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做中非友谊的使者

2018-09-03 04:38: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如果说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它蓬勃的生命力一定离不开人们的真情浇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非洲,都有在中国军事院校学习的经历,虽然学习时间有长有短,但这些经历让他们结下了深深的中国情结,成为中非友谊的使者。他们的努力付出,让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大树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他们热爱中国文化

  2016年1月20日,习近平主席抵达开罗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当电视上播出习主席访问的新闻画面时,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教官们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就是埃方翻译穆哈迈德。

  穆哈迈德曾在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习汉语,回国后担任埃及国防语言学院的汉语教官。他一直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感情,对指导过自己的老师更是心存感激。来华出差时,他都会专程去看望老师。

  对穆哈迈德来说,用自己在中国学到的汉语知识为埃及培养汉语人才,推动埃中在军事、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沟通,是他想做、在做并且会一直做下去的事业。

  对津巴布韦驻中国大使馆副武官曼达娅来说,更是如此。不久前,曼达娅随津巴布韦中青年军官代表团到访空军航空大学。对于这所自己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母校,曼达娅备感亲切。“我在这里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还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曼达娅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竭尽所能,致力于津中两国友好工作,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同在该校学习的纳米比亚学员弗兰兹,目睹了中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不断改善的环境给中国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在谈及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心得时,他由衷地说:“一个好的领导人,最看重的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会把在中国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都带回国。”

他们传承中非友好

  去年国庆节前夕,空军指挥学院的工作人员收到一条来自遥远非洲的信息,发信人是吉布提空军上校阿里。那时的他,正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参加中国驻索大使馆组织的国庆68周年庆祝活动。作为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负责作战和训练的副司令,这位曾在空军指挥学院学习的吉布提军官,向学院工作人员讲述了自己毕业后的晋升和任职情况。他饱含深情地这样写道:“我真的很爱中国!”“中国改变了我的一生,你们将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广阔的非洲大地上,像阿里这样的学员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回国后担任戍边任务,听说在华学习时的教官到访,马上开车赶来,只为见上老师一面;有的在华学习期间家属生育小孩,给自己的孩子取名“爱华”,以表达对中国的热爱;有的在国外了解到中国发生自然灾害,专门写信表达深切慰问……

他们推动中非合作

  在江苏昆山,有位名叫克里弗特的“洋女婿”。

  克里弗特来自莫桑比克,他喜欢中国文化,会些中国功夫,还有着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几年前,在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习的军官克里弗特,爱上了一位昆山姑娘,他用真诚感动了这位姑娘,二人最终喜结连理。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学校安排参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时,克里弗特发现了中莫两国合作的巨大空间。毕业后,他专门联系购置了一批农用机械回国,推动了莫桑比克农业的发展。

  如今,定居昆山的克里弗特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作为政府采购联络员,他说他会一直致力于非中交流与合作。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促进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解放和国防军队建设,提升非洲国家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非洲地区安全问题的能力,中国军事院校为50多个非洲国家培训各类军事人才逾万名。这些学员在华学习期间,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多维度体验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也近距离接触了中国人民和军队。回国后,他们在推动本国国防军队建设、服务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中非军队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了中非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在即,许多来自非洲国家的军事学员纷纷表示,进入新时代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