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天山“森林卫士”的苦与乐

2018-06-11 23:16:01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伊马木·肉孜生于新疆天山脚下。

    小时候,爷爷总对他说:“野生动物很顽皮,经常造访乡亲们的农田。”长大后,他不明白,为啥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爷爷嘴里说的这些“天山精灵”?

    后来,伊马木成了一名保护天山生态环境的“森林卫士”——

    2016年9月,读大学的他通过层层选拔,来到武警新疆森林总队伊犁支队服役。

    伊马木说,我期待有一天,盗猎者能够绝迹,让天山成为安宁祥和的美丽家园。

    特殊“勋章”

    初夏傍晚,伊马木和战友在西天山巡护,接到当地牧民报信:不远处库尔德宁的山坳里,搭起了一个帐篷。

    “是盗猎者!”班长张刊脱口而出,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官兵们立即通过电台向上级汇报,并与赶来支援的森林公安民警联合行动,对盗猎者可能逃跑的路线进行封控。

    1小时后,大家小心翼翼接近那顶帐篷,早有警觉的盗猎分子,已经没了踪影。帐篷内,伊马木和战友们搜出大量捕兽夹、钢丝绳套等盗猎工具,以及10余只北山羊角。

    北山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高原裸岩和山腰碎石嶙峋地带。因据说羊角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黑市上一只北山羊能卖数千元,巨大的利润让盗猎者不惜铤而走险。

    有段时间,盗猎人数增多,天山里的野生动物数量锐减,有的盗猎者甚至放火烧山,然后在外围“守株待兔”。

    “逃出来的动物被他们捕杀,逃不出来的被活活烧死。山林里的惨叫声,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头皮发麻……”伊马木一脸愤怒。

    在野外执行反盗猎任务,伊马木和战友们时常会经受各种考验。

    去年隆冬的一个深夜,伊马木在望远镜中看到了远处闪烁的灯光,他立即报告上级,并与赶来支援的战友将盗猎者一举擒获。

    当战友驾车追击逃窜的另一名盗猎者时,伊马木冒着-30℃的严寒,坚守1个多小时,看守被控制住的盗猎者,他的左耳因此被冻伤了。

    冻伤的耳朵,如今成为这个维吾尔族战士引以为傲的“勋章”。

    战友情浓

    深夜,结束了一天的巡逻,官兵们在红柳河边宿营。大家一边整理装备,一边生起火堆准备晚饭。

    巡逻队一行10多人,仅携带一口饭锅,只能分批次吃饭。

    面熟了,伊马木刚要动筷子,他注意到一直躲在角落的中士王鹏,便立即将自己的一碗面递给王鹏:“班长,巡逻路上你把干粮都分给我们吃了,这会儿肯定饿坏了!”

    熊熊燃烧的篝火旁,战友们端着面,你让我我让你,尽管天气严寒,每个人的心里都热乎乎的。

    “一次,我和战友一起围捕一个盗猎团伙,盗猎者配有小口径步枪。”休息间隙,已在这片山林巡护多年的王鹏说。

    当时,他和几名战友一直追到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终于将盗猎者擒获。后来他们发现,没收的枪支里,子弹已经上膛了,“不知枪口要对准野生动物,还是要对准我们”。

    不害怕吗?

    这位面庞黝黑的中年汉子摇摇头——“这种情况,当时根本就没怕过,大家都是不假思索直接上!后来想起来,可能有点怕……”说完,他咧嘴笑了笑。

    说起战友情,伊马木讲起一次难忘的经历。

    前年冬天,巡山途中,巡逻车辆陷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导致油箱进水。等将车从河水中推出来时,大家手脚都已冻得麻木了。

    天色已晚,驾驶员左海军立即着手修车。“天气太冷,普通的扳手都握不住,需要战友帮忙将自己手指按下去。”最终,在大家协力帮助下,汽车故障被排除了。

    左海军点了一堆篝火准备取暖。没想,修车时溅在他身上的油渍突然遇上火星,“砰”的一声被点燃了,火苗顺着裤腿直往上蹿。

    伊马木急中生智,赶紧脱下自己的棉衣,用水浸湿后裹在左海军身上。

    “如果火再不灭,就只能一脚把你踹回河里去。”虚惊一场后,战友们开起了玩笑……许久,大家都没说话,只是紧紧握住彼此的双手,体会着战友间珍贵的情谊。

    无悔坚守

    常年巡护山林,不少官兵患有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张刊的家人,多年来一直保留着一张X光片。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日益加重,他的脊柱都变形了。

    伊马木知道,班长有一段时间经常腰疼,巡山时候疼得实在受不住,他就用安全绳使劲勒住自己的腰。

    这么苦,为啥他们都愿坚守在这里?

    “只要融入这支队伍,就会找到一种家的感觉。”张刊说,进山了,官兵们就会拧成一股绳,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给了队友。

    巡逻时,官兵们喜欢放声高唱嘹亮的少数民族歌曲。

    “更何况,到了山里,每次看到雪豹在身边奔跑、金雕在蓝天翱翔,我们就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张刊说。

    有对美丽家园深沉的爱,才有无怨无悔的付出。

    天天在野外巡逻,想念家里人咋办?

    “还没结婚呢,跟野生动物打交道有点多,跟女孩子打交道比较少了!”伊马木笑着说,“支队官兵普遍结婚都比较晚,就算成了家,也没有多少时间能照顾家人。”

    张刊话不多,但聊起有关家庭的话题,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家里人挺支持他工作,妻子觉得,守护天山的工作很有意义,从来没有一句抱怨。

    “每次进山,母亲都特别担心,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伊马木说,他和战友们每次进山巡逻归来后,都会给家人打个电话报平安,“道一声平安,是对家人支持的最大回报。”

    近年来,随着电子监测、管控技术的应用,天山林区巡逻效率大为提升。尽管如此,官兵们并没有觉得肩上的担子有所减轻。

    “科技手段再发达,人的作用永远是第一的。守护美丽家园,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汗水和努力。作为‘森林卫士’,坚守奉献的精神永远不能丢,那是人对自然的热爱敬畏,更是对美好生态的向往追求。”伊马木说。(程雪力、陈维奇、江志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