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震后十年,重灾区人武部交出合格答卷

2018-05-13 23:07:35 信息来源: 中国军网综合发布者:isen点击量: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害。地震来袭之时,处于重灾区的北川县、青川县、平武县、江油市等县市的人武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救人”,他们迅速组织起民兵队伍,带领群众展开自救。与此同时,他们还发挥熟悉地形、了解民情社情等优势,积极引导、辅助驰援部队的救援工作。震后,重灾区的人武部以最快速度重新起步,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前行,重建家园、重塑武装工作……

  近日,记者来到北川县、青川县、平武县、江油市人武部,听他们讲讲这10年间的故事。

 

  请关注今天出版的《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震后十年,重灾区人武部交出合格答卷

  ■中国国防报记者 张 蕾 范奇飞 孙绍建

  北川新县城,女民兵在巴拿恰商业街巡逻。黄安华摄

  北川县人武部

  组织民兵投入县城异地重建

  我们从帐篷搬到新县城,历经4次搬家,这不仅是人武部的重生,更见证了新北川的崛起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当北川县人武部职工郑植耀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后,他强忍失去父母、岳父母、妻儿的悲痛,迅速投入抢险救灾,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个人”。

  2010年,郑植耀和初中同学重组家庭,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放弃了当公务员的机会,仍在北川县人武部当驾驶员,原因是舍不得离开。

  地震发生时,北川县人武部大部分干部、职工以及正在集训的民兵应急分队100多名队员同时被埋进废墟。70多名干部职工、民兵和家属遇难。幸存者在废墟上集结,在帐篷外竖起“人武部”的牌子。

  “在震后10年间,一个英雄的群体——北川县人武部始终与英雄的北川县人民一道共克时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丰富并发展着这种精神内涵。”北川县人武部部长江继明诠释了这个英雄群体的责任与担当。

  2009年10月,唐家山堰塞湖地区重建工作正式启动,北川县人武部承担了唐家山堰塞湖淹没区4个村、700多户群众返乡重建安置任务。当年10月25日,帮建民兵成建制开进羌寨,直到2010年春节前夕,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房后,帮建民兵才回撤。2011年初,唐家山堰塞湖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展开后,北川县人武部又组织200多名民兵在湖边义务植树和种植玫瑰花400多亩,拉动生态经济,美化环境。

  2009年,新北川县城异地重建。因地处永安镇与安昌镇之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将其命名为“永昌镇”,取永远繁荣昌盛之意。这是要在一片农田上完全新建一座城市,上千台工程机械,3万名建设者投入建设。一支由138名青年民兵组成的北川县民兵抢险应急分队,肩负起维护建设秩序、防火、防盗职责,民兵天天巡逻在新县城的各个建筑工地,确保建设工地安全稳定。

  2010年底,新县城建成,2011年北川群众正式迁入,北川县人武部也完成了从帐篷到民房,从老县城废墟到新县城的4次搬家任务。在北川中学原址上修建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用实物和文字、照片,记录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和重建的过程,里面不乏北川县人武部、北川民兵的身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