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塑形到塑魂:第五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纪实

2018-08-21 03:08:03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爱国从军梦想从这里放飞

  ——第五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纪实

  建军节组织升国旗仪式

  7月31日至8月11日,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12名青年学子齐聚位于古城西安的空军工程大学,参加由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主办,空军首次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

  这个夏天,对参训学生来说,最亮丽的色彩莫过于那一抹空军蓝。12天时间,经过理论学习、实地见学、实装体验、军事训练等活动,青年学子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在这里,他们经受了拔节成长的青春历练,也放飞了携笔从戎的军营梦想。

  ——编者

  第五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主题为“我爱祖国的蓝天”,参训规模和人数创历史之最。参训学生是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层层选拔的优秀代表,全部是本地域已修完军事课的普通高校二年级学生和已接受过军事训练的高中二年级学生。

  承办此次训练营的空军工程大学是空军地面军官成长的摇篮,在这里,青年学生体验了生命中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走进空军部队、第一次学唱《空军进行曲》、第一次与先进战机零距离接触……无数个难忘的第一次,既是一段烈火熔炉的军营生活,也是一次拔节成长的青春历练。

  触摸光辉历程,从陌生走向亲切

  训练营期间,空军组织以习近平强军思想、我国国防安全、空军历史、空军武器装备等为重点的军事理论教学;赴西安飞行学院等多家驻陕空军部队开展实装体验和实地见学;组织学唱军营歌曲,观看军事题材影视片,举办军营联欢晚会和军事趣味体育运动会等军营文化体育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地见学,学生对军队和国防的理解从模糊到清晰,对军营的印象从陌生走向亲切。

  在训练营组织的空军知识系列专题讲座中,试飞英雄黄炳新在台上讲,河南师范大学学生王平凡默默在本子上写“正”字。黄老师讲了不到5句话,现场就自发响起2次掌声,王平凡想知道这堂课究竟会有多少次掌声。一堂课下来,她共写下5个“正”字,再加3画,总共28次。无疑,这是她听过的最精彩一课。从那天起,她觉得神秘的试飞员不再“神秘”,而是如此可亲。

  王平凡其实不平凡,她是大学国旗护卫队成员,凭借过硬军事素养,如愿进入此次训练营。

  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王平凡参观了著名军事外交家伍修权的住所。就在前一天观看的纪录片《中国空军秘史》中,她才了解这位“老空军人”。他的房间如此简朴,如此狭小,让王平凡不禁感佩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

  学唱《我爱祖国的蓝天》,观看电影《建军大业》和《歼十出击》……穿越历史硝烟,回顾人民空军从孕育诞生到筑梦蓝天、从锻炼成长到迅速壮大、从阔步前进到奋力腾飞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的空军故事成为训练营中青年学生最好的营养剂。

  人民空军建设发展史、空降兵介绍及装备展示体验、防空反导武器装备讲座,每堂课都由相关专家主讲。通过学习,青年学生有太多“没想到”:没想到黄继光生前部队是英雄的空降兵军,没想到空军有这么多高技术兵种。由此,青年学生逐渐认识空军、懂得空军、爱上空军。

  虽然学的是空乘专业,但来自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的大学生王文晴仍对空军感到陌生。听完空降兵历史知识讲座,她反复说的一句话是“空降兵真的很无畏”。“虽然大学也有国防课程,但一百次国防教育都不如一次这样的亲身实践来得深刻。”王文晴告诉笔者。

  从理论的了解到现实的触摸,拉近的是情感的距离。

  朝阳东升,碧空如洗。身着帅气飞行服的轰炸机飞行员邱镕格外精神,站在空旷的停机坪上与学生交流,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

  除了近距离接触飞行员、战机,训练营还组织学生赴地空导弹兵部队现地参观。“备战打仗,我们在行动”——营区大屏幕上的这句话,让参训的西安市滨河中学学生张可钦激动好久,听说要来一线地空导弹部队参观,她早早作足功课,在网上搜索大量地空导弹兵历史资料,深深被这支创造过多项世界防空史“第一”的英雄兵种所折服。

  一等战备警报骤然响起,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兵某营官兵如离弦之箭奔向各自战位。启动油机、系统开机、导弹上架、参数检查……从准备到进入作战状态,张可钦偷偷看了一下手表,用时刚好5分钟。

  严格军事训练,从“塑形”走向“塑魂”

  备战识图用图军事技能考核

  训练营期间,空军组织参训学生进行模拟飞行体验,开展以轻武器射击、捕俘拳、行军拉练、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管控、核生化防护、战场医疗救护等为重点的军事技能训练。

  徒步行军,背上水壶挎包,青年学生在西安古城墙上拉练,黑黑的脸庞显示着他们的变化。训练伊始,每个军事课目都不易,但正因为难,在打倒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后,他们才能自豪地说:“我们也是一个‘兵’了!”

  无线电测向比赛现场,“出发”口令刚下达,各组的第一名队员迅速开机,边测边向前方的电台跑去,前方的电台以不同频率、不同呼号连续发信……

  不熟悉情况的,还以为这是一群老兵。其实,他们都是才培训几天的大中学校学生。对于高中生胡厚晨来说,无线电测向的摩尔斯密码犹如“天书”,因为理论不够扎实,刚开始测向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无头苍蝇”在校园里乱窜。

  经历破茧的痛苦后,更多的是心潮澎湃。在航空兵某师,当多机编队演示飞行时,参训学生情不自禁地纷纷向战机挥手呐喊。

  作为空军3所飞行院校之一,西安飞行学院之行让全体学生期待已久,因为在那里将体验刺激的模拟飞行,这无疑是训练营走进空军部队的重头戏。

  在空军工程大学机务大队参观、体验航空武器装备

  出发前一晚,来自黑龙江黑河学院的退伍大学生士兵李桂平翻来覆去直到凌晨才睡着。李桂平实弹射击成绩良好,捕俘拳拿了冠军。即便这样,当他手握拉杆,升空飞行,几个筋斗下来,还是头晕不止,走下驾驶舱,差点从模拟起落架上掉下来。“飞行员英武帅气,但背后的确吃了很多苦,他们才是真正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李桂平感慨颇多。

  旭日东升,晨光熹微,清脆的哨音叫醒训练营学生的耳朵。迅速整理内务,洗漱集合站队,口号声越来越响亮,他们开始悄然蜕变。

  据枪瞄准击发,曾经散漫的男孩变得雷厉风行;平时连鞭炮都不敢放的女生也不让须眉。作为训练营的班长,空军工程大学学员郝治纲每天都在感叹学生的变化。刚入营时,郝治纲给班里的学生打60分。送别那天,他在最后一次集合时笑盈盈地说:“今天,班长给你们打90分!”

  第一次碰枪,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梁晗格日以为自己会很紧张。但真正拿着95式步枪,他想的全是“下一步动作”。从训练场返回,高唱《打靶归来》时,梁晗格日感受到真切的幸福感。

  看得见的是变化,看不见的是成长。歌咏比赛那天晚上,全国32支代表队同台竞技,来自陕西省音协的评委被合唱队的表现震惊了。他们没想到,一支16人的小合唱队,排练不到8天,居然能把军歌唱得如此气势如虹。

  上海代表队最终拔得头筹。复旦附中的陈思哲告诉笔者,唱起《我爱祖国的蓝天》和《当那一天来临》时,他的心仿佛就要飞出来,那一刻,他觉得军歌很美。

  和军人一起训练,一起生活,军人的自信和豪迈让青年学生无时无刻不受感染,团结奋进的精神也让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军营。

  短短12天的军事训练,让稚嫩的脸庞开始有了“兵味”和“虎气”。参观见学,既闻到了一线部队的 “硝烟”,也塑造了爱国爱军的“忠魂”。

  展望强军征程,从训练营走进军营

  电磁频谱管控比赛

  “这次训练营是有史以来活动最丰富的一次,几天时间,先后参观航空兵、雷达兵、地空导弹兵等多个兵种,这是以前没有过的。”组织过多次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的教育部工作人员高军感叹道。

  长途机动、野外装备架设、雷达抢报空情……为让青年学生对雷达兵有更深入了解,驻守在关中腹地的空军雷达某旅下足功夫。虽然酷暑难耐,该旅开展极限机动训练,通过视听体验、展板展示、装备体验,把最炫最有血性的雷达兵展现给学生。“从高山到海岛,从戈壁到草原,原来处处都有空军雷达兵的身影。”站在装备前,青年学生感慨不已。

  都说雷达兵是祖国的“千里眼”。而当近距离接触新型雷达装备,南昌市第一中学的魏彬青吃惊的是几个方舱能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从小就想当兵的魏彬青参训之前,曾在陆军步兵学院训练10天。训练期间,她从60名初训学生中脱颖而出。

  “我不仅要当兵,还要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人!”这不仅出于对空军的敬仰,还因一个温暖的细节。魏彬青每次外出参观都晕车,班长总会一直守护着她,让她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浓浓的战友情谊。和魏彬青一样,训练期间,有5名学生请假回到所在省份参加征兵体检。

  与飞行员陈晋深入交流后,高中生刘令泽的飞行渴望再次燃起。陈晋飞过1500小时轰炸机、1200小时直升机,是一名资深飞行员。刘令泽崇拜飞行员,从小就想当飞行员,但戴着厚厚近视眼镜的他,对此早已不抱希望。

  “想办法保护好视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你也有可能飞上蓝天。”陈晋的话,让刘令泽下定决心,好好努力,去圆自己一个飞行梦。

  走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西安古城墙徒步拉练,这些活动看似是参观,其实都是精心设计。军委国防动员部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兵马俑展现的是秦朝军事实力,西安古城墙是明朝军事设施,训练营想让青年学生明白,没有强大的国防,一切都无从谈起。热爱国防、参军报国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去年参加第四届训练营的学生中,就有很多主动携笔从戎、应征入伍。

  6716.9公里,是西藏阿里到哈尔滨的距离,也是西绕卓玛上大学的路程。她两次报名参军入伍,都因名额有限未能如愿。听说第五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将在空军工程大学开营,西绕卓玛第一时间报名。入营短短几天,卓玛实现许多梦寐以求的“第一次”——第一次实弹射击,第一次和班里的同学拿下内务卫生优胜班。如果能如愿穿上军装,卓玛说唐古拉山兵站是她最想扎根的地方。最高处海拔5231米——“军人,就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当祖国的轰炸机从身边滑过时,当部队英雄讲述忠诚的故事时,当地空导弹部队的警报声在耳边响起时,当你我成为铭记一生的“战友”时,学生们已经悄然爱上军营。

  爱空军,爱军队,爱祖国,是回荡在第五届全国军事训练营的最强音。(照片由任佐、陈卓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