是近年来征兵工作创新开展和扎实推进的一个缩影。

“既要重视入伍前,也不能忽视退伍后。”代表们谈到,在调研中官兵反映,有的大学生士兵入伍通知书和优待金未及时发放、学籍保留手续未及时办理;有的新兵入伍时敲锣打鼓、十分光荣,退伍后却无人问津、悄无声息;有的征兵宣传时高调承诺,退役需要落实相关待遇时又搞变通打折扣,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期望值衔接不紧密、创业扶持政策不够精准等,导致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受到影响。

“士兵退役出口顺畅,新兵征集才能入口兴旺。”去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成立,逐步探索构建完善的军人退役保障体系,让退役士兵有了保障,现役官兵少了后顾之忧,应征青年多了参军热情。在讨论中,不少士兵代表建议,在各级政府具体落实层面,建议进一步拓宽就业安置渠道,更加突出退役士兵在部队的服役表现和服役期限,通过免费培训、减免税费、低息贷款等帮扶退役士兵就业,切实解决退役士兵后顾之忧。

部队是所大学校,是座大熔炉,应该成为国家的人才蓄水池,征兵工作也应纳入国家人才建设的大局统筹考虑。甘肃省军区政委蒲永能代表介绍:“去年来自甘肃贫困山区的400多名新兵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服役,他们退役后能够把东部发达地区的经验带回家乡,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河北、江西等地的代表谈到,这些地区,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中,拿出一定名额专门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保证大学生士兵有好的出路。代表们建议,应推动国家层面尽快出台退役大学生士兵按照一定比例定向考录公务员和应聘事业单位的具体政策。(本报记者 宫玉聪 张军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