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尾滩哨所:“躺着就是奉献”已成过去

2018-11-02 01:36:37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昆仑之巅”河尾滩哨所:“躺着就是奉献”已成过去——坚守最高哨所就要坚持最高标准

讲述人:张高强

重庆市永州区三教镇人,1987年12月出生,2007年12月入伍,2014年6月入党,现任新疆军区边防某团边防二营河尾滩边防连连长。

整理人:胡晨刚、鲁梁、牛德龙

在喀喇昆仑山脉中段,十月下旬已是漫天飘雪,气温达到零下23℃。我带领巡逻小分队前往海拔5468米某点位巡逻。边防如今可真是大变样了,我们坐上新型巡逻车,行驶在平坦宽阔的巡逻道路上,还能通过车载电子设备完成一部分执勤任务,比起前辈们的巡逻条件,真是好太多了。

上世纪60年代,第一批戍边官兵拉着骆驼艰苦跋涉到河尾滩,哨所所在地比珠峰大本营还高出218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40%。这里每年冬季封山期长达5个多月,是不折不扣的“雪域孤岛”。建卡之初,前辈们靠着一顶棉帐篷、一口架在石头上的铁锅,硬是在藏羚羊都待不住的地方站稳了脚,在雪域高原上扎下了根。

曾经的土坯老营房离新营房不远,每次有新兵来,我们都要带去接受教育。那时候取暖都是靠官兵自己动手修出来的火炉子,喝水要到1公里外的河坝抬回来,洗澡更是不可能的事。那时候,就有人说:“在这样的地方,生存就是奇迹,躺着就是奉献。”现在不一样了,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怎么能戍好边、守好防?2016年在上级的关怀下,哨所修建了富氧训练室,它采取不间断的供氧方式,可以让室内氧气含量达到平原地区的80%。新大纲颁布之后,我们能在富氧室里把没训过的课目训全。海拔越高责任越高,在这“最高战场”也不能忘记练兵备战,坚守最高哨所就要坚持最高标准。

驻守“昆仑之巅”,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决心,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老一辈边防军人留给我们的“喀喇昆仑精神”,就是我们戍守边关的精神支柱。一代代哨卡官兵继承了“海拔高斗志更高,缺氧不缺精神”的革命意志,在这里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15时,我们下了巡逻车,顶着刺骨的寒风,蹚着半米深的积雪向“鼻梁直”挺近,那里的山体笔直、犹如墙面一样,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翻越它。我们穿着新配发的可持续散热6小时的充电式巡逻靴,在雪地中走了1个多小时都不觉得冷。曾经,有一次巡逻遭遇了雪崩,下士李栋被困,脚趾严重冻伤,险些截肢。如今,上级给我们配发了充电式巡逻靴、单兵制氧机,为走在巡逻路上的我们一路护航。

陆地边防的意义就在于到达点位宣示主权,然而巡逻点多线长路险,还伴随着危险。但一茬茬哨所官兵叫响“宁让身体透支十分,也不让领土丢失一寸”的口号,每次巡逻都争着抢着去。2016年初的一次巡逻途中,蒙古族中士班长叶尔登巴依尔·红尔突发脑水肿、心肌炎,将年仅23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雪山之巅。他的名字被刻在海拔45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的墓碑上,哨所上下山的战友都会在此停留,到巴依尔的墓前敬上一支烟,给他讲讲哨所的新变化。如今,哨所开通了远程医疗系统,连接内地的驻军医院、军医大学,哨所官兵的身心健康更有保障。

改革开放40年,也是边防部队大发展、大跨越的4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军地各级加大边防建设投入,边防一线的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近这几年,我们住上了五代营房,洗上了热水澡,有了光伏电站,喝上了净化水,建起了蔬菜大棚,还能在海拔5418米的哨所里和家人视频通话,这是刚建卡时想都不敢想的,尽管无法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活和执勤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这份深情厚爱,激励着我们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