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国国防战略由反恐重回“大国竞争” 遏制中国崛起

2018-01-25 14:26:49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美国国防战略由反恐重回“大国竞争”

2018年1月19日,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公布了最新美国《国防战略报告》,这份报告可以看作对特朗普总统于2017年12月18日签署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军事部分的具体落实。

在美国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所要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等方面,马蒂斯《国防战略报告》与特朗普《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保持高度一致。二者之间的区别,不过是表述风格上的差异,比如《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位为军事、经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地缘战略“主要竞争对手”,而《国防战略报告》直截了当地把中国和俄罗斯定位为“超过恐怖主义的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挑战”。

我们知道,“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把对国家安全的主要挑战,从“太平洋沿岸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调整为“遍布全球的恐怖主义威胁”,继而发起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将国际关系界定为“大国之间出现了相互合作的趋势”,反恐战争及其战略极大地影响了美军资源的投向和军队建设的内容,直到特朗普前任奥巴马在其任上的最后一份《国防战略报告》,还在强调与中国的合作与国际军事战略平衡。

而此次马蒂斯发布新的《国防战略报告》,明确宣布“世界重回大国竞争状态”。目前这份报告只公开了概要,概要开篇即强调指出:“国与国间的战略竞争,而不是反恐,将是现阶段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首要关注。”

马蒂斯在华盛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最新国防战略发表的主旨演讲中说:“虽然我们将继续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但是,现在美国国家安全的重点是大国竞争,而不是恐怖主义。”那么,与美国展开“战略竞争”的大国是谁?矛头所指非常明确。马蒂斯版《国防战略报告》直截了当地说:“越来越清楚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希望将世界改造成符合它们威权模式的样子,这两个国家正在取得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外交和安全决策的否决权。”马蒂斯的这一判断,是美国对国际局势、大国关系和美国所面临安全挑战的全新界定,必将深刻影响美国的对外关系和国防政策。

对美国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进行纵向考察,就会发现这一改变早就有迹可循。2009年9月,美国的反恐战争正如火如荼之际,美国空军参谋长诺顿·施瓦茨空军上将和海军作战部长加里·拉夫黑德海军上将签署秘密备忘录,以加强空、海军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的发展,标志着美国空军和海军正式开始发展“空海一体战”。次年美国国防部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空军和海军正共同发展“空海一体战”概念,以击败一个拥有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对手。

在美国国防部的正式报告中没有明说对手是谁,但在军方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美军为何要实施“空海一体战”》和《“空海一体战”:初始作战构想》两份文件中,有300多处提到了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如“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对美国空、海军最严重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并强调“鉴于解放军军事发展势头强劲,必须增强紧迫感”。

“空海一体战”理论明显加强了美国空军、海军的地位,美军建设资源大量向空海军倾斜。为了缓解美国陆军的焦虑,也为了使“空海一体战”更加全面,美国国防部又提出了“联合作战进入”“多域作战”等概念,淡化军种色彩,因而受到美军高层和各个军种的追捧。

其实,无论“空海一体战”,还是“联合作战进入”或“多域作战”概念,没有一个是针对反恐作战,都是针对国家之间高强度对抗的作战理论。

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近年来,美军不断加强武器装备研发和军事力量部署,以应对中国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

在新一代主战装备上,F-35战机正取代F-16、A-10攻击机、F/A-18、AV-8B等,计划装备2400架以上。同时,美军正加速研发无人作战力量和提高网络作战能力。为强化在亚太的军力,美国陆军近18万派驻海外兵力中,7.5万人在亚太地区。美国海军约280艘派驻海外舰只中,54艘左右在太平洋地区。

眼下,美军仍在继续加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美军太平洋舰队下辖第三、第七舰队,第三舰队负责东太平洋,第七舰队负责西太平洋,为了缓解第七舰队因日益繁重的战备执勤造成的兵力窘迫,美军正在实施“第三舰队前移”战略,以弥补兵力不足。

马蒂斯的《国防战略报告》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指责充满冷战思维。对于中国,报告说:“中国正在持续发展的军事现代化项目的近期目标是寻求获得印-太地区的霸权,并在未来取代美国,取得全球的主导地位。”

对于俄罗斯,报告说,“俄罗斯……改变欧洲和中东的安全和经济架构,为己所用。俄罗斯正在扩张的现代化核武器,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是明显的挑战。”

美国应对所谓中国“挑战”的当前手段,主要是实施“印太战略”,遏制中国崛起。2018年1月18日,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四国的海军将领,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了号称“印度香会”的“瑞辛纳对话”,这个由印度政府主办的会议的焦点,是应对所谓“中国崛起对区域的冲击”。面对众声喧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回应非常冷静:“个别国家和个别人,他们的不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应该问问自己的不安到底是什么。”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针对2018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答记者问时说,报告“罔顾事实渲染所谓大国竞争和‘中国军事威胁’,充斥着‘零和’博弈、对立对抗等不实论断”,“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搞军事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心怀霸权思想的某些国家不同,中国无意称霸争霸,‘寻求霸权’这顶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

针对马蒂斯《国防战略报告》对俄罗斯的指责,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国防战略是‘对抗性的’”,其企图是“美国军方正在争取‘增加经费’”。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拉夫罗夫表示:“美国不是基于国际法进行正常的对话,而是极力通过这种对抗性的构想来证明自己的领导地位,我们对此感到遗憾。”同时,拉夫罗夫还表示,俄罗斯愿意通过对话与美方讨论军事战略。这种开放性的表态,有让美方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美国将国防战略的着力点从反击全球恐怖主义调整回到所谓“大国竞争”,有其客观的原因:一是美国认为反恐战争已经取得基本的胜利,虽美军反恐铁拳所及,至今难以消停,许多相关国家至今处于混乱甚至战乱之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但作为能够威胁美国安全的恐怖组织网络,已经七零八落;二是美国因中国等新兴大国崛起产生的难以言说的焦虑日益严重,中国和俄罗斯不仅综合国力增强,而且其发展模式与美国津津乐道的那一套大相径庭。

美国国防战略重回“大国竞争”令人忧虑,很明显,它体现的是一种对抗思路,而非合作、妥协思路。无论是从其表述方式,还是内容构成,都让人分明看到了冷战的影子,甚至是复活。

作者:吴敏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