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卫国戍边模范连”戍边记事

2018-10-16 20:44:56 信息来源:新华社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南宁10月15日电题:金鸡山上的守望——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卫国戍边模范连”戍边记事

刘小红、宋邦稳

千年雄关友谊关上,金鸡山之巅,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十连扎根山顶,扼守天险。

连队荣誉室里有三件“传家宝”:小铁铲、背土袋、育苗杯。这是十连官兵艰苦奋斗、矢志戍边的见证。

进驻金鸡山之初,山顶全是乱石堆,官兵们说:“菜都种不活,何谈人扎根?”山上少土,他们外出巡逻,就带上小铁铲,背上挎包,背回一袋袋肥土;山上育苗难成活,他们用旧水杯、罐头盒当“育苗杯”。

时光荏苒,十连官兵在石头缝里抠出大小369块菜地,最小的仅能种下一颗白菜。如今,来自祖国各地的50多种蔬菜在这里扎根。

种菜的土壤可以背上山,官兵扎根的“厚土”哪里来?

友谊关,中华儿女在这里用生命书写了众多御敌戍边的壮丽篇章。连队官兵说,要把根脉深植到肥沃的红色厚土中。

为此,他们持续开展“友谊关下话忠诚”“烈士墓前明得失”“巡逻路上谈使命”“界碑面前宣誓言”等系列特色党团活动。每当新兵下连、新干部到任,行囊未卸,先到观察哨站站,到古炮台转转,到荣誉室看看……

扎根红色厚土,一个个训练尖子在金鸡山上成长起来。

“边防通”排长毛宇佳,对防区内界碑方位、坐标数据和社情民情了如指掌,总结出“听音知国籍、验痕析边情、看云识天气、观树辨方向、勘山定方位”等200多条执勤巡逻要领,成为官兵戍边指南。

“神枪手”下士姜超,比武中脚踝扭伤仍咬牙冲向终点,不仅完成剩下6个课目,轻机枪射击还打出了满分。

“投弹王”中士胡春鑫,一口气能把100多枚手榴弹甩出50米开外;做一手好菜的司务长罗泽峰,也在比武中夺得2项冠军……

近年来,连队走出100多名训练尖子,10余名战士考上军校,连队年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创新的10多种战法训法被上级推广。

金鸡山上守寂寞,山下口岸多繁华。这,更考验十连官兵。

那天,老指导员余守勇接到电话:儿子出生了。幸福的笑容还挂在脸上,电话又响了:儿子患缺血缺氧性脑病,生命垂危,急需用钱。

一个老板主动找上门愿出10万元医药费,只要连队给他生意提供“方便”。余守勇一口回绝。

老板问:“孩子不救了吗?”

余守勇说:“损害国家利益的事,给座金山也不干。”

现任指导员龚翼山的妻子辞职随军到边防,没有工作。一家旅游公司提出安排就业,条件是十连对公司开放防区内的“南炮台”遗址。

龚翼山说:“日子过得再紧,也不能给十连抹黑。”

一茬茬官兵离开连队时,往往捧一捧金鸡山上的土带走。“土带到哪里,十连的精神就传到哪里。”

30多年来,连队官兵秉承先辈光荣传统,用一个个荣誉续写忠诚和担当:连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3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连队党支部2次被表彰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