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老崔”的15公里巡线路

2018-06-11 23:17:11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清晨8点半,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四级军士长崔艳峰,开始了一天的巡线工作。

    这是一条连接主库区和储存区之间的输油管道,绵延15公里,途经村舍、田野。通过这条管道,源源不断的油料被运抵大山深处的一个个油罐。

    有管线的地方,就要有人巡守。崔艳峰这一守,就是六年。

    时光回溯到2012年。当时输油管道准备开始铺设,由于线路途经多地、地质复杂,前期协调筹备工作异常繁重。

    那时,管道沿线周边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崔艳峰和巡线组战友每天只能徒步勘察施工地点;遇到村镇,还要与村民协商建设事宜。

    他们每天一大早出发,路上啃几口干粮充饥,巡完15公里路程,正好能赶上在储存区吃晚饭。

    “我的‘铁脚板’和‘铁齿铜牙’,都是在那个时候练就的。”崔艳峰笑呵呵地说。

    按照施工方案,管线需要途经一部分农田,附近村子的乡亲们听说这个消息,刚开始都不情愿。

    经常在村子周边勘察,崔艳峰与乡亲们渐渐熟络。连续多日,他每天到老村长田景城家中“拉家常”,力所能及地帮忙干些农活。

    一来二去,田景城渐渐想通了:国防建设是天大的事,耽误不得!他主动出面说服乡亲们,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建设。

    后来,崔艳峰将一些村民介绍到施工项目部工作,既参与国防工程建设,又增加了家庭收入,乡亲们说:“我们的国防意识,都是老崔给立起来的。”

    一条巡线路,串起浓浓鱼水情,“老崔”的故事也一传十、十传百。

    输油管线沿途的万溶江岸边,坐落着一个苗族村寨。宁静的山寨旁,有一块绿油油的菜地,菜地主人贾阿妈将其称为“爱民田”。

    有一年夏天,一场暴雨过后,年逾七旬的贾阿妈像往常一样,头顶一箩筐刚采摘的青菜涉水渡河。谁知,暴涨的河水几乎没过了大腿根儿,水流湍急,她无法站立。

    危急关头,巡线路过的崔艳峰“扑通”一声跳进河中,将贾阿妈安全扶上岸。

    后来,听说管道铺设要经过自家菜地,贾阿妈主动找到部队:“要不是解放军,我的命都没了。为了国防大事业,我这块菜地算个啥!”

    如今,每当崔艳峰巡线路过村寨,正在田间劳作的苗寨乡亲们,都会摘一把蔬菜塞到他手里。

    崔艳峰也不见外,因为这位村民口中的“老崔”,早已把管道沿线一带的乡亲们当成自己的家人。

    长年守护一条管道,崔艳峰越走心越定:“虽然白头发多了、身板没有过去强壮了,但尽职尽责的使命意识一刻不能淡忘,肩头的责任始终是沉甸甸的。”(林铎、姚述福、黄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