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连线高原,这是一次远隔千里的"特殊团聚"

2018-05-20 21:44:16 信息来源: 中国军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连线现场,官兵通过视频热情互动。

    连线高原:想你时你在眼前

    去年10月,新疆军区某团赴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驻训。年底,大部队返营,从全团10余个基层单位抽调60名官兵组建“临时装甲连”,担负高原生存数据采集、装备实弹射击等任务。

    半年来,60名官兵坚守在高原执行任务。

    今年元宵节后,全团大部分官兵又开赴天山腹地的戈壁驻训。

    山河万里远,肩上责任重。尽管全团官兵分驻多地,训练时间紧、强度高,但他们心中的目标是一致的:练兵备战,卫我边防。

    前不久,团领导决定组织正在戈壁驻训的官兵,与驻守高原的60名战友进行一次视频连线活动,交流训练成果,分享彼此的故事。

    好事多磨,视频连线如期进行

    连线的日子定在4月20日。

    “这场大风来得真不是时候!”4月19日,戈壁滩上突然刮起七八级大风。

    作为视频连线的组织者,团政治处副主任王磊坐不住了。他在帐篷内来回踱步,神情焦急地盯着漫天黄沙……

    早在一周前,他就为60名在高原驻训的官兵,协调了兄弟单位一处会议场地,只待按时与大部队连线。

    为了顺利连线,确保信号畅通、画面清晰,那天下午,王磊还将团里野战宣传车开上戈壁驻训场,试通了线。在距戈壁驻训点不远的另外两个任务点,他们设置了分会场。

    4月20日,到了原计划视频连线的日子。一大早,王磊便和团参谋长周志刚赶往连线场地查看。气温骤降,他们又重新裹上了大衣。

    “这风越刮越紧,要不择日再搞?”上士王根来捂着头顶的迷彩帽说。

    为了这次连线,60名驻训官兵早就录制好一段视频,不少人还精心准备了发言稿……

    “这个点儿,山上的战友应该正在赶往兄弟单位会场的路上。”王磊和周志刚商量后决定:把连线会场转移到帐篷里!

    好事多磨。官兵们闻令而动,快速在指挥帐篷里,架设起连线设备……

    戈壁滩上,官兵们入场完毕;高原上,60名驻训官兵在镜头前整齐列队。

    禹建帅在高原驻训点进行心肺复苏示范。

    镜头定格一张笑脸,空气仿佛凝固了

    再次见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官兵们脸上写满兴奋……视频连线在问候中开始。

    屏幕上,播出了60名驻训官兵录制的视频。帐篷内,官兵们一阵阵鼓掌叫好。

    随后,镜头定格在保障处协理员李晓明手中的一张照片上。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了——照片中,烈士徐虎笑脸灿烂。

    那是2016年9月,时任坦克九连指导员的李晓明,率队在高原执行演训任务。头天傍晚,部队刚抵达海拔5100多米的演习地域,上等兵徐虎主动请缨连夜执勤;次日清晨,他因突发高原急性肺水肿,倒在了哨位上……

    救人!李晓明赶忙派车,将徐虎送往距离驻训点最近的三十里营房医疗站救治。然而,一路颠簸,未赶到医疗站,年仅19岁的徐虎永远闭上了眼睛。

    “是我没照顾好战友,对不起徐虎的父母。”怀着愧疚和遗憾,2年来,李晓明始终将这张珍贵的照片带在身上。

    “目睹了战友牺牲,更加懂得边防军人的担当。”这次驻训,李晓明完全可以随大部队下山,但他坚持留守:“我熟悉高原情况,我必须留下来!”

    战友们没有阻拦李晓明,大家明白,他是要替战友徐虎站没有站完的岗。

    视频画面一转,卫生队护理班长禹建帅给大家演示高原急症的救治方法。

    为保证驻训官兵身体健康,半年来,禹建帅坚持每周为官兵采集健康数据,每晚检查帐篷宿舍的氧气供给情况……

    “我们身体棒棒哒!”官兵们异口同声,视频中传来朗朗笑声。

    随后,视频中出现了各型装备实弹射击的镜头,看着炮弹精准命中目标,官兵们鼓掌叫好。

    高原气压低,炮弹弹道范围难以掌控,海拔高度也超出装备火控计算机计算范围。为了完成数据采集任务,4名战士抬着上百公斤的钢板靶标,一天要走两三公里。

    为了明天打胜仗,今天必须付出血和汗。180多天驻训的苦与累,让60名官兵终身难忘。

    不久前,在上级组织的新装备试射考核中,官兵们齐心协力取得“首发命中”佳绩,并获取了高原条件下装备操作的翔实数据。

    为了说句心里话,官兵争抢话筒。

    半年驻训,60名战友亲如兄弟

    “‘高原火锅’别有滋味!”60名官兵坐在大锅前吃“火锅”的情景,颇为壮观。炊事班长、下士张松松说:“高原驻训,后勤保障我说了算!”

    冬季高原,鲜菜难觅,为了给大家调剂口味,张松松带领炊事班战士将土豆炸成薯条,萝卜剁碎做成丸子,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羊肉抓饭……

    为把米饭、面食蒸熟,他们摸索出一套高压锅二次打压、面团二次醒发的“绝招”,战士们还自主设计,焊接出一口大锅灶。

    “除夕夜,战友们围在锅灶旁吃火锅,谁想家了就唱一首歌……”视频拍摄者、下士袁峰说,半年的朝夕相处、甘苦与共,让60名驻训战友亲如兄弟。

    视频中看起来阳光灿烂的袁峰,其实在驻训期间经历了不少磨难——去年底,袁峰突然接到了父亲辞世的噩耗。

    身处雪山高原,袁峰把悲痛埋在心底,一如既往地参加训练。细心的李晓明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慰他一边向上级汇报,并订了最快的机票。

    上级派来的车很快开上了高原,在李晓明一再劝说下,袁峰含泪下山回家。

    考虑到袁峰家庭困难,团里安排他在家多休几天,好好陪伴母亲,并专门挑选了接替袁峰的战士。谁知一周后,料理完父亲的后事,袁峰便返回部队,执意重返高原驻训地。

    长期驻守高原,几乎与外界隔绝,加之自然环境恶劣,对每名官兵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32岁的上士李寿元,去年认识了一个心仪的女孩。令他没想到的是,这阵子他突然出现脱发症状。战友都替他着急,他却说:“咱用高原军人善良的心去征服她!”

    感动瞬间。

    远隔千里,拍一张特殊的“全家福”

    视频播放完毕,大家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高原风雪,砥砺斗志;奉献多在无声处,牺牲岂止在疆场;高原雪山映蓝天,壮士豪气贯苍穹;寂寞咱就使劲喊,缺氧咱就唱支歌……”

    “高原战友,好样的!”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对驻训战友的赞许和敬佩。榴炮三连指导员刘利彬代表全团官兵发出“向驻训官兵学习”的倡议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到了“聊天互动”环节,团参谋长周志刚拿起电话,向高原战友转达了在外执行任务官兵的慰问。

    随后,官兵们争先走到电话前:“指导员,你瘦了更精神了”“李班长,你徒弟今年要考军校了”“排长,我学汽驾回来分到了汽车连”……

    视频中,李晓明走上前说:“感谢首长和战友们,在此,我们驻守高原的60名官兵,向战友们敬礼,向祖国和人民敬礼!”

    随后,远隔高原大漠的边防军人在大屏幕上“团聚”,拍下一张特殊的“全家福”。(赵治国 刘卓、梁晨、张军锋、袁峰摄影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