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军用版智能手机离战场还有多远

2018-10-20 00:31:01 信息来源: 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功能越来越丰富的智能手机,将在未来战场扮演指挥控制、通信导航、侦察监视等多种角色——

军用版智能手机离战场还有多远

这是一个颇为矛盾、颇有争议的话题。一方面,受健身软件泄露军事基地位置影响,美国国防部正计划禁止相关人员使用智能手机;另一方面,考虑到智能手机出色的软件运算能力,美国国防部近期又决定为美军发放苹果手机,以便为单兵提供及时准确的战场信息。据悉,这也是美军构建“云作战”模式、保证战场数据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发战地智能手机成时尚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智能手机性能日新月异,扩展功能愈发丰富。就在智能手机深刻影响日常生活的同时,美国军方也敏锐地捕捉到智能手机的潜在军事应用价值。

早在2009年,美国陆军一位高级将领就曾公开表态:“智能手机可以帮助美国陆军实现部队及装备的快速移动部署。”美国国防部用以代替黑莓手机的苹果智能手机,也将成为美军新一代通信设备,美军计划使其成为构建“云作战”模式、保证战场数据和信息顺畅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高科技民用电子产品“改头换面”后推向信息化战场,美军一向把“拿来主义”发挥到极致。美国陆、海、空三军都制定了各自的军用智能手机发展规划,美国国防部打算使用超过60万部移动通信设备,其中包括已经配发航空部队使用的约4.1万部苹果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成为美军的“战场神器”,还是近些年的事。2008年,美军曾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执行任务的部分官兵配发了iPad平板电脑。这些“制式”iPad电脑中详细储存了任务清单、当地人日常用语和地图等信息。利用平板电脑中储存的语音,美军官兵甚至可以直接与当地军民开展交流。美国雷神公司还曾研发过一款名为“雷神智能战术系统”的智能手机,能通过向官兵传输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有力提升单兵从信息枢纽中获取战场态势的能力。

近年来,美军对于研发战地智能手机的投入不断增加。2010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始对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招标。美国陆军也通过“军队应用”挑战项目,进一步丰富智能手机的军事应用。此外,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还专门立足“安卓”系统打造高安全保密性的战场军事通信终端,载体同样是智能手机。

在美军列装的“内特武士”单兵移动云通信指挥系统中,同样可见智能手机的身影。“内特武士”系统由一个酷似智能手机的触屏面板和无线电装置组成。安装在胸前或前臂的“智能手机终端”可用来发送短信和语音通话,还能显示周围地形、友军和目标位置。

那些“脑洞大开”的战场应用

近年来,智能手机在美军的军事行动中频繁“现身”。

在美国陆军举行的“远征勇士”演习中,无人机摄像头捕捉到对方设伏的情况后,美军士兵通过智能手机快速接收到从无人机传回的坐标。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展的智能手机应用研究中,还出现了帮助狙击手计算射击数据、通过地图软件追踪目标、协助战地医疗诊断等“脑洞大开”的应用,有的应用早已被美军实地测试。目前,军用版苹果手机已经开始了多样化线上应用支持,最受士兵欢迎的应用软件包括用手机拍摄街道照片获取相关信息、嫌疑目标生物数据库比对等。

智能手机上战场的优势在于,它能驱散战场迷雾,成为战场态势感知的得力“参谋”。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作战人员可实时接收各种侦察系统获取的情报信息,形成综合、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美军目前已具有通过智能手机获取2公里范围内所有卫星图像及空中、地面侦察情报的能力,甚至还能与战友实时共享战场态势,更好地协同作战。美国波音公司已经研发出战场嫌疑目标专用抓捕程序,只要打开手机拍下待抓捕人员的照片,就能将相关信息与战术作战中心和情报人员实时共享。未来,手握智能手机的士兵不但可以用短信报告战场周边环境,还能配合卫星导航进行“战场直播”,远在千里之外的指挥部可以据此完成对打击目标的匹配制导,从而开启战场远程打击的新模式。

其实,智能手机还是武器火控和射击瞄准的“掌中宝”。美军已经研制出将苹果智能手机与扳机控制系统融为一体的智能瞄准器,可在感知各项参数后修正射击诸元,甚至还能将射击弹道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让“人人都可以当神枪手”成为现实。同时,给智能手机安装专用软件后,还可以作为无人机、无人战车和机器人的遥控器。当你看到士兵在战场上“玩手机”,说不定他正在操控无人机作战。

此外,智能手机还可广泛应用于战时物资管理、战场装备抢修、战地卫生救护等领域。大量应用软件,可以让士兵在手机指导下进行体能锻炼、调整饮食和获取心理援助。

为智能手机戴上安全“紧箍咒”

智能手机虽好,并不意味着在战场上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使用它。俄罗斯国防部之所以从今年3月1日起抛弃智能手机,要求军人只能使用简单的按键手机,就是智能手机泄密惹的祸。

喜欢自拍的俄罗斯士兵先后泄露了俄军进入乌克兰作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机库内细节和俄军驻叙利亚赫梅明空军基地装备损坏等诸多秘密信息。帮了西方情报部门“大忙”的智能手机,自然被俄军拒之门外。无独有偶,热衷于上传健身数据的美军也在智能手机上栽过跟头。一款健身软件的“热力地图”竟然把美军的诸多海外秘密军事基地公之于众,对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安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智能手机上战场,就必须时刻为其戴好安全“紧箍咒”。智能手机的安全远不是终端用户所能决定的,真正的安全核心由无线服务供应商和操作系统发行商共同掌控,必须确保软件和数据传输的安全稳定。苹果手机之所以迟迟未能成为美军的“制式手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操作系统一度没有通过安全检测,无法正常连入军用网络。此前采购的近3000台iPad平板电脑之所以被美国空军特种行动部队“退货”,就是因为这款平板电脑中安装了由俄罗斯研制的阅读软件。美军对操作系统和软件安全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为确保智能手机只有本人才能使用,美军已经开展了指纹或虹膜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研究。除程序安全和使用安全外,美军还计划在智能手机中运用防破坏技术等安全手段,通过完全锁住装置和遥控数据归零等手段确保带入战场智能手机的安全。

战场上使用智能手机,更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覆盖。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传统基站很难为手机提供稳定的信号。目前,美军已经研制出一种在手机上配置的天线触角,可提高接收地面基站或空中网络信号的能力。为确保能在恶劣战场环境下使用,参加实战的智能手机往往还需要进行防风沙、抗摔打等加固处理。军用智能手机离战场还有多远,还有待观察。(张玉民、许妍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