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全面从严治党启新局

2019-01-12 02:27: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2018年岁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的新的重大判断,引起广泛关注。从形成“压倒性态势”到取得“压倒性胜利”,一词之变折射的是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重大成果。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重整行装再出发,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新起点 再出发

——展开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新布局

1月9日晚,一部反映秦岭违建别墅整治始末的新闻专题片《一抓到底正风纪》引起刷屏,产生巨大警示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4年间作出6次重要批示指示,党中央指派一名中央纪委副书记担任专项整治工作组组长督促整改。2018年7月以来,位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的1100多栋违建别墅被依法拆除,多名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

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绝不姑息的雷霆行动,再次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意志。

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展现新气象。

一年多前,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也勾画了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清晰路径。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对党的建设布局进行了科学完善,突出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如是宣告。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再上台阶、再启新局,这是时代提出的崭新命题。

成绩面前,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冷静,始终保持一种坚韧执着。

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不能有”告诫全党:“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

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又及时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2018年新年伊始,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警示全党:“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具有很强的危险性和破坏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自上率下,以行动作无声的号令,以身教作最好的榜样。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就研究作风建设问题,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出京活动,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重温入党誓词,坚定政治信念;

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分别拿出2天时间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全党树立起了标杆。

高瞻远瞩,着眼新形势新任务,进行谋篇布局。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鲜明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对新时代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作出新部署;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将全面从严治党列为改革开放40年必须坚持的9条宝贵经验之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踩着稳中求进的步伐,以不变的决心、不变的力度,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铺展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

再坚持  再深化

——全面从严治党展现守正创新新气象

2017年11月21日晚,正值小雪节气的前夜,中央纪委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鲁炜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

党的十九大闭幕不到一个月就拿下“首虎”。有网友这样写道:“那些认为在下一个五年反腐败斗争可以换一种节奏的人,可以打消幻想与侥幸了!”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启新局,更加突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强化政治监督,坚定践行“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不断凸显政治巡视的本质属性。党的十九大后,作为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的巡视不断深化,鲜明强调把“两个维护”作为巡视的根本政治任务。

2018年1月至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存在违反政治纪律行为案件2.5万件,处分2.2万人,其中中管干部25人。

2018年10月17日,我国第5个国家扶贫日。

这一天,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的15个中央巡视组开始进驻13个省区市,以及在脱贫攻坚中承担重要职责的11个中央国家机关和2家金融企业,开启脱贫攻坚专项巡视。

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就一个主题开展巡视监督,在扶贫日之际进驻,这样的安排绝非巧合。

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体现出全面从严治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鲜明特征。

人们看到,党中央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中央纪委从2018年起开展为期3年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31万个、处理18.01万人。

人们看到,纪检监察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从严治党以强大声势向基层延伸。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3.87万个,处理31.6万人。

人们看到,从深挖彻查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到对污染防治和生态环保领域不担当不作为、失职失责问题开展力度空前的问责,党的任务所在,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所向。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启新局,惩治这一手没有丝毫松懈。

作风建设继续较真较劲,持续擦亮“金色名片”。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全国当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5705起,处理党员干部78804人。

既抓老问题,又关注新表现。

中央纪委印发工作意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长期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频频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作风建设在更加注重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中走向深化。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

“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党的十九大报告用3个“坚持”指明了反腐败工作的原则和方向。

财政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努尔·白克力,公安部原副部长孟宏伟……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已对70余名中管干部立案审查调查。

追逃追赃快马加鞭,海外“猎狐”捷报频传。

中央追逃办再发公告曝光50名外逃人员线索,首次从欧盟成员国成功引渡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监委成立后首次同西方国家签署反腐败执法合作文件……

截至目前,我国已连续4年开展“天网”行动,共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5000多名,其中“百名红通人员”56人,追回赃款100多亿元。

“自首”,成为2018年反腐新闻的一个热词。

2018年7月3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艾文礼接受审查调查的消息。人们注意到,通报中首次出现了“已投案自首”的表述。

半个月后,又一名中管干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铁投案自首。

邯郸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社群,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代全,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协原主席段玉良,西双版纳州委原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刀勇……高压态势之下,一个个违纪违法干部“投案自首”的消息接连出现。

2018年8月国家监委发布敦促外逃人员投案自首的“最后通牒”后,短短4个月,有165名外逃人员主动投案。

一系列数据,一个个案例,印证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重大判断。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变与不变中,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中深化、深化中发展,展现出守正创新的新气象。

新体制  新格局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一份编号“国监留字[2018]110001号”的留置决定书,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这份签发于2018年3月31日的文书,首次以国家监委的名义对贵州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王晓光作出留置决定。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党的建设史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进程中,也注定将以“极不平凡”被铭记——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

3月18日,我国首任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产生;

3月20日,我国反腐败国家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通过;

3月23日,国家监委正式挂牌,一个党领导的全新反腐败工作机构成立。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取得了一项重要进展,就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新加坡《联合早报》如是评论。

这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制之举。

国家、省、市、县4级监委全部组建挂牌,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督范围。

这是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里程碑。

国家监委挂牌不到10天,王晓光落马。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措辞中,以往的“接受组织审查”变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字词之变背后,是体制机制的重大推进。

改革之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统筹运用“纪法两把尺子”,实现执纪与执法同向发力、精准发力,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

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201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344万件次,立案63.8万件,处分62.1万人。

致力于把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这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

——把监督挺在前面,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201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73.7万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谈话函询占比达63.6%,第四种形态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调查占3.2%,逐步显现管住大多数、严惩极少数的效果。

——深入推进巡视监督,“利剑”作用愈加彰显。

巡视全覆盖踏出坚实步伐。2018年开展的两轮中央巡视,分别对14个省区市、10个副省级城市和16个中央单位开展常规巡视,对13个省区市和13个中央单位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中央、省、市、县4级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利剑直插基层。

——不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探头”越擦越亮。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设立46家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129家单位。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提升监督质量。

——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压缩权力运行任性空间。

3年之内,党中央2次修订党纪处分条例,为所有党组织和党员行为划出更清晰的红线。2018年,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共印发中央党内法规74部。

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监督”协调衔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一体推进,一个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正在形成。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召开前夕,中央政治局对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部署,在充分肯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同时,明确重申:“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将‘严’字长期坚持下去”。

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再出发的铿锵号令!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问题,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要创新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做实做细监督职责,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

——“要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要时刻铭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从严从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

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初心不改、矢志不移、奋斗不息、创新不止,我们一定能够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新的更大战略性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朱基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