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战斗机飞行员汤峥:从为演而练到为战而练

2018-06-13 18:04:27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战斗机飞行员汤峥,从为演而练到为战而练

    他一直在突破自我

    汤峥正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资料图片

    初夏时节,万木葱茏,华北某机场战机起降频繁,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训练紧张有序。一架架歼—10战机腾空而起,飞向碧蓝的天空……

    临近正午,随着第一批次战机着陆,记者终于见到了他——浓眉大眼,留着板寸发型,身姿笔挺。他是这个旅的飞行大队长、飞行教员汤峥。

    一个起落就含300多个动作,时刻面对残酷淘汰

    1981年,汤峥在重庆出生。和很多男孩子一样,汤峥从小喜欢军事,家里的军事杂志多得放不下。

    他对空军格外着迷,每当头顶有飞机飞过,他就会仰着头,想象自己有一天也能驾驶战斗机飞过脚下的山河壮丽。

    2000年,汤峥由高二升入高三,终于盼来空军招飞的日子。经过严苛的初检、复检和定检,汤峥如愿以偿考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现更名为空军航空大学),成为第四十二期学员。

    期待中,飞行员有着无限风光和豪气,真正走近,汤峥才意识到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时刻面对淘汰的残酷。他们的飞行生涯,一直在闯关。

    每天早上出操,300米、600米、900米,汤峥分别要在规定时间跑完;转悬梯、固滚轮,一直转到吐;文化课后,再跑上1万米。为了让操纵飞机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飞行学员的体能训练近乎疯狂。

    然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只是入门关。战斗机飞行员的工作技术含量极高,仅一个起落,就包含300多个动作。飞行员还需要掌握飞行原理、雷达、电抗、武器等多项专业知识。从入学那天起,他们就开始面对极残酷的淘汰:体能、文化课、定期体检,最后到飞行筛选,综合淘汰率超过六成。

    即便顺利毕业,到了飞行基地,考试与淘汰依然如影随形。从二代机改装三代机时,汤峥的航理教材就有一大摞,近1500页。一本108页的飞行员知识手册需要从头背到尾。每周考试,95分及格,不及格就要被淘汰。

    毕业后,汤峥几乎飞过当时所有国产机型。从歼教—5、歼教—6到歼—7,工作每调动一次,他就飞一种新机型。每飞一种新机型,就要背一摞新教材。当调到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时,汤峥暗喜,心想终于能一展身手了,然而,3年时间里,他一场表演都没飞过,自嘲是“板凳”队员,至今这仍是刻在他心中的遗憾。

    每个细节都是压力,严苛训练是最好的礼物

    飞的时间长了,经验多了,汤峥也由一名飞行学员成长为飞行教员,从八一飞行表演队调动到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

    在人们看来,完成一次飞行训练,就是滑行、起飞、空中动作、返回机场安全降落。但对飞行教员来说,每个细节都是压力。

    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在飞行技术上,必须具备空战、夜间空战、海上空战、机动转场、空中加油、低空超低空飞行、对敌突击、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8种能力。以前,汤峥专心练自身技术,只要自己飞得好,任务就算完成。如今当教员,自己做得好还远远不够,还要给学员讲清楚,弄明白,对学员负责。

    一次地面模拟机训练,汤峥要求带教的飞行员连续做20个盘旋动作。做完这20个动作,飞行员下了模拟机累得手都发抖。问他为什么不练得缓和一点,他摇摇头:“训练离战场越近,战时取胜的把握才越大。以前当学员的时候,自己对自己负责,觉得苦和累咬牙忍过去就好了。现在当了教员才明白,严苛的训练是教员给学员最好的礼物。每一次突破极限的训练,都是以后战场上杀敌制胜的一个砝码,保全生命的一丝希望。”汤峥说,现在正是歼—10战机列装关键期,这个过程中,既有年轻飞行员,也有老飞行员,甚至还有领导干部,他都一视同仁,有问题就当面指出。

    从为演而练到为战而练,汤峥知道仅仅飞行动作熟练还不行。一有时间,他就和战友们一起钻研战术,抓住一切机会和其他国家的飞行教员交流战术理念。“熟练的操作与最先进的战术理念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战斗力。”

    每年在家不超过一个月,妻子说只希望他起落平安

    严厉的教员,拼命的军人,铁打的汉子,这些都是汤峥的标签。然而,提及家庭,汤峥眼神却黯了下来。低下头,脸上满是遮掩不住的愧疚。

    和媳妇蔡文娟结婚时,汤峥驻地在天津,媳妇在北京;后来,汤峥又换了两个单位,驻地还是在天津,媳妇还是在北京。2017年,汤峥因为工作需要调动到河北,媳妇依然在北京。

    别人家的灯坏了,有人给修好。东西重了,有人帮忙提。下水道堵了,有人给疏通。遇到不顺心了,有人能倾诉。可结婚这么多年,蔡文娟里里外外都是一个人扛。

    后来,他们有了宝贝女儿,汤峥的牵挂和愧疚又多了一分。今年,女儿马上就要9岁了。9年间,汤峥每年在家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平均每个月回家一次,几乎错过了女儿成长的全部重要时刻。

    几天前,女儿还大哭了一场,本来说好上周末回家领女儿去游泳,她盼了好长时间,结果周末临时有飞行任务没能回去,孩子眼泪哗哗往下掉,哄了好久都没哄好。“还好现在能手机视频,每天还能见见媳妇,见见女儿。”

    小时候,女儿对“爸爸”这个词完全没有概念,听见别的小朋友叫爸爸,自己也跟着别人叫爸爸。每年春节,万家灯火,合家团聚,他家的餐桌上却总少一个人。女儿看着人家的爸爸牵着孩子的手走在路上,总说很羡慕。有人问蔡文娟,嫁给汤峥后悔不?她摇摇头:“结婚前就有这个思想准备,2015年,看到他驾驶的战鹰飞过‘九三阅兵’观礼台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军人是个神圣的职业,万家灯火,总得有人守护。我只希望他起落平安。”(苏银成 伊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