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蓝盔部队:捍卫和平 一诺千金

2018-12-25 00:02:01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作为中国军队“走出去”的代表,中国蓝盔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捍卫和平 一诺千金

言出必行 彰显担当——“中国军队是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今年10月,中国13支维和待命分队一次性高标准通过联合国考核评估,晋升为二级待命部队,标志着我军维和待命部队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时光回溯28年。1990年4月,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简报上,首次出现了关于中国军人的信息:5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观察员抵达大马士革。这张特意配发了图片的简报,成为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史见证。

28年来,中国军队扎实推进维和能力建设,取得一项项历史性突破——在派兵地域上,由中东地区一个任务区延伸到亚、非两大洲多个任务区;在派兵类型上,由单一的工兵分队拓展到工兵、医疗、警卫、步兵、陆航等多种分队。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为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国防部维和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3年前,习主席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时,作出了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的6项承诺,这些承诺正相继落到实处——

中方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已经组建完毕,并于2017年完成在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的注册;

中国军队通过举办国际维和培训班、派专家教官赴国外施训等方式,为60多个国家培训了1500多名维和人员;

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已于2017年部署至联合国苏丹达尔富尔维和任务区,并于今年9月成功完成首次轮换;

……

言出必行,有诺必践。中国军队矢志不渝地为国际和平事业贡献力量,赢得了世人尊敬。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军人最多的国家。国际社会这样评价:中国军队是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不畏艰险 屡创佳绩——“我们为拥有中国维和军人而骄傲”

战火纷飞、疾病肆虐、高温酷暑……在维和任务区,危险与挑战如影随形,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报告,2017年共有139名维和人员遇袭身亡,2018年已有93名维和人员遇袭身亡。

不畏牺牲、甘于奉献是中国军队的光荣传统,越是艰险越能激发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斗志。

今年1月4日,带队执行巡逻任务的中国第4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步兵三连排长杨永强接到哨位报告,14名武装人员闯入武器禁区追赶1名平民。随即,杨永强立即带领14名官兵前出。抵达事发地点后,武装人员情绪激动并朝天鸣枪示威。在杨永强与对方交涉过程中,又有很多武装人员向他们聚集。不到1分钟,闯入武器禁区的武装人员增加了一倍,并将枪口对准维和官兵,冲突一触即发。

千钧一发之际,杨永强指挥官兵有力应对,并据理劝说武装人员。最终,在我维和官兵的强力震慑下,所有武装人员将枪收起离开武器禁区。

“面对枪口我并不害怕。肩负神圣的维和使命,我们必须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回忆当时的情形,杨永强语气坚定。

这次突发情况的处置得到了联南苏团的高度评价:“中国维和军人临危不惧、反应迅速、处置稳妥,值得称赞。”

参与维和行动28年来,不论在哪个任务区,不论多危险多艰苦,中国维和官兵始终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打造出“中国标准”“中国速度”“中国质量”等一块块金字招牌——

在黎以“蓝线”执行扫雷任务12年,中国维和官兵保持着“零伤亡”的纪录;在利比里亚,中国维和工兵连续奋战28天,提前一个多月完成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修建任务;在柬埔寨,中国蓝盔创造了“一天能架一座桥”的奇迹……

28年来,中国维和官兵累计新建、修复道路1.6万余公里;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10300余枚;接诊病患超过20万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器材135万吨。

“技术一流”“素质过硬”“维和典范”……28年来,中国蓝盔受到诸多好评。今年10月15日,联黎部队司令科尔将军亲笔题词为中国蓝盔点赞:“非常感谢你们所作的一切努力,我们为拥有中国维和军人而骄傲。”

胸怀大爱 播撒友谊——“在中国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最伟大的优点:善良和智慧”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中国维和军人积极向任务区民众提供帮助。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蓝盔走出国门,中国军人真诚、善良的形象日渐深入人心。

不久前,中国第14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官兵,又一次来到中苏友谊小学看望慰问在校师生。这所小学目前是当地办学规模最大、教学条件最好的小学。而小学的建立正是得益于中国维和军人的帮助。

2007年,中国首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部署到任务区后,发现附近的尼亚拉市连一所像样的小学都没有,于是他们积极协调多方,为建设学校选址规划。2009年5月,学校破土动工,承担施工任务的是中国第2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平整土地1.3万平方米、搭建校舍32间、安装桌椅600套、修建足球场1座……经过3个月的奋战,一座学校拔地而起。

时至今日,中国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已经轮换到了第15批,但他们对这所小学的援助从未中断。中苏友谊小学校长阿卜杜拉罕动情地说:“中国军人是我们的老朋友,虽然每年来的面孔都不一样,但始终都是那么热情、真诚和善良。”

28年来,在中国蓝盔部署的各个任务区,类似的暖心故事举不胜举——在刚果(金),中国维和军人连续10余年坚持援助营地附近的儿童SOS村;在南苏丹,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与瓦乌玛丽护士学院等卫生机构结成对子,进行传帮带;在马里,中国蓝盔定期邀请驻地儿童走进维和营区,向孩子们传授汉语,并赠送学习用具……

中国维和军人,用真情实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大爱和胸怀。一位联合国官员这样评价:“在中国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最伟大的优点:善良和智慧。如果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像中华民族一样友善,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罗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