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揭秘新升旗仪式背后故事:礼号手用身体捂热乐器

2018-01-08 16:45:48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面对面】独家揭秘:新升旗仪式背后有哪些故事?

艾森网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2018年1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将近10万名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观看了新年第一次升国旗仪式,这是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任务后,首次举行的天安门升国旗仪式,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全新亮相,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央视新闻《面对面》栏目为您揭秘。

用身体捂热乐器

 

 

1515382621587.png

礼号演奏是这次升旗仪式最大的一个亮点,22秒的礼号声,蕴藏着八名礼号手异常艰苦的付出。当天早上,室外气温只有零下6度,天安门城楼上的礼号手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

记者:冷对于乐器,乐器的反应是什么?

许鹏:乐器的反应,有的时候会失效会失灵。

记者:那要是特别冷怎么办,嘴唇也得木?

王瑞光:对,但是我们现在,只能提前把乐器上到位,这样用你的嘴把这个号嘴。

记者:捂着?

王瑞光:对,捂着,含一会儿,尽量用最快的时间能把它捂热,保证后面顺利演奏。

精准控制音量 确保礼乐整齐划一

除了寒冷之外,八名礼号手在天安门城楼上一字排开后,最远的两人距离将近20米,因为声音的延迟性,如何做到八支礼号演奏的整齐划一成了另外一个难题。

 

 

1515382621714.png

王瑞光:因为我们之前彩排的时候进行了很多次测试,因为这个声音要保证大家都能听清楚,但是因为都知道城楼下面有很多观众的,你这个声音不能传到观众下面,经过多次的测试,底下也站人,这个音量是可以的。

记者:你出的这个命令你的同伴能听到,别人听不到?

王瑞光:对,只有城楼上面可以听到。

在30多米高的天安门城楼上演奏,礼号手王泉泉还需要克服恐高的问题。

记者:你怕高?

王泉泉:恐高,我们站在城楼上面很高。

记者:你害怕吗?

 

 

1515382621326.png

王泉泉:害怕,所以这个情况说完以后,我们也是经过上级领导,经过现场调整往后挪了两公分。

记者:两公分那不等于没挪,就这么点儿。

王泉泉:是,可是心理上面就会觉得往后退了一些。

惊心动魄的演练

 

 

1515382621899.png

元旦当天,礼号声余音未了,气势如虹的护旗方队从天安门城楼中间的券门出发,齐步走上金水桥,行进到天安门广场升降旗区域,精彩的亮相引起了广场上观众的阵阵欢呼。然而,在2017年12月28日凌晨举行的演练过程中,曾出现过因为升旗手失误导致国旗没有按时升起的问题。

记者:如果他按不到或者没有及时按到这个钮,会怎样?

韩捷:当国歌响起的时候,国旗还没动,到最后国歌46秒演奏完毕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国旗还没有到顶,等于是出现了升旗的失误。

记者:您问过他感受吗?

韩捷:他说有点儿紧张,有点儿没找到位置,我说有什么紧张的,一个是老仪仗兵了,再一个执行任务很多了,把心态还是要放平和。

按照程序,当升旗手按下升旗按钮,张海峰就需要开始指挥军乐团演奏国歌,这样才能确保国旗在46秒国歌演奏的时间内成功升起。

张海峰:这次是乐队面向天安门,我面向乐队,他们 (升旗手和仪仗队执行队长) 面向天安门,他们俩都背对着我。

记者:你什么也看不见?

张海峰:看 不见,就是听,天安门第一次,2017年12月28日凌晨预演,我说这样,喊口令的我说来吧,你喊我来数拍子,他就喊我就开始打拍子,当时是我打3拍起的 时候,就是敬礼,最后演练过一次以后,等2017年12月30日再预演的时候不行,敬礼,他按的时候,肯定有个距离,当时仪仗队就提出来了,国旗晚,晚 了,因为我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升起来,我看不见,我说那这样很简单,我说再来一遍,我打了4拍正好了,向国旗敬礼,乐队等着我,4拍,所以经过第2次预演 的时候严丝合缝了,我和升旗手严格按这个4拍走。

激动人心的时刻

 

 

1515382621747.jpg

2018年1月1日7点36分, 包括董世伟在内的3名分队长同时下达“向国旗敬礼”的口令,护旗队员和礼兵行举枪礼,五星红旗在国歌的伴奏下,冉冉升起。

董世伟:向国旗是由我喊,敬礼是由三个分队长同时喊,因为中间有间隔,所以这个口令很难卡到一块去,这需要不断磨合,这十几天的时间我们粗略统计一下,大概练了得有2000多次。

记者:得天天说这句话?

董世伟:得 天天说这句话,我们没事在操场上练,回去办公室没事叫在一块练,因为我们这个任务职务不同,任务性质也不同,因为我是执行队长,有军旗手,还有新兵连的骨 干,所以我们很难聚到一块儿,所以就抽点滴的时间,到我办公室反复磨合这个口令,有的时候在饭堂我们遇见了以后,说来来来凑到一块儿,咱们练练口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