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三个着力”领航向 三湘大地谱新章

2019-02-24 05:55: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殷殷嘱托,为推动湖南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唯落实,见担当。近3年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书写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崭新篇章。

固本培新 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硬仗

正月初八,湖南最大国有企业华菱钢铁集团湘江之滨的码头边,船家开航的礼炮“砰砰”不断,一批批钢材从这里运往海内外许多“超级工程”建设工地。今年1月,华菱钢铁集团迎来“开门红”:月产量创历史新高,销售收入增幅超两位数。

“从年亏损数十亿打算用金融换钢铁重组求生,到去年营收1200亿元、利润超70亿元,华菱‘重生’靠的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突出主业,坚定不移‘脱虚向实’、转型升级。”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曹志强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工信厅厅长曹慧泉说,湖南坚持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科学把握“加法”和“减法”,既雷厉风行地“退”,也大张旗鼓地“进”。全省钢铁、煤炭、造纸、有色、重化工、采砂等大规模退出,关停“散乱污”企业达3747家。其中,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企业在去年年底前全部关停。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环境整治形成倒逼机制,使得湖南一批好产业好项目蓬勃发展起来。目前,湖南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等产业规模上万亿元,新增“四上”企业6500多家。以蓝思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蓬勃兴起,移动互联网业营收跨过千亿门槛,长沙文创产业总产出超过2800亿元。

去年,湖南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再进一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8.9%。湖南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剑光认为,湖南创新与开放“双引擎”已经“点火”,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已经确立。

精准施策 打赢脱贫攻坚战

大年初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游客络绎不绝,车辆排了足足4公里长。村内13家“农家乐”,家家生意火爆。村民施全友每天接待游客30多桌。

湖南省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仔细询问十八洞村群众收入、大龄男青年“脱单”等情况。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示,湖南各级党委政府精心指导支持十八洞村扶贫工作,创造了“紧扣精准魂、除去软骨病、苦练造血功、打好组合拳”的精准扶贫经验。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去年的12128元。这个大山深处的苗族村寨,现已从深度贫困村发展成为小康示范村。

湖南省不断总结十八洞村等扶贫工作经验,推广湘西等地“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对口帮扶,“劳务协作、万企帮万村”,“互联网+扶贫监督”等模式,几年间,全省680多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到1.49%。

在脱贫攻坚大步推进同时,湖南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0.1%。2018年,湖南圆满完成12件重点民生实事,改造农村危房17.8万户、城镇棚户区28.1万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城乡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普遍提高。

扶贫工作越到最后越艰难,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今年新春上班第一天,湖南省20位省领导分赴20个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面对面倾听贫困群众呼声,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良策。调研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深入67个乡镇、98个村,走访贫困户241户、非贫困户36户。在调研基础上,湖南省委提出,脱贫攻坚最后阶段,扶贫措施要更加精准,必须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和措施,攻克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户。

推进农业现代化 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

春雨淅淅沥沥,三湘大地渐入备耕时节。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新年又有新目标:希望杂交水稻新品示范田朝每公顷19吨、20吨产量冲刺!

“鱼米之乡”湖南,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农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说:“农业现代化是其他领域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湖南正努力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变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通过产业融合、实施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治理等,湖南正全面推动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近年来,湖南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做蜜饯起家,目前产品已增加到150多个品种。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张学武介绍,通过精深加工,粮油薯可增值2倍以上,畜牧水产品增值3倍以上,果品蔬菜增值10倍以上。

罗霄山脉脚下的浏阳市北盛镇,自明代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粮仓”。如今,“北盛仓”农事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水稻播种就像用印刷机“印刷”;病虫害防治,专业防治公司用无人机“飞虎队”统防统治;水田里不光种水稻,还养鱼、养鳖、养青蛙;原来不允许土地抛荒,现在要求休耕……

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说,现在,种的粮食更好了,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新华社长沙2月22日电 记者 丁锡国、苏晓洲、周楠、张玉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