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跨越万里的共同梦想

2018-09-01 22:49:0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如同一支蜡烛点燃另一支蜡烛,世界会更加光明。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前夕,非洲媒体撰文评论中非合作时,这样写道。

  9月3日至4日,北京将迎来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带着26亿人民的嘱托,中非领导人将奏响新时期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新旋律。

一种承诺:超越时空,引领中非合作大方向

  初秋的北京,云熙风微,有朋自远方来。

  首都国际机场日渐繁忙,随着一架架飞机降落,非洲国家领导人陆续抵达,共赴中非友好之约。

  轰鸣的礼炮、嘹亮的军乐、绽放的鲜花、雀跃的儿童……8月3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内,习近平主席举行仪式,欢迎第一位非洲贵宾——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

  就此,论坛北京峰会的序幕徐徐拉开,必将成为中非关系发展“大年”中最华彩的乐章。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习近平主席远赴非洲,阐释中国对非政策,讲述峰会筹办理念,得到非洲国家领导人热烈响应。这是习近平连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的第一次出访。从西非之角塞内加尔到非洲内陆卢旺达,从“彩虹之国”南非,到东非岛国毛里求斯,各国纷纷作出特殊安排,隆重接待。

  彼此礼遇的背后,是中非对长期友好的兄弟情谊的认同和珍视。

  非洲一直是中国外交“基础中的基础”。患难中并肩战斗,困难前携手前行,发展中义利相济……漫长的岁月中,中非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拉紧了双方特殊的历史纽带。

  从被誉为友谊之路的坦赞铁路,到新时期友好象征的非盟大厦建筑群;从助力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到解决当地民众实际生活困难和需求的乡村水井、卫星天线、医院、学校和体育场,中国形象遍布非洲大陆。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中国和非洲国家是患难之交,患难之交不能忘。

  心向往之,行必至之。5年前,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目的地同样是非洲。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用“真、实、亲、诚”四个字阐述新时期中国对非政策,面向国际社会宣示: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努力共同实现“中国梦”和“非洲梦”。

  5年来,习近平主席4次踏上非洲大陆,在各种场合会见非洲领导人约140人次,以元首外交引领中非合作,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强和夯实“五大支柱”,出台“十大合作计划”。

  如今,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已成为中非以及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关系与合作的政策依归,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示范影响。

  “中国不会忘记老朋友,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这一原则绝不会因为中国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而变化。”习近平主席坚定承诺。

  这份承诺,正是永远与非洲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与主张。

  有非洲专家由衷感叹:“在历史上第一次,非洲有了一个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国际伙伴。非洲国家对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抱有很高期待。”

一个倡议:跨越万里,连接共同发展的梦想

  位于东南非的内陆国马拉维工业发展水平低,棉花大多以初级产品形式直接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中国投资的棉纺项目让这个国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今年3月,马拉维总统穆塔里卡在中非纺织有限公司项目奠基仪式上说,这一项目实现了全国人民的梦想,“感谢中国让我们梦想成真。”

  “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非洲不能缺席。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程中,非洲也不能落下。”铿锵的话语背后是中国与非洲兄弟携手发展、共同繁荣的坚定信念。

  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四抵非洲,一条横跨万里的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两个大陆古老灿烂的文明。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将中国倡议与非洲发展战略深度对接,连接起中非人民新时代的梦想。

  刚果河畔的布拉柴维尔,中刚非洲银行办公大楼是当地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这家由中刚双方合资组建的银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刚果共和国人民第一家自己的银行”。

  今年6月,乌干达坎帕拉-恩德培机场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成为乌干达首条国家高速公路。这条由中国企业承建、采用中国公路技术标准与规范的高速公路将原本2个多小时路程缩短至30-40分钟,被视为“中非友谊新地标”。

  ……

  在非洲,由中国创造的“第一”比比皆是。许多国家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乌干达政府发言人奥庞多表示,非洲正从全球化的旁观者成长为融入国际大市场的参与者。

  国际对非合作机制并不少,缘何中国的倡议得到非洲国家如此热烈响应?

  非洲媒体给出了答案:“在各种披着国际理念外衣的干涉行径充斥的今天,对非洲而言,中国的‘一带一路 ’倡议在重要性上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概念。”

  习近平主席7月访非期间,塞内加尔和卢旺达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毛里求斯也就尽快签署“一带一路”协议同中方达成共识。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方愿同非方把“一带一路”建设同落实非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更好地结合起来,为非洲的发展振兴开辟新的空间。

  立己达人、兼善天下。

  “中国的发展将给非洲带来更多机遇,非洲的发展也将为中国发展增添动力。”这是中国愿意同各国分享自身发展红利的必然逻辑。

一份认同:中国经验,为非洲带来思想启迪

  7月16日,坦桑尼亚滨海省基巴哈地区。来自中国和南部非洲六国的代表共同挥锹填土,为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奠基。

  这座以坦桑尼亚国父命名、由南部非洲六姊妹党联合建设的机构将致力于通过中非政党互鉴交流加强政党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成为新时期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的重要成果。

  同样在这个国家,执政党革命党和政府高级官员几乎人手一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因为深信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能为坦桑尼亚的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的发展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自身问题、探寻发展道路提供了“灵感源泉”。

  由于研究、学习“中国道路”,埃塞俄比亚、卢旺达、肯尼亚、乌干达、安哥拉等国经济发展好于其他非洲国家,英国《金融时报》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式繁荣”。

  远隔重洋的非洲大陆,从主要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到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迫切渴望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密码”,寻找有别于西方传统发展和治理模式的道路。

  2017年6月,在非盟总部举行的中非减贫发展高端对话会暨智库论坛期间,英法文版的《摆脱贫困》成为人们关注、讨论的焦点。

  这本收录了习近平主席20多年前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对当地减贫发展思考与实践的著作让非洲官员们深受触动。

  利比里亚民主变革联盟主席莫卢说,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策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首要位置,“这种发展模式非常值得非洲国家学习”。

  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始终尊重非洲国家自主意愿和实际需求,坚持平等协商,不搞强买强卖、模式输出,不附带政治先决条件——这是鲜明的中国主张。

  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说,中国从来没有殖民过非洲、从来没有掠夺过非洲,一直平等对待非洲中小国家。“中国历史上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今天继续帮助我们的发展。中国才是非洲的真诚伙伴和朋友。”

  塞内加尔《太阳报》中非关系专家迪乌夫认为,在非洲,“中国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我们要做什么,而是通过平等协商进行合作”,中国和非洲的合作关系本质是“合作共赢”。

一个未来:龙狮共舞,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发展好了,非洲发展会更顺;非洲发展顺了,中国发展会更好。”

  5年前,南非德班,习近平主席一语点明中非关系的真谛。

  一场场会谈,一次次演讲,一项项协议……5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与非洲各国领导人的频密互动中,践行中国主张,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紧紧相连,向世界昭示了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长远视角。

  这是弘扬传统友好、继续合作发展的共同心声——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上,非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相同的历史遭遇,相似的发展任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把中国与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国同广大非洲国家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中国将自身发展同非洲发展紧密相连,让中国发展惠及非洲,帮助非洲发展更快、人民生活更好,欢迎非洲继续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尼日利亚《权威报》刊发评论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非中始终是风雨同舟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肝胆相照的好兄弟。

  这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担当——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作为发展道路上的真诚伙伴,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中非理应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行先试的样板。

  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致力于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战略引领,凝聚双方共识,协调行动步伐,为中非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肯尼亚朱比利党总书记图朱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求同存异与共同发展,中国多年来坚定支持非洲发展,与非洲国家进行互惠合作,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在中非领导人共同引领下,中非战略沟通协作持续加强,相互理解支持愈发坚定,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不断深入……新时代中非关系内涵不断丰富,动力更加强劲——

  “非洲正如奔跑的雄狮。我们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日益走向一体化的非洲。”

  “中国不仅是非洲谋求自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贡献者,也是国际对非合作引领者。”

  “中方愿支持非洲致力于联合自强和发展振兴,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携手推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历经半个多世纪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如今的中非关系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和成熟期,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

  北京的街头,装饰有中非合作论坛标识的景观鲜花绚烂开放,“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促发展、共创繁荣”的峰会标语迎风飘扬。这座千年古都,已做好准备,张开双臂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白洁、郑明达、温馨、涂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