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立起新时代我军营区营房建设新标杆

2018-07-15 13:24: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军委决策部署,积极适应新编成新战法新训法新装备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和实战化导向,集中探索新时代营区建设特点规律,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后勤保障部印发《全军军以下部队营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近日,记者就《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亮点等专访了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负责人。

记者:请介绍一下组织营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的主要考虑。

负责人:中央军委批准印发《全军军以下部队营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军遴选18个单位组织建设试点,核心是贯彻习主席“营房就要有营房的样子”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军委首长把实战化要求立起来、把备战重点保到位、把非军事功能去除掉等指示要求,聚焦强军目标,对表战斗力标准,重新审视和校准营区建设的方法理念,以基地化保障为目标,以标准化建设为手段,积极探索新时代营区建设特点规律,努力打造一批军事功能完备、规划部署集中、保障弹性适度、管理规范高效,适应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新型营区。

记者:怎么认识营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负责人: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军营区营房具有相当规模,为各个时期部队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调整优化,加之过去存在重平时轻战时、重生活轻战备的和平积弊,战建失调、布局分散、标准不一等矛盾问题日益凸显,与部队转型发展不相适应,与联战联训联保不相匹配,迫切需要在组织新一轮营区建设上重塑发展理念、重构布局体系、重立标准规范。建设大中型军事基地,是世界军事强国建设发展的总体趋势,世界军事强国持续加强军事基地的优化布局和配套建设,我军在基地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这次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改革,部队模块化合成化程度大幅提高,移防换防趋于常态,编成部署更趋稳定,既给军事设施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打造新时代营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窗口。适应部队作战样式、组训模式、保障方式不断发展变化,军事设施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建管模式、破解矛盾症结,切实提高营区营房综合保障质量效益。

记者:营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试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负责人:率先在军以下部队组织开展营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试点,重点围绕“全面提升战备保障能力、大力收缩住用保障摊子、着力拓展营区保障弹性、努力增强管理保障效能”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新时代营区建设的4个转变。一是在军事优先上下功夫,推动营区建设由保障住用向备战打仗转变。主要是基于战法训法加强建法体系设计,配套完备作战支撑、训练试验、勤务保障、办公住用、安全防护和军营文化等各类军事功能。二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推动营区建设由分散布置向集中部署转变。主要是适应我军战略前沿前推、战略布局调整和部队移防换防需要,搞好土地资源整合利用,聚力优化营区布局体系。三是在通用兼容上下功夫,推动营区建设由单一功能向综合集成转变。主要是统筹考虑部队类型、人员和装备发展变化,科学测算建设规模和保障容量,力争做到一个营区适应多型部队、一类营房满足多种需求、一栋库房匹配多代装备。四是在管理效能上下功夫,推动营区建设由简单粗放向精准高效转变。主要是以效能为核心、以精确为导向,不断更新理念、完善体系、优化机制、强化执行。

记者:未来的新营区建设有什么亮点?

负责人:试点营区建设要全面提升战备保障能力,聚焦实战化训练,搞好共同基础、军事体育、专业训练场等训练设施建设,具备条件的营区建设分队战术训练场;加强体系化防护,分级分类建好防护设施,增强重要目标防控抵御风险和抗打击生存能力;着眼野战化保障,积极推广可拆卸移动、灵活组合的装配式和集装箱式营房,预置战备物资器材和野战化工事;推开区域化统建,驻军相对集中、驻地社会依托条件较好的旅团部队集中建设家庭公寓,统筹解决好军官和士官住房保障问题;浓厚战斗化氛围,营造练兵备战、尚武习武的军营文化,走开简约、数字、开放式史馆建设路子。要大力收缩住用保障摊子,突出集约保障,尽可能做到一个旅团住用一个主营区或相对集中的片区,有条件的一个营区可保障多个旅团住用,逐步向多军兵种综合基地模式发展;突出聚散为整,通过建制整合、区域整合、跨区整合方式,把分布零散、要素不全、使用受限的空余房地产,整合置换成适宜整建制集中部署和战备训练建设的大块土地;突出调余补缺,通过调配使用储备和停偿收回房地产、调剂部署调整后空闲营区,最大限度保障新调整组建部队住用,严格控制新征土地,做到以结余补不足、以闲置补急需。要着力增强营区保障弹性,规划上预留接口,按功能分区预留发展用地,按设施设备类型留有扩容接口,合理配置固定营房和移动设施;功能上互通共用,整合归并公共保障设施和周边训练场地建设,相邻单位和毗邻营区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建设上弹性适度,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组合、装配化施工,空间灵活组合,样式按需扩展,营区通用性、兼容性和动态适应性明显增强,让“铁打的营盘”适应“动起来的部队”。要努力增强管理保障效能,坚持勤俭抓建,严禁大拆大建,在满足基本功能和实用耐用前提下,建设样式简洁实用,装饰装修简约适用,不搞“花园式”营区、“宾馆式”营房;坚持按标抓建,健全完善建设、管理、监督、评价标准体系,增强标准刚性管控,深化精准精细管理;坚持融合抓建,持续加强与央企国企战略合作,推广工程项目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标代理等建管模式,加快推进物业服务管理社会化,让“花钱买服务”形成常态。

记者:试点单位是如何遴选的,预期成果有哪些?

负责人:按照基本部署确定、保障需求紧迫、基地规模较大、建设条件具备的要求,结合落实“十三五”规划任务,从中遴选覆盖各军兵种、各类型部队的18个试点项目。按照“统筹推进、按级负责,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计划今年完成试点项目的建设方案审批并展开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拿出3项试点成果:一是形成一套建设理论,深化拓展“两化”建设的主旨要义、内涵外延和特点规律,建立起新时代营区建设的新模式;二是构建系列建设标准,加强差异化、精细化设计,重建重构各类型军以下部队营区建设管理标准体系;三是打造一批示范项目,覆盖诸军兵种、多类型部队,在各战略方向都建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营区。

记者:推进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有哪些具体举措?

负责人:开展营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试点,是军事设施建设向打仗聚焦、向备战用劲的大实践,是挖掘现有资源保障潜力、盘活配置利用战略资源的大契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朝着集成化、集约化和军事效能最大化迈进的大跨越。我们将以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和军委决策部署的政治站位,以开拓创新服务改革强军的责任担当,聚力为新时代军队建设发展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支撑。一是军委机关整体联动,搞好作战、训练、装备等建设需求顶层设计,出台《技术指南》指导试点任务单位科学论证营区建设方案,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现地调研和联合评审,确保任务目标落细落实。二是军种主责推进实施,结合试点任务单位实际和不同类型部队特点,抓紧启动项目建设实施,分类展开相关建设标准研究,探索优化建管机制,系统总结建设规律。三是科研机构技术支撑,军委直属院校和军兵种研究院全程参与,从勘察设计到标准研编跟进搞好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全力保障试点任务落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