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际医学舞台再现中国军医“好声音”

2018-02-07 16:26:27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海军第四零一医院孙擎科研团队在全球权威期刊刊文阐释减压病新发现

 国际医学舞台再现中国军医“好声音”

腊梅傲霜斗雪,泉城美丽依旧。

元月中旬,海军第401医院特勤高压氧科、全军临床航海医学专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孙擎,在山东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学术年会作了主题发言。这是继去年底他在国内高压氧顶级会议——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上发言之后,又一次应邀走上讲台,与同行分享他在减压病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

去年10月,由他和该科主任医师高光凯共同撰写的学术论文《减压病》,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国际临床医学界影响因子高达72.41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引来国内外同行关注。至此,一段小团队创造大业绩的科研佳话不胫而走。

事情还要从孙擎和同事的一次普通接诊说起。前年底,一位常年从事潜水工作的渔民因在水中上浮过快,身体出现大理石斑纹,孙擎初步判断这是减压病的典型表现。但就在这时,患者的另外一个症状又让孙擎心里打起鼓,患者不停地恶心呕吐,这种消化道症状在传统减压病症中并不多见。

 科学上的新发现往往源于微小的端倪,细心的孙擎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性表现。他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了腹部CT扫描,结果发现其腹部广泛存在积气现象,但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腹部不适感,这在以往国内外各类医学专著中都没有明确表述过。

作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孙擎知道,人体内广泛积气容易导致大面积栓塞、梗死,如果积气进入体循环、肺循环,极易造成大面积脑损伤,严重威胁生命安全。不仅如此,在孙擎心里还有更深的担忧:“减压病,是困扰潜艇部队和援潜救生部队官兵的重要疾病之一,任何发现都可能在战时拯救一名军人、保住一个战位。”于是,他第一时间将这一发现向科室主任高光凯作了汇报。时不迟疑,科室党支部当即决定由他们两人带领几名年轻同志成立一个课题组,对该病例进行深入研究。

“一开始就要瞄着世界顶级期刊冲刺,即使困难再大,也一定要让世界听到新时代中国军医的‘好声音’。”孙擎鼓励同事们说。然而,成功的道路上总是离不开汗水的浸染和失败的磨砺。他们第一次投送的论文很快被退了回来,杂志评审专家对疾病的诊断、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生理学变化提出了几处疑问。随后,孙擎依靠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减压病独到的见解,回复修稿意见篇幅达数千字,超过了论文本身的篇幅,仅论文题目就进行了3次修改,最终获得外籍审稿专家认可。

 据国内相关专家介绍,孙擎科研团队的这一发现,改变了临床医师对减压病所致腹部损伤病理生理变化的传统认知,将有效促进诊疗手段的革新。这意味着今后在减压病诊疗中,对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加强腹部内环境的稳定,给予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支持,维持相关脏器的灌注。

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以孙擎和高光凯为主寥寥数人组成的科研小团体,能创造出这样骄人的成绩。走近这个科研团体,笔者发现,这看似偶然发现的背后,却是这个团体一以贯之求真精神的一次闪耀迸发。

作为论文第一作者,孙擎的认真在旁人眼里是出了名的。每次随舰艇出海执行任务前,他都会认真分析任务特点,开展针对性课题研究。这些年,他先后参与完成饱和潜水、水下对接等医疗保障任务,结合任务实践撰写的10余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奖1项,并当选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还被聘为《中华航海与高气压医学杂志》《海军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并成为全院最年轻的副高职称人员之一。

“我希望自己成为强军路上的一枚石子,竭尽所能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面对不菲成绩,年仅35岁的孙擎谦逊地说,“我的成绩离不开改革强军带来的大好形势,离不开医院挺进深蓝的号召,更离不开团队的大力支持。下一步即使转改文职人员,我也会珍惜全军临床航海医学中心这个良好平台,在本职岗位努力奋斗,续写新的荣光。”(苗正戈 王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