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变形金刚”助力雄师过大江

2018-12-05 00:49:23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从肩扛手抬到机械化作业,从定点架通到全域机动、多点架通……改革开放以来,我军舟桥部队战斗力建设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

“变形金刚”助力雄师过大江

“跨越长江-2018”工程保障检验性演习中,重型装备依次通过浮桥。方远超 摄

“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咱们舟桥兵就是负责遇水搭桥的。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桥’的模样几度改变……”11月下旬,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专门组织了一次装备展示,让官兵和家属从装备的更新换代中感受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后,这个旅陆续列装了新型舟桥装备,淘汰的旧装备尚待交接。望着眼前的新、旧舟桥装备,当了22年舟桥兵的二级军士长靳浩雷,不禁感慨万千:“肩扛百斤桥板,喊着号子冲锋的训练场景一去不复返了!”

时间回溯到1980年,虽然解放战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一幕已经远去了30余年,但长江天堑依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题——倘若还不能按军事行动需求架设浮桥,当战争到来时,一舟一楫摆渡千军万马的历史仍将重演。中央军委按照“能独立架通长江浮桥,并能南北机动”的战斗力标准,着手组建能够跨越长江的舟桥部队。这个舟桥旅伴随着我军全域机动的军事需求应运而生。

1998年,入伍仅两年的靳浩雷参加了九八抗洪。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的舟桥装备特别笨重,抗洪时压根儿用不上,只能依靠人力扛沙袋、堵决口。

近些年,同样是参加抗洪抢险任务,靳浩雷感觉“轻松”了许多——新装备大量采用电控、液压部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战士们亲切地称新装备为“变形金刚”,它能将大量的砂石、沙袋直接通过水路运送至决口处,还能迅速架起一座通往受灾区域的浮桥,使救援效率大大提高。

新装备的列装,不仅让抗洪抢险更高效,而且让练兵场有了新风貌。

在过去,烈日暴晒、泥水里摸爬滚打的战士们,每次架桥训练都要承担令人惊叹的负荷:一个班的战士要把重达1吨多的器材抬起来分解、连接28次;一名战士要扛着79公斤重的桥板在50米的距离上来回40趟……“哪像现在,装备配有信号操控设备,摁一下按钮就能实现自动变换。”靳浩雷告诉记者。

“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加快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2015年12月31日,习主席向陆军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作为陆军全域作战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舟桥部队迈入了战斗力加速提升的新征程。

2016年,该旅转隶至中部战区陆军。当年8月29日,“长江-2016”渡江工程保障实兵演习在长江某水域展开。在官兵齐心协力配合下,不到半小时,由新、旧舟桥装备组成的千余米钢铁浮桥横跨长江,天堑由此变通途。

从那一年开始,这个旅将架通长江主航道作为常态化训练内容,而且选择的架桥地点一次比一次更远、更险、更难。

今年9月,“跨越长江-2018”工程保障检验性演习如期展开。该旅运用新装备在生疏地域开设混合渡场,保障重装合成部队快速通过长江。陆军组织重装合成部队整建制跨越长江,全面检验舟桥部队动散条件下遂行渡江工程保障任务能力。

这一仗不寻常。该旅在陌生的水域、地域练兵,遇到诸如江底沉积物多不便于锚定、码头朝向变化不具备开设渡场条件等挑战。然而,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成功跨越了生疏地域考验这道难关。

从事舟桥研制工作近30年的陆军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自文,现场观摩演习后欣喜地说:“长江是世界级的特大江河,重装合成部队是陆军渡江要求较高的部队。这座浮桥经受住了通载检验,说明这支舟桥部队在任务江段‘常态架通、多点抢通、多方式保通’的能力初步形成,意味着陆军全域作战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苏俊杰、程小冬、周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