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孤岛”抗战女杰——茅丽瑛

2018-11-29 03:02:56 信息来源:新华社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杭州11月28日电(记者许舜达)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浙江展览馆东广场上,矗立着一组庄严的“抗战英烈”雕塑,其中一个手握书卷、看似柔弱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被汪伪特工杀害的“孤岛”抗战女杰——茅丽瑛。

茅丽瑛,1910年8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31年于苏州东吴大学法学院辍学,同年考入上海海关任英文打字员。1935年参加上海中国职业妇女会。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组织——海关乐文社。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她积极参加慰问伤兵、救济难民等活动。

1938年5月,上海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正式成立,茅丽瑛被推选为主席。同月,她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她积极开展职业妇女俱乐部的工作,相继创办了国语班、英语会话班、会计班、中文速成班、文化补习班等,开展对妇女的培训工作,还亲自教授英语课。

茅丽瑛为人热情、诚恳、乐于助人,自称是“大众的牛”,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把“职妇”办得生气勃勃。为了支援浴血奋战的新四军,她积极推动“职妇”和各救亡团体在春节期间发起“劝募寒衣联合大公演”和组织“物品慈善义卖会”。在义卖活动筹备和进行中,面对日伪势力的恐吓、威胁甚至公开打砸,茅丽瑛抱着“愿为义卖而生,为义卖而死”的决心,以极大的勇气使义卖最终获得成功。

义卖会的成功使敌人对职业妇女俱乐部和茅丽瑛的仇视进一步加深,他们称茅丽瑛为“第二史良之中共激烈分子”。在连续公开恫吓无效后,1939年12月12日晚,茅丽瑛遭到汪伪特工暗杀,身中三弹,于15日在医院牺牲,时年29岁。牺牲前她告诉大家:“吩咐一切的人别为我悲伤!我死,没有什么关系,我是时刻准备牺牲的,希望大家要继续努力,加倍地努力!”

茅丽瑛牺牲后,党组织为揭露敌人的阴谋,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在上海各大报纸登报丧启事,上海各界爱国人士成立了治丧委员会。

12月16日至17日,上海万国殡仪馆举行隆重公祭,数千名群众满怀悲愤的心情,向静卧在鲜花丛中的女共产党员茅丽瑛做最后的告别。《申报》为此记载:“其情绪之哀伤,为鲁迅先生逝世后所未有。”

1962年,著名剧作家于伶完成以茅丽瑛为原型的舞台剧本《七月流火》,反映了上海人民的抗日斗争。作品甫一问世,便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当时即有十余个省市话剧院、团同时排演。1981年,《七月流火》还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1989年,在茅丽瑛遇害50周年之际,上海举行隆重的纪念座谈会,并在南京东路烈士遇害处勒石纪念。翌年,塑烈士雕像于其母校——上海市第十二中学(原启秀女中)。茅丽瑛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