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18-09-17 06:50:2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飞机南翔,高铁北上。夜宿孤岛,晓行渔港。

连日来,寻访王继才、王仕花事迹的人们舟车辗转,奔赴开山岛,像潮水一样,来了又走了。

震撼之余,疑问也像海浪在人们心头起伏——

芸芸众生,守过海岛的人极少,更不要说坚守小岛32年。一对与大多数人经验、阅历几乎没有交集的平凡夫妻,为什么能赢得如此多的崇敬?

网络时代,各种刷屏信息极多,走心励志的故事也车载斗量。发生在大陆一角、黄海一隅开山岛上的那些事情,为什么持久地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主题词之一:选择

逆行的背后,是一种担当

1986年,王继才、王仕花登上开山岛。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这一年,新华社宣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安排5500万城镇人口就业;这一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

就在两年前,灌云县所属的连云港市,已经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成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到城里去,到外企去,到赚钱多的地方去……当时代的机遇之门訇然打开,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种田糊口、耕海牧渔的人们,发现了改变命运的无限可能。

就在这一年,王继才和王仕花选择了“逆行”,登上了这个看得见岸上红尘喧嚣,又与世隔绝的开山岛。

当多彩成为时代的天幕,当选择成为人们的时尚,两位平凡的农民,在许许多多容易让人眼花缭乱、轻易取舍的抉择面前,表现出坚定的取向和非凡的定力。

逆行!尽管王继才和王仕花登上开山岛的年代,还没有这个网络热词,如今的人们,依然愿意去追问:如果他们不去守岛,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单凭一身力气,王继才也能发家。”一名船老大回忆,刚上岛时,膀大腰圆的王继才“嘿”地一声,把偌大一筐鱼一下子就端到船下。船老大惊讶地说:“你守什么岛啊?跟我干吧!”

是啊,“龙王只翻一个身,海水倒退三万丈”,灌河入海口百里滩涂,芦荡茫茫,水鸟翔集,鱼肥虾美,是个聚宝盆。灌河也被称为“中国的莱茵河”“苏北的黄浦江”,是个流银淌金的好地方。

记者在燕尾港镇寻访和王继才年纪相仿的人,有人做水产养殖生意,有人开饭店,有人当老板,日子过得富足安逸。很多人家的儿女到了大城市,就连王继才家也有两个儿女在省城安家,而他们夫妻仍然守在岛上。

鲜有人知,开山岛名称的由来居然与金钱有关。传说,远古一天,一只装满铜钱的大船遇到风浪,船员们把铜钱搬进岛上的山洞藏了起来。从此,人们渴望打开山洞,获取财富,就将这座小岛叫做开山岛。

让人唏嘘感叹的是,就在这个连名字都“藏着铜钱”的小岛上,王继才和王仕花一辈子都在和贫困抗争。被誉为“王开山”的王继才,一辈子也没有发财。

“一个国家,总要有人去做一些大事、难事。我们做了,大多数人就不必做。”解读这对夫妻的故事,我们相信,逆行的背后是一种担当。

主题词之二:坚守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开山岛”

那天,记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发问的帖子:驻守开山岛的意义何在?迄今为止,答复为零。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各大门户网站报道王继才逝世的消息后面,跟帖留言的人们络绎不绝,人们送上鲜花、点亮红烛、撰写挽联、抒发感慨、寄托哀思。

尽管并不明晰守岛的意义,人们依旧敬仰守望者。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开山岛”。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人生课题、大众心结。

一次,一位上岛的记者,给王继才、王仕花带来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王继才看了没有,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一位熟悉他们的朋友肯定地说,王仕花看了!

“和鲁滨逊一样,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命运的航船会搁浅,他们坚守各种各样的‘孤岛’、忍耐艰苦和寂寞常常是不得已为之,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逃离。”王继才的朋友、灌云县高级中学教师贺守能告诉记者,“把坚守作为生活的常态、一生的追求甚至生命的意义,或许你越是感觉匪夷所思,越有可能是对方不同寻常之处。”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记者眼前这位普通的中学老师,已经在讲台上站了35年。三尺讲台,就是他的“开山岛”。因此,他理解“老王的一根筋”,也常说“老王的口头禅”:“习惯了”。他嘴里也常常出现王仕花反反复复说的那句话:“我愿意”。

千金难买我愿意。只要愿意,无论距离远近,无论时间长短,都不是理想到达彼岸的障碍。

今夕何夕?这是一个“游泳达人”凭借肌肉的能量,就能够横渡渤海湾、英吉利海峡的时代。开山岛外,巨轮轻舟往来穿梭。想离开,只要转念之间。想留下,心里就得有一把锁。王继才、王仕花用32年的时间,坚守一个距离大陆只有9公里之遥的小岛,昭示了什么?

一位网友这样说:“一个人、一艘船、一个村落、一段爱情、一份事业、一种操守、一种爱好、一个心愿……只要你沉醉着、坚持着,不放弃、不离开,人生的意义就会像秋天树上的果实一样,闪耀在你的头顶。”

主题词之三:奋斗

最美的花,常常开在悬崖上

“你想啊,茫茫海天,不是每一朵浪花都能靠岸的。她们弱小的身躯时而被狂风卷起,时而被巨浪囚溺,也许一生都在挣扎、漂泊……”

早在2011年,王继才、王仕花坚守小岛的第25个年头,中国军网记者频道特邀评论员感慨地写了一篇短评。

然而,记者在百度百科“开山岛”词条下,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小岛兀踞在烟波浩淼之中,令人心旷神怡。登岛举目远眺,只见水天一色,海鸥翔集,追逐点点白帆。漫步海岛山径,涛声阵阵,海风习习……

就在这个词条下,开山岛的“人口”一栏中,写着一个数据:2人!

这两位开山岛的“常住居民”,不用说,就是王继才和王仕花。来自人烟稠密大城市的人们,在微信朋友圈里有时调侃去海上“买个岛”。人们乍来岛上,没准还羡慕他俩“岛主”生活的闲适。

然而,他们不是游山玩水的游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个岛屿,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他们必须履行诺言,坚守使命,像钉子一样扎在岛上,忍受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他们眼中的开山岛,固然不乏美景,但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百味杂陈、酸甜苦辣。如今我们知道,就算是美景,也是他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巧合,灌云县所在的连云港,还是《西游记》中“花果山”的故乡。然而,开山岛的满山花果,不是自然的恩赐,更不是神话的传说。王继才和王仕花32年含辛茹苦,忍饥挨冻,用钢钎凿石窝,从岛下搬泥土,如燕子衔泥、像蚂蚁搬家,才换来满山青翠,桃李芬芳。

当中国农民吃苦耐劳的淳朴本色,在这个小岛上再次熠熠生辉;当我们透过开山岛上萦绕的云雾,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大寨梯田、红旗渠天河;当我们体味王继才那双遍布老茧、被很多人比喻为“岩石一般”粗糙的大手;当我们解读王继才亲手摘下自己种植的桃子,等着上岛老兵夸“甜”的满脸笑容……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奋斗”,也洞彻了“奋斗”与“幸福”之间的逻辑。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没有奋斗,哪有风光?最美的花,常常开在悬崖上。

主题词之四:梦想

有限的琴键,能奏出无限的旋律

王继才和王仕花,这辈子有很多遗憾,也有很多梦想。

——虽说“民兵也是兵”,王继才的梦想还是当一名真正的军人。王仕花想有一艘船,一艘不需要很大的船。这样丈夫和她就能驾着这叶轻舟,自由地上下海岛,自己运送物资和给养,不再忍受与大陆咫尺天涯的孤寂、儿女骨肉分离的痛苦,也不需要麻烦更多的人。

听惯了渔家的号子,见惯了海上的白帆,尝惯了困守的酸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应该说这是一个不算奢求的梦想。

然而,在生活这条现实的航船上,梦想往往又永远不会超出船头船尾。对于他们来说,更实际的梦想往往就是断粮时盼望一顿饱餐,风雨里盼望云开雾散,孤苦伶仃的日子盼望骨肉团圆……

王继才、王仕花的大女儿王苏,从小想当工程师。她还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设计建造一座连着开山岛的桥。有了桥,爸爸妈妈就会常回家看她和弟弟妹妹。

然而,13岁那年,这个少女的梦想之桥断了。残酷的生活,让她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家照顾弟弟妹妹,既当姐姐,又当妈妈。

渴望有一艘船,却无法成为命运的船长,这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境遇。然而,正如音乐是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的旋律。

崔智军,这名青藏铁路职工,阅读了王继才、王仕花一家人的事迹,热泪盈眶。他说,感同身受。

生活中即便没有大海,也有孤岛。曾经在贺兰山下炮兵部队服役的崔智军,如今在柴达木锡铁山火车站当调度。

平凡的崔智军,创造了一项“上班之最”——从西宁的家到单位,他每次的通勤距离达到800公里。每个月,他要坐着火车奔波3次,行驶27个小时,行程2400公里。

“上个班都这么难!青藏高原太大了,中国太大了,我们每个人太小了。” 崔智军的梦想,就是努力地工作。他的成就感,就是每次上班,看着一个昼夜大约有90列火车经他调度通过车站,满载人员,满载物资,奔向高原。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这是当代很多“草根”年轻人喜欢的一首歌。

平凡的人生,或许注定负重前行。当无数人踏平坎坷,衔枚疾走,脚下就是中国的梦之路。

主题词之五:家园

高天厚土,吾国吾家

黄海近海,海水浑黄。

环绕着开山岛的这片海水,是黄河染黄的,悬浮着中华腹地、黄土高坡的泥沙。

高天厚土,吾国吾家。

开山岛,连着中南海。得知王继才牺牲的消息,习近平主席作出批示: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去年,习主席还给父女两代戍边的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深情勉励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连续两年,习主席关注着一对守岛夫妻、两名戍边姐妹,关注着这些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的可爱而普通的中国人。

华东向东,黄海前哨的开山岛很小,小到不足两个足球场大。

西南偏南,喜马拉雅山下玉麦乡很大,大到堪比一些国家的面积。

无论开山岛,还是玉麦乡,都是祖国版图雄鸡千万羽毛的一根,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一隅。无论汉族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妻,还是藏族的卓嘎、央宗姐妹,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对家乡土地的热爱,跨越整个中华大地。

连日来,王继才、王仕花夫妻守岛32年的故事,也感动着更多的中国人。“日落满江红,精忠报国八千里;云浮孤岛碧,大义离家三十年”。江苏泰州网友徐兰燕,写了一幅“赞守岛英模王继才”的挽联。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缅怀王继才的日子里,再唱这首《国家》,很多人对家国情怀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王仕花回忆说:“最难的一段日子,老王还是说,这个岛啊,我们来守别人就不用守了。你姓王,我也姓王,咱们就替咱们老王家守,还不行吗?”

开山岛夫妻哨、玉麦乡两姐妹……我们相信,在中国,这样的人不是极少数,而是大多数。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个国家面对种种风浪屹立不倒,面对种种险阻奋勇前行。他们用一种难以替代的方式,履行了砥柱中流的责任。

家家能够屹立不倒,人人可以砥柱中流。这就是我们的新时代,这就是我们的大中华。

主题词之六:关爱

别等明天,从今天做起

原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记者丁勇告诉记者,王继才有个笔记本,专门记载帮助过自己的人。生前他曾说:“我们守岛有寂寞但不孤独,身后有千千万万个好人。”

记者在采访中,也被这样的故事所感动——

2005年高考前夕,王继才的儿子王志国不小心肩膀锁骨断裂,王继才着急了。灌云县杨集镇武装部原部长万道军将王志国接到家中悉心照料,王志国很快康复,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重情重义的王继才提着礼物登门道谢,万道军死活不肯收:“你为国守岛几十年,我为你照顾儿子几十天算什么呀!”

女儿王帆3岁时,从岛上峭壁摔下,昏迷不醒,王继才夫妇高声求救。正在附近打鱼的7条渔船立即收网,迅速向码头靠拢。马力最大的那条船接上王帆,船老大一边开船,一边联系陆地医院作好抢救准备。医生说:“晚送到半小时,孩子就没救了。”

2005年,岸上的老屋实在太旧了,王继才打算修建,又困难重重。县人武部领导帮助协调办齐手续,又安排3个民兵来帮工。镇上的街坊邻居有的拖来一车砖,有的抬来一筐瓦,个把月时间,房屋就修建好了。

小岛缺水缺电,却从不缺爱。在燕尾港镇,码头装卸货物都是要给钱的,但王继才一家例外;王继才3个孩子,从小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们缺什么不管敲谁家的门,乡邻们都会接济一把……

这样的事情,多多益善。不要再让“王继才们”流血流汗又流泪,不要再让他们孤独地登场、寂寞地守望、悲壮地谢幕,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在奋斗的征程上,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和把握光荣与牺牲、奉献与代价的平衡点?……

习主席指出,对像王继才同志那样长期在艰苦岗位甘于奉献的同志,各级组织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爱护。

既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开山岛”,守卫“开山岛”的人也应该被惦记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首诗经久流传,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那么,就让“王继才们”先成为幸福的人吧,让他们守望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有一个温暖的名字。

更好地关爱奉献者,不需要从明天做起,应该从现在开始。

让我们面朝大海,迎接心中的春暖花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