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海疆召唤-2018"演练为决胜海疆厚备救护力量

2018-09-29 02:33:37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为决胜海疆厚备救护力量

9月21日至26日,由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和海军共同组织、国家海上卫生动员中心承办的“海疆召唤-2018”海上医疗救护拉动演练,在海军邓世昌舰拉开序幕,来自全国10省市的60名医护人员登舰参训。

今年演练投入使用新的信息系统,使演练课目设置更贴近实战,人才培育模式进一步规范,将海上卫生动员探索向前推进一大步。

信息实时传输,

批量伤员分类速度提高

战场伤员运送救治首先要做好伤员收容分类工作,尤其当战争中大批量伤员等待救治时,快速有序地做好分类是进行分级救治的关键。

9月25日下午,综合演练刚刚开始,分类检伤组就在20分钟内完成了15名伤员的分类工作。这一速度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张永刚大吃一惊。

张永刚曾参加过2016年的“海疆召唤”演练,当时分检课目训练最快是30分钟分类8名伤员。效率的提高得益于海上卫勤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和分类检伤组队员使用的手持机相连,医护人员用手持机扫描伤员佩戴的二维码信息,如军人保障标识牌、电子商标等,即可显示伤员曾登记在系统的基本信息。医护人员输入伤情基本信息后,系统就会自动检查,提供伤员伤类、疾病诊断、处置意见、伤员去向等。通过系统,指挥组人员还能掌握血库情况、药库使用和伤员后送情况等。

“这套系统基于军人保障标识牌开发而成,目前尚处于测试阶段。我们希望它能实现伤员救治效益的最大化。”负责系统研发的海军军医大学专家如是说。

构设战场环境,

医疗救护与舰艇战备一体

“接上级通报,我护卫舰1艘在D海区,突遭R国袭扰和攻击,命令我舰赴该海区接收救治伤员。”接到敌情通报后,参训医务人员和邓世昌舰全体官兵立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海面波涛汹涌,舰船起伏不定。后甲板上,负责海上伤员换乘的安全组、拉索组、搬运组、吊运组人员身着救生衣,严阵以待。不多时,一名伤员经过起吊机顺利运送到甲板,分类检伤后被送到重伤组。邓世昌舰领导介绍,在多年海上医疗救护演练中,已健全完善了一整套海上伤病员换乘部署,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

此次演练采取军地统管联训,课目协同操演等方式,让医护人员融入舰艇操演,舰员相应演练课目,实现医护人员与舰艇官兵一体,医疗救护演练与舰艇战备一体。

为还原真实的海战伤医疗救护场景,演练以活体动物模拟伤员,医护人员在有风浪的海上进行手术。记者现场看到,综合演练阶段,导调组临机导调情况5次,医护人员开展手术6台,模拟动物手术2台,批量救治海战“伤员”15人。

军地齐抓共管,

探索人才长期培育模式

“从军事需求提报到动员任务具体实施再到能力生成,军地各部门形成合力,培育了一大批海上医疗救援人才,这离不开军地各相关部门精诚合作。”国家海上卫生动员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已建立参训人员数据库,曾参与过“海疆召唤”系列演练的医护人员信息均录入其中,并按照不同的省区、专业、特长进行分类。下一步,他们将通过定期回访、复核等办法实时掌握这支医疗队伍的情况。

对于军地接续培育,广西壮族自治区经动办主任伍青被大家称为“最有发言权”。伍青曾4次带队参加海上医疗救护演练,对卫生动员工作也进行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他说,目前各地省军区系统都建有民兵医疗救护专业队伍,但是培训课目大多以军事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专业化训练较少,伍青建议由地方经济动员部门联合人武部培训民兵医疗救护专业队伍,增强训练的专业化和针对性,提高当地卫生动员能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治医师华颂文则建议扩大培训范围,发放专业教材让地方医护人员自行学习。华颂文曾和湖南省经动办商讨,制定一份地方医生参与海上救援的教程,目前,方案提纲初步完成,包括光盘录像、理论教学、模拟操作、实训考核等内容。(刘征鲁 孟飞达 石宁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