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社评:军事大国的道路上日本还会走多远?

2018-01-18 13:35:2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1516246315467.jpg

 

艾森网消息:中评社北京1月18日电  近来,日本在强化本国的防卫能力上不断加大力度:将斥资2000亿日元引进两套陆基宙斯盾系统,还将引进巡航导弹,并准备引进美国的F35B战斗机,作为改进后的“出云号”的舰载机,使其成为攻击型航母。此外日本还在酝酿引进电子战飞机。其实这一切都是已付诸实施的,公开报道的。而尚未公开见诸报端、本国的相关研发动向更令人关注。 

为了早日实现“正常国家”的夙愿,日本国内的“防卫族”早就渴望摆脱所谓“专守防卫”的束缚,从而拥有主动攻击的能力,而朝鲜的核导试验对日本来说可谓是正中下怀,否则它开发这类攻击型武器还有点师出无名,如今它已直言不讳地在热议“攻击敌方基地能力”问题。 

所谓攻击敌方基地能力,基本上就是两种手段,空中打击和巡航导弹攻击。前者须具备轰炸机、护卫舰和加油机等装备,目前的日本航空自卫队尚不具备这些手段。但“自民党有识之士小组”却始终在关注后者即拥有巡航导弹问题。随着朝鲜核导试验活动的加剧,他们开始公开呼吁:“通过加强自卫队的军事力量(正式表述是‘防卫力量’)来保卫自己的国家”。原先,日本的综合商社一直在努力从美国购买巡航导弹,而特朗普政府也有意向日本提供这一手段。 

在自民党中热心于防卫问题的大佬们看来,他们应该打击的是朝鲜的指挥中枢和居民区而非车载弹道导弹,只有这样才能对朝鲜形成威慑。根据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实际上日本不购买美国的巡航导弹,也可拥有这一手段。因为强大的日本制造业完全具备生产巡航导弹的能力。据悉,实际上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拥有巡航导弹,而且是早在1995年就拥有了,这就是宙斯盾驱逐舰所搭载的SM3导弹。如今只须采取三个步骤,该导弹就可配备实战。 

第一步是给该导弹增添助推器,从而延长其射程,另外还需增加其装填的燃料,此外则是改变其外形。对日本制造业而言,这些改进是毫无问题的。在结果上述改进后,再经过两年左右的实弹试验,即可配备自卫队。 

过去,欲使这些导弹能正确击中目标,还须借助美国的GPS,但在去年10月10日日本发射了第四颗定位卫星后,日本的“指路号”全球定位系统已完全具备运用能力,而且其精度在1米以内,从而使日本的巡航导弹完全具备了打击能力。 

此前,日本在该领域还曾存在明显的短板,即缺乏相应的数据。巡航导弹在搜寻目标时,根据其飞行高度和目标所在地区的地形,对照其自身拥有的数据坐标和图像,通过对地攻击系统的三维地图,来自动锁定目标。过去日本并不拥有这些数据,只是在从美国引进巡航导弹之际,作为“附录”才能获得这些数据。但同样据“自民党有识之士小组”透露,实际上在日本内阁卫星情报中心,已拥有这类立体图像数据。不仅如此,日本也已研发出“数控飞行模块”,这样它就可以使日本的巡航导弹具备精确打击能力。 

据自民党的这一团体透露,这一工作由防卫省下属的一支部队专门负责,该部队的成员经常造访内阁卫星情报中心,指导对方为朝鲜的相关重要设施确定必不可少的路标。如前所述,加上“指路号”卫星定位系统,日本的巡航导弹完全可望在两年内配备部队。 

此外,通过整合日本的H2A火箭和弹道导弹所必备的技术,只要经费充足,而且经过一定的实用试验,日本同样可望在“两年”内完成弹道导弹的开发。过去,这样的试验必须通过风洞实验,很耗费时间。如今完全可以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当然一定的风洞试验还是必不可少的,但这最多也就是“两年”可以搞定。 

即便是洲际弹道导弹。从技术上对日本来说也没有问题,只是日本目前从战略上并不需要它。洲际弹道导弹最关键的核心技术,是其弹头能否在重返大气层时经受住由剧烈摩擦所产生的高温。而此前朝鲜发射的“火星15”形成一大团火球下坠,据悉就是在技术上仍不够成熟所致。但对日本而言,其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已掌握了重返大气层的相关技术。这是集日本全国之力联合攻关成功的,当初日本曾向美国NASA和欧洲航天局请求技术支持,但均遭到拒绝,就是因为该技术直接涉及到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 

“隼鸟”在从小行星携带样品资料返回地球之际,在重返大气层时的速度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约两倍,剧烈摩擦形成的温度高达几千度,虽然日本主要机械厂商研发的绝热板出现了脱离状况,但携带有样品资料的弹头部位却完好无损。而且,“隼鸟”是在自动分析图像之后着陆的,这与导弹自动锁定目标的功能完全相同。此外,发射“隼鸟”的固体燃料火箭处于随时可发射的状态。 

综上所述,研发洲际弹道导弹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日本已完全拥有。 

目前,“自民党有识之士小组”又在为弹道导弹防御而紧张忙碌,这就是用激光束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这是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据自民党政调会相关人士透露,在今年的预算中将会为激光武器的研发拨款90亿日元。同样据“自民党有识之士小组”披露,早在36年前,其时的防卫厅(防卫省的前身)技术研究本部与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就开始着手研发该技术。在1980年前后,日本已研发了最早的激光武器试验设备,它由两部分组成:A装置在相隔10公里之外以10厘米的精度跟踪目标(弹道导弹);B是一组激光发射器,其发射的激光比目标的功率更大,以此来摧毁弹道导弹,曾在千叶县旭市的技术研究本部试验场进行过试验,以确认其性能。但欲使激光炮达到设计要求,就必须使激光束在10公里外的目标上聚焦于某一点,当时这一技术并未成熟。几年后美国研发的激光炮才摧毁了地面的固定目标,激光炮目前仍未达到实用阶段,美国和德国的研发也都先后下马了。 

此番重新上马的日本的激光武器研发包括4个部分:激光发射器,相应的光学系统,精密跟踪系统的实用化,实验评估(包括实验飞行物),力争在5年后达到实用阶段。这基本上是重复80年代的研发。虽然那次研发未能成功,但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数据。用激光束瞄准10公里外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激光束会被空气中的物体尤其是水蒸气所吸收,从而产生严重衰减,目前日本已拥有突破昔日瓶颈的技术手段。 

不言而喻,对“自民党有识之士小组”而言,其最终目标当然是研发核武器,但这一话题在目前的日本仍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而且在现有的日美同盟体系下,日本是由美国提供“核保护伞”的,日本目前想拥有本国的核武器并不现实。但从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对朝鲜的拥核政策正在出现明显的变化,特朗普作为一名曾经的商人,他非常喜欢做交易,包括在核武器问题上。日本目前非常神经质地关注着美国是否可能承认朝鲜为“核国家”。如果此举一旦成为现实,则日本国内的“拥核论”将立马高涨。即便拥有美国的“核保护伞”,但日本与核国家一水之隔,对朝鲜拥核日本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因此,届时日本政府悄悄让相关企业研发核武器是完全可能的对应措施,这将成为日本的国家意志。只要确立了这样的“国家意志”,则日本完全可能在两年内研发出以导弹作为运载工具的核武器。实际上,日本历届领导人始终在考虑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日本不可能总是通过别人来提供保护,总有一天必须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这一想法是一以贯之的,只是不为外界所知而已。使“自民党有识之士小组”深受鼓舞的是:日本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并非那么困难,如今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股东风就是全国上下为此形成一种“国家意志”,其他问题都不在话下。一旦日本政府下定决心,就可以修改相关法律,并拨出相应的研发经费,实现日本“防卫族”多年来的夙愿。 

所谓“自民党有识之士小组”在推动上述研发活动中,完全将日本政府一贯标榜的“专守防卫”和“最低限度的防卫手段”置之脑后。对他们来说,那只是为了在国会应对在野党质询和对应付媒体的幌子而已,既便如此,他们也将这些制约视为妨碍他们大显身手的紧箍咒,必欲去之而后快,安倍全力推动修宪,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此前,《产经新闻》的社论就直言不讳地表述:日本应转向“积极防卫。” 

在走向军事大国的道路上日本还会走多远,必须密切关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