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征程启新航
2018-10-22 04:54: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解决政策性问题“增活力”——立法同改革相衔接,修订军官法,修订文职人员条例,推进兵役制度、士官制度改革,深化军费管理、军人工资、住房制度、医疗保障等改革,建立统一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体现军事职业特点的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建立。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军队强。
金秋时节,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高性能陶瓷纤维、超级电容器及储能系统、系列化氢空燃料电池……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技术,展现了军民融合领域科技创新的新进展。
立足科技兴军,凝聚融合之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为代表,军民融合正在向网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资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纵深推进。
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网络信息体系,推动后勤向信息化转型,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强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研究……一系列战略部署陆续出台,人民军队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全力启动。
从一系列新型空空、空地、地空导弹,到先进战略导弹、巡航导弹;从新一代武装直升机、新型主战坦克,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战术软件……一大批信息化程度高、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陆续列装,为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有力物质技术支撑。
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是要法治化。
2017年12月5日,军委纪委、军委政法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严格执纪执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军落实的通知》,把严格执纪执法的标准立起来、底线划出来,覆盖到全军官兵、所有离退休人员和其他部队管理人员。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贯穿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加速推进立法,突出备战急需、改革急用、官兵急盼,加快构建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把强军目标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军事法规制度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细化为军队建设和部队行动的基本规范、官兵行为的基本准则。
——强化法治思维,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把法治内化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养,外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推动治军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坚持严字当头,强化监督执纪,严肃追责问责,自觉维护法规制度权威性,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下大气力整治“四风”、整肃纲纪,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铲除腐败滋生土壤。
铁规生威,铁纪发力。“严”,这一人民军队的传家法宝,正成为治军常态。
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
这是令全军官兵血脉偾张的场景——1月3日,中央军委举行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习主席亲自出席并向全军发布训令。
铁甲滚滚,战舰驰骋,银鹰呼啸,剑指苍穹……全军上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昂的战斗意志,迅速掀起实战化军事训练热潮。
强化战斗队思想,坚持战斗力标准,全军各级广泛开展“和平积弊大扫除”活动,重拳出击、刀口向己深入纠治和平积弊,从加强首长机关筹划指挥能力建设入手,集中组织一系列谋战研战练战活动,推进战斗力标准落地生根。
紧贴作战任务、紧贴作战对手、紧贴作战环境,全军部队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陆军连续组织5类新型作战力量大比武;海军航母编队首次穿越岛链,在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作战演练;空军歼-20战机首次开展海上方向实战化训练;火箭军常态开展“天剑”系列演训,组织全型号连续发射、联合火力打击……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军地双方大力发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关系,“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广大官兵激发起练兵备战、爱军精武的无限豪情,一大批训练尖子、比武精英脱颖而出。
战鼓铿锵,战歌嘹亮。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人民军队向着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