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东方-2018":透过硝烟看俄军装备技术新发展

2018-10-12 20:33:48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俄罗斯“东方-2018”战略演习落下帷幕——透过硝烟看俄军装备技术新发展

无人作战技术令人瞩目

无人作战代表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无人作战平台始终受到各方高度重视。

俄无人作战技术的开发应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研发的无人机已从2011年的180架发展到目前的2000多架,作战运用也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10架“蜜蜂”无人机,发展为大量使用。如今在叙利亚战场上,每天都有60-70架各种用途的无人机在执行作战任务。

在“东方-2018”战略演习场上,首先投入战斗的是技术性能优异的“海雕-10”无人侦察机。该型无人机能在3000至6500米的空中飞行,为指挥员提供有关装甲车辆纵队行进、分队前出至预定区域等情况的作战情报,实时监控战斗任务的执行情况并向操纵台回传图片,真实展示作战场景。

“海雕-10”能在众多型号的军用无人机当中脱颖而出,其出色的侦察性能功不可没。它装备了12个高清摄像机,可以生成高质量的三维地图。“海雕-10”所应用的集群控制技术也代表了俄军无人机的发展方向。一个操作平台最多可同时控制4架“海雕-10”无人机,组网人数可达30人。

随着演练活动的展开,俄排雷工兵机器人“天王星-6”开始执行排雷任务。“天王星”系列机器人是俄工程兵部队主战无人装备,包括战略火箭兵在阵地警戒使用的也是这一系列。“天王星-6”是俄军列装的首款无人战车,其操作控制单元仅包括一个数据通信背包和一台军用笔记本电脑改装的可视化操纵设备。在战斗中,操作员可以使用特制的背带将笔记本电脑挎在胸前,根据平台传输回来的视频数据、通过遥控手柄和各种按钮操纵战车。其最大遥控距离为1500米,完全可以避免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天王星-6”出色的作战性能,首先得益于其搭载的先进探测装置,可自主识别航空炸弹、反坦克地雷和其他爆炸物。“天王星-6”还应用了模块化设计的理念,根据需要可随时更换滚压式扫雷器、打击式扫雷器、推土铲、夹爪等,执行各种扫雷、排爆乃至灭火任务。俄军在其技术基础上,又成功研制其升级版——“天王星-9”。该战车配备反坦克导弹、攻击隐蔽火力点和轻装甲目标的火箭弹以及防空导弹,能按照随行装甲指挥车上操控者设定的路线行进,并能自动辨别、绕过障碍物追踪目标。

移动指挥系统快捷高效

现代战争首先考验的是指挥体制顺畅与协同程度,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指挥系统的效率。

“东方-2018”战略演习中,作为受训机关的俄东部军区建立起了统一的自动化防空值班指挥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对包括抗击空中打击、掩护己方军队集团及毁伤敌空中目标的所有兵力兵器实施统一指挥。依靠这一系统,俄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识别和确定空中目标,并实时将信息传送到火力打击模块对敌实施毁伤。

实际上,自2008年俄军开始新面貌改革以来,俄军不断根据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进程研发新型指挥信息系统。2014年,俄国防防务指挥中心建成后,俄军基于网络中心原则,通过升级改造现役系统和研发新系统,着手建立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努力实现指挥信息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无缝链接,打造平战一体、军民联动的新型信息交互平台。目前,俄军依托统一信息空间,已建成涵盖各军兵种、各领域的近百个自动化指挥系统,能够对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实时分析处理,实现对决策的自动化、智能化辅助支持。

更加重要的是,俄军指挥信息系统配备的都是国产超级计算机,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军用操作系统,并规定全军按照统一标准建立功能相对独立、互为支持的分系统,目的是实现系统的模块化,便于灵活组织。正是得益于这一系统,在“东方-2018”战略演习过程中,俄军在总长格拉西莫夫大将临时压缩实兵演练时间的情况下,仍能有条不紊地及时调整演练时刻表。俄军在演练中还检验了战术环节统一指挥系统,该系统能将包括“天王星-9”无人侦察打击车辆在内的各式武器装备纳入其中,同时抵抗电子战武器的袭扰。

老式战车焕发青春活力

受国内经济形势长期低迷影响,俄军新装备的研发与列装速度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俄军改变思路,通过为老装备加注“现代元素”来提高其战术技术性能。

俄军虽然已开始批量生产T-14“阿玛塔”坦克,但因成本较高,且新坦克性能也需要操作手逐步掌握,因此,俄军更倾向于对性能稳定战车如T-72坦克进行现代化改造。

在楚戈尔演兵场上,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T-72基础上改进了武器、瞄准和指挥系统的T-72BЗ坦克,行驶速度快,射击精度高。

首先,T-72BЗ增强了机动性能和火力性能,采用了动力更强的新型发动机,改装了大功率自动装药系统,新配备的“松树-У”多通道瞄准具具有自动跟踪目标功能和红外成像仪。

其次,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安装了自动化指挥系统、现代化数字通信系统、损伤和故障自动报警装置、挡位自动转换装置、数字化底盘控制系统和数字显示器等。

再次,增加了防护性能。坦克车身挡板加装了动态防护模块,增强了防护能力,可抵御现代化反坦克武器。T-72BЗ坦克的作战能力可与T-90M相提并论,曾在今年7月至8月的“坦克两项”比赛中夺冠,被俄军誉为“钢铁拳头”。T-72BЗ坦克是T-90坦克的经济型替代产品,2013年才开始列装,目前俄军装备近千辆。

实际上,俄军装备发展一直在走改造与研发并行的道路,既着眼未来战争聚焦前沿科技,又基于国情军情充分发挥已有武器性能,在继承与创新、未来与传统之间尽力实现最佳组合,并取得令人注目的成效。(李抒音、唐艳秋、李新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