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陆军首次战役参谋比武:“绝非拼个胜负那么简单”

2018-06-08 20:35:49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本报记者现场直击陆军首次战役参谋比武——“绝非拼个胜负那么简单”

    凌晨时分,大龙山下,夜雨袭来。野战帐篷里,陆军首次战役参谋比武的参赛人员都在酣眠。

    4时30分,4班帐篷突然亮起了灯,10名来自第73集团军机关的参谋人员迅速起床着装,开始比武准备。刚刚接到命令的班长、作训处副处长安文源做简短动员:“接下来将有11个课目的角逐,组织形式、考核内容等都与以往不同,每个课目都是一场硬仗!”

    热身运动、点验装具……5时50分,第一波参赛选手、来自第73集团军和西藏军区机关的参谋人员共20人,站到了3公里武装越野跑出发点。

    此刻,雨越下越大,道路变得泥泞湿滑,但参赛队员们斗志昂扬。一声枪响,他们如离弦之箭冲出去,比武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陆军领导机构成立以来举行的首次战役参谋比武竞赛。全新的组织形式、全新的内容设置、全新的裁评方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承办此次比武的陆军指挥学院领导评价:此次比武“绝非拼个胜负那么简单”,它标志着陆军抓练兵备战理念的更新、实战化训考模式的转变。从战役机关参谋训练这一重要抓手抓起,陆军训练转型正从这里艰难破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连贯考:60小时内“打”了11仗

    起伏山路、泥泞小道……安文源和队员们穿戴着战斗装具,一路狂奔。过烂泥路段时,队员们一脚下去,泥粘鞋底,甩也甩不掉。他们咬紧牙关,一步一滑冲到终点。

    “比武人员由各单位推荐一半,电脑随机抽点一半。”安文源说,参加此次比武,是自己军旅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

    3公里武装越野跑刚结束,参赛队员们就被带上了射击考场:3分钟内完成5发子弹精度射击。大家争分夺秒,迅速据枪瞄准。记者注意到,有3名队员未开一枪就缩回了手,短暂调整后再次瞄准、击发。

    “3公里拼得太狠,双臂一直在抖,影响瞄准。”射击完毕,10号靶台的一名队员解释说。

    过去比武也搞连贯作业,但为了安全起见,很少会把实弹射击这种危险课目拿来和别的课目组合。而这一次,刚走出射击靶场,通信装备操作考核又在等着参赛队员们。

    竞赛课目接二连三,难度强度越来越大。13时15分,简单的快餐午饭后,又展开了基本理论、遥感影像判读、融合生成态势图等7个参谋业务技能课目竞赛。除晚餐时间外,各课目考核间隔最长不超过20分钟。

    “当面之敌为××,其下辖……”考生们刚经过1个半小时的作战计算,又投入到了计算机标图竞赛。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计算机标图没有纸质版想定,而是像英语听力考试一样,听着录音即时标图,大大增加了考核难度。

    这一天,10个单人课目比赛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半,然而并没有太多的休整时间:等待他们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34小时昼夜连贯实施的指挥作业。

    次日8时,经过2个小时赛前准备,指挥作业竞赛正式开始。21个参赛单位被编成21个班,每班10人,在指定的21个帐篷内完成作业:分析判断情况、提出决心建议、拟制战役命令……各班时而集体研究,时而分工合作,帐篷内一片紧张忙碌。

    “没资料、没模板,全凭一个脑袋,在34个小时内要完成13项内容,强度难度可想而知。”12班班长、西藏军区训练处副处长王端直言不讳地说,“指挥作业既考协作意识,也是对体能、智能、技能和心理的综合检验。”

    第3天18时,经过60个小时的连贯作业,11个课目竞赛全部结束。走下考场,南疆军区卫生处助理员汪德宇双眼布满了血丝:“这次比武竞赛全程战斗着装、全程野营食宿、全程封闭管理、全程连贯实施,入伍以来参加如此高强度高难度的考核还是头一回。”

    练实战:从“计算题”到“应用题”

    比武结果,能马上出成绩的,赛后就直接投射在大型显示屏上;不能马上出成绩的,也会以最快的时间评判出结果。

    看到自己作战计算的成绩,第82集团军火力处处长王军有些懊恼。

    王军多次参加各级比武竞赛,3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对于作战计算这个课目一向信心满满。在集团军备战训练时,他还登台授艺,而这次却在该课目比武上吃了亏,无缘优秀。

    老将为何失手?过去考作战计算,试卷最多5页纸,考题像数学题一样一道一道的,套上公式直接加减乘除即可。这次比武试卷15页纸,所有计算内容都隐藏在作战背景中,就算记得住公式不会分析也没法做题,难度大大增加,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从“5”到“15”,变化的不仅是数量,更是一种思维理念。该课目的命题组成员、陆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本胜说:“过去,作战计算是简单的计算题,重在考察‘算’的技能。如今把题目融入作战背景、带入实战,重在考察智能和分析应用,真正体现了‘算为用’,更贴合实战。”

    若不是亲眼所见,记者也不相信,这次比武的很多课目都像作战计算一样,颠覆了传统的考核比武思维,变单纯“计算题”为复杂“应用题”,让考生吃尽了苦头。

    “经长时间侦察发现,3号高地无车辆人员进出……”融合生成态势图竞赛开始不久,参谋刘福勇接到一组情报信息,他未急于作答,而是立即调出初始情报,从满满几屏幕文字中挑出一条信息:“3号高地有电磁信号,周围筑有坚固工事并复杂伪装……”

    刘福勇判定,这是个假目标,便迅速标绘了该高地的态势情况。

    刘福勇来自东部战区陆军战勤计划处,在多级训练部门任参谋长达11年。他告诉记者,过去演习演练也讲态势融合,但通常由情报、作战等多个席位共同完成;如今,变成了一个人作业,对参谋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了,若平常训练不够很难独立完成。

    尺子量、圆规比、笔头算……这是图上量算作业留给人的传统印象。此次比武现场让人耳目一新——没有纸质地图、没有尺子和量角器,包括那些传统的作业“神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内容全在电脑上完成。除测量距离、面积、高差等常规内容外,此次还增加了系统查询分析等作战实用内容。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参谋业务技能命题组组长王宁教授坦言,这次比武竞赛在内容设置上花了不少心思,按照打仗要求,聚焦实战实用,既考个人素质,又考团队协作意识、联合作战意识和战斗精神,“战”味更浓、“野”味更足。

    零作弊:巡察考场有“第三双眼睛”

    这次比武现场,记者发现一个现象:胸前挂着“纪检监察”牌的工作人员几乎随处可见。

    为确保比得公平公正、赛出真才实学,陆军参谋部作战局领导告诉记者:“比武之前,陆军党委安排纪委深度介入比武,实行‘伴随式’保驾护航,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此言不虚。天刚蒙蒙亮,10多名纪检监察员站在了3公里武装越野跑候考区。记者看到:参赛队员刚进入,陆军纪委纪检局干事何煊和2名纪检监察员,就逐一核实考生身份信息,点验携带装具,并抽查水壶,现场过称。

    查得严格,才能考得公平。目送最后一批选手冲出起跑线,何煊介绍说,考核路线确定后,纪检监察人员利用激光、行车等多种手段,先后5次测量距离,最后取平均值以缩小误差。

    在3公里武装越野跑终点,纪检监察员紧紧盯着统计成绩的记录员,防止出现一丝纰漏。考核采用“马拉松”比赛的计时方式,系统统计为枪响时间和静跑时间。一次,纪检监察员陈惠岗干事突然发问:“这是静跑成绩,还是枪响成绩?”记录员大吃一惊,这才发觉刚才誊抄的几名考生成绩是枪响时间,虽然枪响时间和静跑时间仅差两三秒,可牵涉到比武的公平公正,记录员立即作出更正。

    采访中,无论是考官还是考生都向记者谈到,此次比武之所以能实现“零作弊”,背后离不开第三方监察制度的强力支撑。每套试卷印刷、运送和分发,及收卷、阅卷、排名,纪检监察人员全程跟踪;每场考核前,纪检监察组都提前对考场、系统和考生考官信息进行检查复核;射击考核区,考官、考生和纪检监察三方人员必须一同前出检靶……

    提起执纪之严,命题组专家、陆军步兵学院教授朱淑清对这一段经历“刻骨铭心”。他在命题组报到后当天就被没收了手机,吃住行都在一栋楼,一楼设有警戒绳和岗哨,整栋楼只有岗哨处配置了1部公用录音电话。朱淑清感叹地说:“就像地方的高考命题一样,我们被全程封闭,足足‘关’了10天,直到课目考完才得以‘解放’。”

    “纪检监察有教育、有引导,有人防、有技防,确保执纪不留死角。”南疆军区作训处处长象树新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纪检监察独立于陆军指导组、裁判组、保障组、参赛队等单位之外,既能对考生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防范和纠正,又可对活动组织和裁决人员进行监督,有效实现了对监察对象的“一碗水端平”,让大家“口服心也服”。(钱晓虎、李大勇、吴科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