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实战性越来越强,从“金头盔”比武看中国空军战力

2018-07-27 20:55:1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军报近日连续两天整版报道了中国空军“金头盔”比武进化史,公布了诸多细节。从2011年至今连续多年的“金头盔”比武折射出中国空战实力正逐年提高。

  2011年,首届“金头盔”比武举行,这也代表着空军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成功实践。“金头盔”,引入“自由空战”理念,抛弃按照脚本编排好的环境,把人员投入到真实的作战环境中进行对抗,在中国空军训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空军实战化训练进入了一条快速通道:“金头盔”比武考核的难度、强度、规模逐年递增。2011年,首届对抗空战考核引入“自由空战”,取消水平机动空战高度差;2015年,全面引入异型机对抗,破除小组赛只组织同型机对抗规则;2017年,考核全部为三代战机,规模、难度和实战化程度再创新高。增加四机近距空战考核,减少明语指挥,突出长机职能,取消部分战机外挂和干扰限制,最大程度缩小竞赛与实战的差距。考核标准从积分制到击落制到任务制都是为了更贴近实战化。

  面对这些非常专业的描述,空军专家傅前哨2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金头盔”最大特点是:对抗性越来越强,实战性越来越强,不断提升飞行员实战化能力。“这种提升是螺旋式上升,因为没有任何脚本,这次赢了下一次不一定能赢,需要飞行员不断演练,开发新战法,不断提升飞行员的技战术水平。而且从单个飞行员对抗到编队对抗,需要相互配合,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同时,规模逐年增加,奖项却并没有增加,这意味着“金头盔”的含金量越来越高。《环球时报》记者统计发现,2011年100余名歼击机飞行员参赛诞生了10名“金头盔”,获奖比率大概是10%,2017年近百名飞行员角逐出6名空战能手“金头盔”,获奖比率是6%,最低的时候仅有3%。

  即便获奖率越来越低,飞行员们却对参加比武趋之若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原飞行员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金头盔”的现实意义在于:“打基础,训骨干,提升整体能力。‘金头盔’对个体飞行员来讲,是一种荣誉,是基础训练成果的体现。而现代空战是联合作战、体系作战,需要夯实基础训练。”根据统计,获得 “金头盔”的黄金年龄在30岁至35岁之间,飞行小时在1000至1500小时之间。这些骨干力量在未来成为作战部队的主官后将会起到更大作用,打造精锐部队。而且空军每年都会要求新飞行员参与比武,曾要求新选手不少于50%。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几年内绝大部分飞行员将有机会参与这种实战化锻炼,这将全面提高我空军部队的空战对抗水平。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海军航空兵首次参加由空军举办的“金头盔”比赛,来自南海舰队航空兵某旅的3名飞行员代表海军参加空军“金头盔”比武。傅前哨认为,海军航空兵加入“金头盔”比赛,使得两大军种可以相互切磋、交流,对双方的战术水平都有提升。空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主战对象不同,训练方式也不同,相互交流有助于拓展思维,进一步提高空战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