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集成方舱 透视信息化变革之窗

2018-11-21 22:16:42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指挥帐篷不见了、保障站点减少了,第81集团军某旅新型指挥所——集成方舱,透视信息化变革之窗

1987年该部参加演习时的指挥所。

新型集成化指挥方舱。

10月下旬,塞北大地,第81集团军某合成旅一场全要素实兵对抗演练正在进行。笔者踏访演兵场,寻找指挥所,发现以往高大宽敞的指挥帐篷不见踪影,通信、后勤等保障站点也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集成方舱,或藏匿于丛林沟壑,或机动于山野路上,不间断实施指挥保障。

这天,天还没亮,炮兵营某连副连长高海武就打开炮兵指挥终端,接收气象、地形等作战数据,组织实施首轮炮火打击。“这是作战地域的气温、海拔……”高海武指着屏幕说,这些数据都来自上级指挥方舱,通过方舱统一收集归纳,再下发到作战分队,实现了作战信息集成共享。

“这种便捷的信息共享,以前想都不敢想。”合成四营营长韩涛记得,上世纪90年代他刚参军入伍时,参加炮兵演习,副连长在阵地上等了整整2个小时,直到开炮都没接收到气象数据。最终,由于参数误差,未能命中目标。

如今,指挥手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旅作战指挥方舱内,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通信综合等指挥席位上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大屏幕上多个目标信息不断刷新。气象方舱、雷达方舱不断把最新的气象信息、目标信息传输至指挥方舱,指挥所统一处理后,瞬间便可分发到各作战分队。

“以前的指挥所可不是这样的。”负责指挥方舱保障的四级军士长叶和平对旅史馆里一张演习照片印象深刻。照片里,指挥所就是一个堆满了电台和有线电话的狭小空间,传达指令全靠电台和人工。

上世纪90年代,部队配发某新型轮式装甲装备,为提升指挥效能,该部自行组建了一批可移动的集成方舱。“说是集成方舱,其实就是在卡车里装上几台电脑,指挥员在卡车里接收信息、下发指令。”叶和平说,这种方式只能完成最简单的信息一对一采集传输,对散点多面的作战信息需求则无能为力。

战场战机稍纵即逝,指挥效率尤为重要。一级军士长谢良友记得,当年有一次和战友作为前线抢修队在阵地前沿待命,“等到维修信息传递到抢修队时,战场装备都被导演部‘裁’了”。

信息高度集成的新型指挥方舱,改变了原有的作战指挥面貌。“205,前方树林有‘敌’迫击炮阵地,歼灭……”演练中,笔者在旅指挥方舱内看到,作训参谋李东鹏将指令直接传达给前沿的某合成营装甲突击车连254车车长荆坤。

与此同时,通信综合席参谋田耘丰与友邻单位密切进行信息共享,为空地火力协同提供信息支撑。“指挥信息链路不仅通联更顺畅,还实现了扁平化、跨兵种对接。”走出指挥方舱,田耘丰这样说道。

“小小集成方舱,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该旅领导介绍说,这些年,和指挥方舱同步换代的还有各类功能齐全的技术支援类和保障类方舱。随着淋浴方舱、冷藏方舱、炊事方舱等10余种方舱配发部队,战时后勤、装备保障模式日趋专业化、系统化和精准化。

前不久,又一批新式装甲指挥车配发该旅。该旅80%的指挥机构已实现装甲化、方舱化、集成化。得益于便捷的信息化指挥手段,部队作战协同也由原先的事先定计划转变为趋于智能化、系统化的战场即时应变,部队战斗力明显提升。(李连军、邹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