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退役军人,当你的信息成为“国家记忆”

2019-01-28 23:09:47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万水千山,寻找光荣的您!”2018年11月28日,《解放军报》以此为标题,刊登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就全国统一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答记者问,要求各地认真抓好落实,将所有退役军人的相关信息录入国家数据库。

“我是退役老兵,我来填报信息。报告祖国,我在这里!”2019年1月3日,一首没有署名的自由诗道出千万老兵心声,在许多微信群广为传播。

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是着眼摸清底数、建立健全数据库而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虽“不直接作为个人享受相关待遇的依据”,却为什么如静水投石,在众多退役军人心中激起千层浪?

记者在采访中寻找答案。

退役军人说——

不为待遇,只为“国家记忆”里有个名字

在广西贵港,独臂老人陈万廷赶到信息采集点,郑重接过表格,戴上老花镜,用左手一笔一划地逐一填写信息。工作人员上前询问是否需要代笔,老人婉言谢绝:“我自己写,我要对所写的每个字负责。”

每位退役老兵的往昔岁月,都藏着不一样的故事。1953年,陈万廷在一次战斗中失去右臂。复员后,他从未因自己参战致残向政府提要求,而是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现在,他已年过古稀,填报信息不是为待遇,只为“国家记忆”里有个叫“陈万廷”的名字。

半个小时后,老人终于抬起头,将核对数遍的表格交给工作人员。“听说国家要给所有退役军人家庭都悬挂‘光荣之家’牌匾,这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老人说着说着,眼角就湿润了。

在山东聊城,异地务工的退役军人王绍雨发动汽车,他要赶回吉林九台老家填报信息。有位朋友对他说:“就是填个表,一来一回千余里,这么折腾值得吗?”王绍雨说:“组织上召唤,即使万水千山,我也要去报到。因为我是一个老兵。”

记者在内蒙古遇到一名年轻退役士兵。他说:“看见自己的名字录入数据库,一下子就有了归属感!”不少老兵告诉记者,在填表那一刻,当年离开军营的彷徨、脱下军装的迷茫,似乎烟消云散了。

有关部门要求——

不落一人,记录清楚每个退役军人信息

元旦前的一天,88岁的退役老兵王世全左手拿着寻找回来的身份证明,右手颤巍巍地向挂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的军徽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王世全1948年参军,他的证明不全,按照有关规定无法登记。老人第一趟来信息采集点时焦急地说:“这都是70年前的事儿了,到哪儿去寻找我参军的证明?”工作人员耐心地安慰他,请他先回家休息,等待消息。几天后,在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人武部干部职工一连几天翻箱倒柜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他70年前参军的“底根”。

以前,受条件限制,退役军人的信息不仅不完整,而且分散在军地多个部门。此次大规模的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为做好这项工作,全国县级行政单位都设立了专门的信息采集点,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庄都由专人负责采集工作,要求“不落一人,记录清楚每个退役军人信息”。

尽管部署仔细、组织严密,但仍然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从承办部门来说,由于时间跨越几十年,有关部门几经变迁,出现了部分老退役军人的档案要素不全、记录不详等问题。从个人来说,有的退役几十年的老兵,退役证件丢失了,老部队找不着了,老领导、老战友不在人世了。

针对这一问题,退役军人事务部及时作出回应:对于相关证件遗失的采集对象,可由熟悉情况的基层组织出具相关材料,也可通过个人档案里的有关材料进行证明。确无任何证明材料的,由个人出具服役情况说明,先采集相关信息,待查实后确认。

这条应对举措让档案不全的老兵拍手叫好。

工作人员说——

采集为国奉献者信息,加班加点不觉累

着眼建立全国退役军人大数据平台,此次信息采集工作需要收集录入的信息项目多、标准高、时间紧,内容包括退役军人个人基本信息和生活状况,涵盖服役及安置、户籍、社保、医保、住房、抚恤优待情况等近百个信息点,还要求有近期照片。

刚展开时,有的基层采集点由于缺乏经验和研判,曾出现一时应接不暇的现象。面对一些意料之外的实际问题,各地有关部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采集信息,热情周到地提供服务。许多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退役军人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理应列入“国家记忆”,不能因为我们工作忙不过来出现疏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许多退役军人在外务工无法回乡填报信息的实际,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微信、QQ等手段远程采集。有的老年退役军人身患重病,无法到现场填报信息,工作人员就上门采集、核对情况、拍摄照片。

元旦前的一天深夜,记者在辽宁省喀左县人武部办公楼看到,为完成好信息采集工作,干部职工全员上阵,白天黑夜连轴转,及时整理了全县1.6万份退役军人档案。

1月23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已经基本完成。可以预料,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建成后将为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许多退役军人看来,这个数据库是“若有战,召必回”的预备役军人信息库。本文开头引用的那首诗说:“报告祖国,我在这里!我们虽然退役,我们虽然老去,但是,只要祖国召唤,我们照样披挂出征,所向无敌!”(段占峰 赵雷 付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