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首飞内幕

2018-01-09 15:11:39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2017年12月24日9时39分,是我国大飞机自主研发历史上又一个重要时刻。蓝白涂装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腾空而起。担任首飞机组机长的,是特级试飞员赵生。

记者:首飞的时候您坐在驾驶舱和以往会有一些不同吗?

 

 

赵生:那天说老实话还是有点小兴奋,也有点激动,后来只要发动机一开车,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就进入了一个工作状态。

要完成AG600的首飞任务,试飞团队是关键因素之一。在试飞团队中,除了飞机上的机长赵生、副驾驶陈明、机械师魏鹏和监控观察员孙康宁外,曾经参与C919、ARJ21等国产新一代民用飞机试飞工作的赵鹏在地面担任首飞的指挥长。

记者:你会时时刻刻和机长来沟通吗?

赵鹏:对,我能从他们的语气当中判断出是否有不正常发生,这就是团队之间的默契,如果他们传递出一种正在忙,正在处理一个事情。

记者:你的判断就会?

赵鹏:我就会保持沉默,我不会再去用语言干扰,但是如果他们,我觉得他们一副很悠闲的语调,那我们就时刻保持通话。

 

 

AG600项目是中国为了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迫切需求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亟需的重大航空装备。这架飞机颠覆了一般人对于飞机的想象,它上半身是飞机,下半身是船,既能在地面起飞,也能在水面起降,被称为“会飞的船”。正是这样的特殊结构,给了曾经飞过28个机型的机长赵生非同以往的空中感觉。

记者:鲲龙和之前试飞的机型有什么不同呢?从机长的角度来看。

赵生:阻力面大,因为它底下是船体,前面还有一个槽,整个东西像一个挡风墙一样,这样的话迎风的时候,它阻力就特别大。

记者:那和别的飞机飞起来的话,差别在你们的感受上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赵生:加减速能力就完全不一样。就跟车一样,假如说我这个车阻力小,油门大,我一加油门加速很快,那么这个飞机阻力大,我想让它快速地加速就需要更大的功率。那么减速也是一样,我们落地的时候是需要把飞机的速度减下来,这个飞机的速度减速会非常快,你只要一动油门它就会很快地减速,飞机很快地下沉,是这么个情况。

记者:对于这样的一种阻力来讲,从机长来讲怎么来解决?

赵生:这个就靠我们摸索了,我们在首飞的时候。预案是可以有,但是真正飞机实际的反应还是要靠空中去适应、去习惯。

作为一款新型飞机,试飞期间尤其是首飞,很多依据地面试验所制造的设备、零部件以及系统并未经过高空的检验,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记者:能想到最糟的是什么?

赵生:飞机结构破损。比如说方向舵掉了、副翼掉了或者是机翼出现断裂等等这类的,发动机掉了这种都有可能。

记者:这种怎么可能呢?经过这么长试验还会有可能发生这种问题?

赵生:因为我们在准备的时候,除了它那些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外,还有一些小概率的东西我们也要做准备。

记者: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你这样做决断,然后通知大家所有人离开飞机?

赵生:飞机完全不可控,我想让它保持平飞,它也保持不了,想转个弯它也转不了,它完全不受我控制了,这种情况谁都没办法的时候那就只有弃机逃生了。

 

 

鲲龙AG600是当今世界在研制的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最大起飞重量53.5吨,最大航程超过四千多公里。如果说AG600在前期凝聚了千万人的“心血”,那么首飞机组则可以说是将千万人的智慧“结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关键一环。当然,试飞团队也是风险的最直接承受者。

记者:这些危险在之前你们会跟这些机组人员讲吗?

赵鹏:这些危险通常我们不会讲,但是我们会把程序共同制定,我们讨论,飞机失火了,飞机出现大的结构破损了该怎么处置,飞向哪儿。这些要素机组既然参与讨论,以他们专业和敬业的态度,他们认为这就是整个首飞你考虑得越全面才是越安全的。你越觉得这个东西我听起来很不舒服,能不能我们不说这些,你们把它弄好就行了,其实这种态度反而更容易发生问题。

 

 

作为国家航空工业重大工程研制项目,鲲龙AG600在2009年6月被正式批复立项,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负责研制。2014年完成详细设计,全面转入试制阶段。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单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的赵鹏和赵生等人组成试飞团队,与飞机研制团队一起进行磨合。作为特级试飞员,赵生曾经在28个不同机型上安全飞行七千多个小时。

记者:最初通知您担任鲲龙的首飞机长的时候,您当时听到这样的一个消息,对你当时内心的影响是什么?

赵生: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为什么呢?作为一个试飞员来讲,试飞的生涯里面如果能有一架飞机是你来首飞的,这是作为试飞员的一个光荣。

记者:但之前你也试飞过很多飞机。

赵生:那毕竟不是作为首飞机长。作为一个首飞机长他的责任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他决定着整个飞机上机组的安全,也决定了这个型号的前途。可以想像如果说一架飞机在首飞的时候出了问题了,那么这个飞机或者这个型号就取消了。

 

 

2016年7月23日,AG600完成总装,全面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按照既定程序,一款新型飞机在首飞之前,先要完成低速、中速和高速三个阶段的滑行试验。2017年4月29日,AG600在珠海金湾机场进行了首次地面低速滑行试验。然而,在接下来的滑行试验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赵鹏:这个问题除了刹车的震动,滑油的温度,包括各个系统之间的交联,各种告警,各种系统构型不到位的地方,刚开始这个试飞团队一度有这样怀疑的声音。他们列了我看有一百多条,有大的问题有小的问题。

首次滑行试验之后,AG600项目试飞团队更加紧密地介入飞机的飞行系统、设计师系统和行政系统,大家团结一致,为飞机下一步的研制和改进集中攻关。

赵鹏:我们前期罗列的那些问题,我们把它分成几个颜色,红色的是必须要解决的,而且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要转入下一阶段。琥珀色的是我限期你改进的。绿色的是我认为它是问题,比如说它加重我的负荷,比如我操纵起来不太方便,我希望你改但也不是强制。白色的是我意识到这儿可能有个问题,我先记录下来跟飞机上整个对问题识别的颜色系统一样。

记者:这些问题全部是要反映到研发团队是吗?

赵生:对。

记者:他们接到之后怎么来进行配合呢?

赵生:他们接到的时候首先要故障复现,把这个故障重新复现一下,复现了之后他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个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

仅仅21天后,2017年5月20日,AG600再次进行了低速滑行试验;此后,中速滑行试验也顺利完成。快速进展的背后,是设计团队和试飞机组之间的相互信任。

赵鹏:凡是试飞机组提出的问题,认真记录、认真分析、认真研究、认真解决、认真答复、认真改进。这里面还有一个令我特别吃惊的故事,就是中间我们的试飞机组发现了方向舵脚蹬踏板,飞机操纵航行的方向舵踏板的操纵和期望的脚蹬力和速率有严重地不匹配的情况,最后发现整个液压传递的管路偏于狭窄。我们在全国各地接手了很多试飞型号,这类的问题以前也碰到过,绝大部分会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案,打个补丁或者做一些限制,等到首飞节点完成之后再去解决,但这次设计师系统和型号指挥系统居然下了决心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彻底把整个液压管路全部重新设计,全部更改落实到位。

2017年12月6日,AG600飞行机组进行了高速滑行试验。进入高速滑行试验阶段,意味着飞机已经初步具备首飞的条件。2017年12月6日到12月22日,AG600飞行机组连续进行了九次高速滑行试验。随着一次次的高速滑行试验,首飞机长赵生的信心越来越足。

赵生:每次高滑这个飞机的状态都是越来越好,有一些小问题都是不影响首飞的这个问题,飞机状态非常稳定,高速滑行的后期很多问题几乎是都归零了。

 

 

赵鹏:当我们2017年12月22日完成最后一次高速滑行的时候,试飞员机组告诉我,今天我们交白卷,所有的问题全部关闭。

记者:也就是所有的颜色都没了?

赵鹏:都没了,这个确实太出乎我意料了,而且就是说从2017年4月份到12月份,这个跨越进步的幅度是我们作为一个试飞团队以前没有见到的。

 

 

之前遇到的所有问题全部关闭,一切都是水到渠成。2017年12月22日第九次高速滑行试验成功后,AG600项目首飞活动飞行总指挥部把首飞时间定在了两天后的12月24日。

记者:最后让你拍板2017年12月24日首飞是什么样的一个机缘?

赵鹏:首先到2017年12月22日完成第九次高速滑行的时候,从机组这边反馈的信息我们交白卷了,我们所关心的所有问题清零了,具备首飞状态,没有什么可说的。其次设计师系统说,我们把前期我们认为有可能会影响首飞的隐患,或者我们觉得不放心的地方全部捋了一遍,第三指挥系统,我们整个所有组织保障全部完成。我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我们觉得一天也没有赶进度,一天也没有拖进度,所以说刚刚好,决心也到这儿了,状态也到这儿了,能力也到这儿了。

 

 

2017年12月24日9时39分,珠海金湾机场,AG600终于迎来了首飞时刻。考虑到珠海机场附近城市群密集,海岸附近又多礁石,首飞团队事先选定了四个迫降点,几乎都在水上,这也符合AG600飞机的特点。AG600在珠海机场西南3000米高度规定的空域内飞行了64分钟,完成了飞机各系统和基本操纵特性初步检查等预定试飞科目后,10点43分,飞机平稳降落于珠海金湾机场。

记者:当整个试飞结束真正地着陆的时候,整个机组人员可能是最开心的时候了。

赵生:出机舱门的时候还是激动了一把,一看这么大的场面。

记者:当时你看到眼前的情景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赵生:这架飞机经历了八年时间,整个战线上可以说是上万人几万人为这个型号去做工作,奋战了八年的一个东西实现了首飞,他们会非常激动。作为我们来讲,把这个事情做好了,实现了大家初期的愿望和梦想,我们当然也会高兴,也会激动的。

 

 

鲲龙AG600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研制空白,继运20、C919之后,为我国大飞机家族再添一名强有力的重量级选手。按照设计能力,面对海难时,AG600的飞行速度是救捞船舶航行速度的十倍以上,它可以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作业,一次性救助50名以上的海上遇险人员;面对森林大火,它可以通过在水面上短短20秒的滑行,就能一次汲水12吨,单次投水救火面积多达四千多平米,并可以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首飞成功后。项目组的下一步目标,是AG600尽快转入水上首飞试验,并争取在2018年实现水上首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