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空中利剑”绘就忠诚航迹

2018-10-16 20:44:33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近日,记者前往空军“先锋飞行大队”,探访新中国首支空军英雄部队——

“空中利剑”绘就忠诚航迹

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是新中国首支组建、首支参战、首获战功的英雄飞行大队。他们战歌里唱着“一”、徽章上刻着“一”、雕塑中擎着“一”,时刻用“第一”的工作标准和能力,奋飞在新时代练兵备战第一线,用一脉相承的英雄本色,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在捍卫祖国空天安全征程中不断积蓄胜战之势,续写着飞行一大队的新传奇。近日,记者走进军营,以解他们创造的多个“第一”之谜。

——编 者

“先锋飞行大队!”“到!”

“你们,准备好了吗?”

9月下旬,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官兵整齐列队,举行“先锋飞行大队”入列仪式,忠诚誓言响彻云天。

“先锋大队的称号,不是讨来的,是我们的革命先辈在战火硝烟中打出来的,是历代飞行队员拼出来的!”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张威在仪式上作动员。

这支英勇的“先锋飞行大队”是新中国首支组建、首个参战、首获战功的空军飞行大队,组建之初就升空作战,开创了首次空战胜利、首次近战歼敌、首次夜间歼敌等多个纪录,以五上战场、击落击伤敌机16架的辉煌战绩打出赫赫威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个飞行大队传承英雄之胆、深研胜战之道、苦练实战之功,4次助力团队捧得空军“天鹰杯”,4人次夺得空军“金头盔”,创造多项全军“第一”,被空军授予“先锋飞行大队”荣誉称号,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昔日战功显赫的英雄部队,如今保家卫国制胜长空

“战场上面临险境,敢不敢飞?我说敢!这就成了我一生的骄傲。”在飞行一大队讲评室,89岁的老飞行员张洪清的叙述把大家拉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抗美援朝战场上,部队一天4次升空作战,次次以命相搏,飞行员却争先恐后;与敌近距空战,哪怕迎头相撞,也不放弃攻击机会,直打得敌机凌空爆炸,碎片贴着座舱‘嗖嗖’飞过……”作为第一批参战的十名飞行员之一,张洪清见证了这支英雄部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次次惊险时刻、一次次以命相搏。

“我们这一批人都听党的话,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勇敢地去战斗,没有怕过谁。我们是为人民而战,很多同志牺牲了,我们感到无上光荣。”

“宁愿血洒蓝天,撞也要把敌机撞下来!”正是这样的血性胆识,铸就了“先锋飞行大队”战无不胜的密码。“在两年零八个月的抗美援朝作战中,一大队前辈们拿出‘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创造了一次次‘第一’的纪录。”张威说,只有以思想上的绝对忠诚为前提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做到飞行万里不迷航。

在飞行一大队荣誉室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东到沿海都市,西到戈壁荒漠,南到温润海岛,北到极寒之地,上面布满了闪亮的光点。“亮点代表着一大队曾经在此执行过任务。”教导员刘伟介绍,作为“尖刀的刀尖”,飞行一大队自组建以来,始终奋飞在备战打仗第一线,重大军事任务不断,地点遍布全国各地。

曾经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在今天也是保家卫国的空中利剑。“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祖国的山河一寸也不能少。”先锋飞行大队官兵们的行动正是这首歌的生动诠释。

“空中拼刺刀”亮剑长空,血性胆气守护翼下和平

“作战对手在哪里?”“他们是什么装备?”“他们在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在飞行一大队走廊的天花板上,每隔四五米就挂有一块“警示板”,飞行员无论从哪个方向通过,都能看到这几句话。

“一连串问号,鞭策着我们时刻保持自醒。”曾获空军飞行员对抗空战最高荣誉“金头盔”的高中强告诉记者,在一大队战斗力上没有论资排辈,练兵备战中付出了多少血汗,就有多大的收获和荣誉。

战斗机飞行员在天空中是什么感觉?“在空中做机动时平均是六七个G的载荷,就相当于六七个人身体的重量压在你身上。”高中强解释道,空战持续多久抗载荷就持续多久,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转头观察、手动操控,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是极大的考验。

飞行员们上机前,不少人都在抗荷服里扎上护腰,只为“在空中能多拉0.5个G”。“日常训练我们紧贴训练大纲的最高标准飞,高度飞到尽低,远海飞到尽远,时间飞到尽长。”高中强介绍,“飞行员下机后座椅都是湿漉漉的,座舱里一股浓浓的汗味。几乎每个飞行员撸起袖子,胳膊上都有被载荷压出的血点子。”

“日常的玩命训练是为了在战场上能沉着应对,”一大队所在旅副参谋长丁傥告诉记者,“不仅要飞越海洋、高原、沙漠、草原等不同环境,还要在多种气候条件下的机场着陆,这对飞行员准备工作量和体力精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戴上头盔就可以打仗。”对于战斗机飞行员来说,机场就是战场,升空即是作战。在战斗值班室采访时,一阵急促的战斗机警报骤然拉响。来不及道别,值班飞行员张威和罗威迅速披挂完毕,抓起飞行头盔便奔向战位。随即,两架战机伴随着轰鸣声直刺苍穹……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在一大队飞行员中传承着,“空中拼刺刀”的战斗精神赓续着。他们时刻用敢打必胜的过硬本领和血性胆气守护祖国蓝天的和平与安宁。

祖国用“第一”为我们命名,我们用“第一”回报祖国

“我是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报告你的任务性质。”

“我是中国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我们奉命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我部歼—11B飞机两架,奉命为您全程护航。”

2018年3月28日,第五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庄严的对话在万米高空回响,执行护航任务的正是飞行一大队。“自中韩两国签署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协议以来,连续5年都由该旅执行护航任务,而每次护航都会有一大队飞行员参与。”已经参与两次护航任务的丁傥介绍。

“当天我们正在组织训练,护航任务是以等级转进形式下达的,带着实战气息。”丁傥告诉记者。

护航看似简单,实则诸多挑战。由于不同高度层可能存在多个云层,所以目视发现运输机并不轻松。张威在之前的护航任务中,就曾遇到过云层厚、目视发现难的复杂情况。“为了第一时间能为志愿军烈士护航伴飞,事先要研究航线特点、通信规则等相关信息,并进行针对性准备。”丁傥介绍。

“编队到达沈阳桃仙机场时,战机率先低空通场,巨大呼啸声让现场所有人抬头仰望:英烈的遗骸即将回到这片离开了60多年的家乡。”张威介绍,运输机顺利着陆后,战机返回再次低空通场,拉起2条白色烟带,以空军最高礼仪向英烈致敬!

“祖国用‘第一’为我们命名,我们用‘第一’回报祖国”。

参加“9·3”阅兵、整建制跨区机动、高原实弹打靶……一大队开创的各项“第一”正在筑梦空天的新征程上被不断刷新。(魏哲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