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千锤百炼造就一支好枪

2018-10-12 20:35:41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前段时间,“国际军事比赛-2018”一度“燃爆”微信朋友圈,我军单兵95-1式自动步枪再次吸引军迷关注。

说起95-1式自动步枪,不得不提到它的“娘家”——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多年来,一支支95-1式自动步枪在这里完成淬炼制造,然后装备到部队。

如今,无论是联合演习、反恐维稳,还是海外维和,有中国军人的地方,就能见到95-1式自动步枪的身影。它的列装,对我军单兵战斗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期,笔者带您走进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探寻95-1式自动步枪研发背后的故事。

什么样的枪是一支好枪,官兵最有话语权

一支枪,想熟悉它的“今生”,需了解它的“前世”。

20多年前,由原兵器工业总公司研制的95式自动步枪陆续列装我军。与老式自动步枪相比,95式自动步枪有了很多技术上的改进。

和很多武器装备一样,95式自动步枪的制造过程并不顺利。95式自动步枪列装部队后,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虽然经过数次‘小修小补’,官兵们使用后仍反馈不少问题。”重庆建设工业集团领导对笔者说。

95式自动步枪定型9年后,经有关部门批准,兵器装备研究所和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共同开展95式自动步枪的改进研制工作,并将新一代自动步枪命名为95-1式自动步枪。

“但改什么?怎么改?改成什么标准?谁也说不清楚。”时任95-1式自动步枪研制项目组组长何俊心里没有底。

“枪是官兵的第二生命,什么样的枪才是一支好枪,官兵最有话语权。”何俊带领他的组员,一边研究95式自动步枪的相关资料,一边来到部队进行调研,以普通造枪人的身份听听官兵的反馈。

“瞄准基线太高了,射击的时候脖子很不舒服”“保险在机匣尾部,每次开保险不方便”“没有空仓挂机功能,这个方面要借鉴老式步枪”……随着调研不断深入,改进方案在大家心里逐渐清晰。他们知道,对于一支枪的改进研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到问题,发现问题越多,解决问题越彻底,造出来的枪就越好。

改进研制工作如期启动。这一次,何俊和研发团队成员心里有了底。

战场上哪怕1%的问题,足以导致100%的失败

“对于枪械制造而言,每改进一项功能都异常艰难。”回想95-1式自动步枪的研发历程,何俊感慨万千。

增加空仓挂机功能,是项目组面临的第一个难题。空仓挂机,就是击发完最后一颗子弹,弹仓处于打开状态,让战斗状态下的官兵发现子弹射完,从而及时更换弹匣。而不具备空仓挂机功能的95式自动步枪,在实际使用中饱受诟病。

当时,受限于制造工艺水平,95式自动步枪定型时,弹匣的强度达不到空仓挂机要求的标准。

为此,项目组联合工程塑料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攻关,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终于研制出高强度、超韧性的工程塑料。用它制造出来的弹匣,顺利实现了空仓挂机功能。

除此之外,项目组还在95-1式自动步枪上增设了空仓挂机解脱钮。装上新弹匣后,只要按一下按钮就能实现子弹上膛。邀请部队官兵试用后,其快捷性和实用性深受官兵青睐。

优化人机功效和勤务使用性能,是横亘在大家面前的又一道“拦路虎”。说白了,就是如何让官兵用起来更舒服,更方便执行任务。对此,项目组根据部队官兵的反馈意见,大到枪管成形制造工艺,小到子弹抛壳的方向和路线,梳理了20多项问题清单。他们大胆突破95式自动步枪的原理和结构,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项进行改进。最终,制造出来的样枪在人机功效和勤务使用性能测试中有了明显提升。

一路坎坷一路研发,一路曲折一路坚持。就在一个个难关被逐个攻克时,研发后期的一次精度测试,让所有研发人员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出现了离群弹。

什么是离群弹?

打个比方,就是射击10次,9次都命中10环,偏偏有一次出现脱靶。离群弹与枪管和子弹之间的匹配有很大关系,这涉及到枪弹结构等诸多参数。

“离群弹是概率事件,不能因为一个小概率事件而影响了定型进度。”项目组碰头会上,有几名成员发表了意见。“枪的性能关乎官兵生命,关乎战场打赢。战场上哪怕1%的问题,足以导致100%的失败。”一位主管领导的话引起大家的反思。随后,项目组达成一致意见,决不能让枪带着问题出厂。

消除离群弹,就要找到枪弹最佳匹配点,技术人员必须一遍遍进行参数计算。对于项目组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耗时的工程。何俊和他的团队成员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找到了枪弹最佳匹配点,让枪的精度提升了一个新高度。

付出终将会有回报。2016年,95-1式自动步枪以优异的使用性能、广阔的应用前景,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支好枪诞生了,历史决不会让它缺席。2017年6月30日,95-1式自动步枪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活动中精彩亮相,让世人一睹风采。

翻开时空画卷,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97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手持95式自动步枪,越过深圳河上的粤港分界线,进驻香港,这是95式自动步枪首次公开亮相。

只有多找“败笔”,才能造出更好的枪

澳大利亚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以多枪种、多课题、高难度、远距离和近似实战而闻名世界。

5年前,由原北京军区组成的轻武器射击竞赛队,携带95-1式自动步枪等国产装备,首次参加2013年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最终斩获10金7银23铜的成绩。

消息传回国内,95-1式自动步枪研制项目组一片欢呼。“那感觉,就像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第一次考试就得了高分一样。”时隔多年,回想起那段往事,何俊仍然兴奋不已。

虽然赛场取得了好成绩,但枪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参赛队员一回国,项目组就派人前去收集他们对枪的意见。

“枪是支好枪,可子弹一打多,弹道有时会不稳定,子弹容易出现偏离。”会上,一名参赛队员的“吐槽”,引起了项目组成员的注意,他们意识到,95-1式自动步枪出现了热散现象,子弹一旦打多,枪管就会灼热发烫,从而出现弹道不稳定的现象。

“平时训练好好的,赛场上居然卡壳”“赛前,步枪弹匣底板突然脱落,子弹洒了一地”……会上的“辣味”越来越浓,何俊和组员们却很虚心地倾听官兵的意见。他们知道,这些问题是他们在研发试验中,很难注意到的问题,而官兵在实战中提出的意见,是日后改进的宝贵财富。只有多找枪在实战中的“败笔”,才能造出更好的枪。

“造好每一支枪,是我们对强军报国的庄严承诺。”回到枪厂,他们立即对枪进行优化改进。2年后,改进后的95-1式自动步枪在“金鹰-2015”国际特种侦察兵竞赛中大放异彩,我军参赛队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的枪优势很明显,比赛中发挥出色。”接受采访时,参赛队员对95-1式自动步枪大为赞赏。

对95-1式自动步枪赞不绝口的,还有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的官兵。从56式到“81杠”,从95式到95-1式,该支队官兵见证了我军步枪的快速发展。

“95-1式自动步枪的很多设计都恰到好处,不得不说是难得的好枪。”在该支队机动中队中队长方鹏看来,中队官兵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手中的95-1式自动步枪功不可没。

“一款新武器从设计研发到列装部队,再到形成战斗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军工企业主动深入部队,开展调研、不断改进,才能造出符合实战要求的好枪。”何俊说。(杨利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