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后的东风-31A生存能力更高。图为网络流传的东风-31A在野外极寒训练图景
艾森网消息:大公报1月9日讯(记者 葛 沖)新年伊始,解放军即拉开了军事训练大幕,陆、海、空以及火箭军等多款先进武器亦震撼登场,在极端条件下展现出超凡的性能和水平。据报道,火箭军驻北方某核导弹旅利用零下20℃的极寒天气,展开远距离野外训练。东风-31A型洲际弹道导弹在训练中精彩亮相,数分钟进入待发状态。专家指,这标誌着该型导弹已能战胜各种苛刻条件,真正形成实际战斗力。
据媒体报道,《解放军报》于元旦期间,披露了东风-31A导弹在零下20℃极寒天气下展开远距离野外训练的情况。据报道,此次训练的最大看点,是远离基地的野外训练对作战部队和装备带来的全方位考验。训练中,导弹发射车直接开到公路旁边的雪地中,随即开始布设电缆、瞄准作业、导弹起竖,几分钟后完成导弹待发状态,可随时向地球另一面发射。
颠覆外界判断 生存能力更高
该报道极大颠覆了各国对于东风-31A导弹的传统判断。外军此前一直认为东风-31A导弹是一种有限公路机动发射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相关资料指,改进型东风-31A能够机动发射,生存能力更高,射程提高到11000公里,可以从中国北部发射,跨越北冰洋打击北美大部分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据报道,改进型的东风-31A导弹─东风-31AG导弹,使用了全驱动越野车底盘、分导式多弹头、野外无依託快速发射三种新技术,提高了系统生存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无依託野外发射技术,导弹发射车可在无路或泥泞、松软土壤及沙漠等地区活动,在非预定地点发射。导弹使用悬垂发射筒和可延伸底座技术,发射场不需要预先准备,发射车在机动过程中可随时停车发射,从而有利于隐蔽待机,可在复杂地形或狭小场地实施快速发射。
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李大光接受大公报採访时指出,这显示东风-31A改进后应已能够在多种不同的恶劣环境下进行成功发射。他介绍,与过去相比,解放军的装备性能整体有质的大幅跃升,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武器装备在研发过程中,均有经过各种条件的测试,比如测验在高寒、高温、高原、高压、缺氧等条件下的性能,而贴近实战化的训练,更是会让武器装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反映中国军队先进实力
知名军事专家、凤凰卫视评论员宋忠平向大公报指出,尽管中国已有东风-41和歼-20等先进武器装备,但是相对来说数量仍然较少,而近日军事训练中相继亮相的东风-30A、歼-11B、99A坦克、井冈山舰即071型船坞登陆舰等武器装备,均是中国军队现役的主力装备,也是解放军现役装备里面最具战斗力的实际装备,其战斗力恰恰是中国先进武器装备性能的代表,反映了中国军队现在的实际水平。
宋忠平指出,中国的这些主力武器装备,放眼全球军事强国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技术水准。中国很多武器装备已经经过了复杂地形、复杂海情、复杂天候等各个苛刻环境下的实际训练,并且在训练条件下已经积累出了丰富的经验,已经真正形成实际战斗力,并具备打赢战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