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维和战场,12名官兵上演了一场生死营救

2017-12-23 14:51:51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综合发布者:isen点击量:

“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请记住联合国对中国维和行动的高度赞誉。也请记住那些在异国他乡保护平民、制止冲突、维护和平的中国军人。因为,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战火中的大国担当!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文章——

 

 

在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激烈冲突中,7名联合国民事人员被困交火区,中国第3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12名官兵上演了一场生死营救——

“当时,子弹就在头顶嗖嗖乱飞”


岁月不居,气象万千。

回望2017,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中国军队积极开展国际军事交流合作,承担同大国地位相称的责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一幅幅中国军队走向世界的壮丽画卷呈现眼前。

从国际维和到舰机出访、从联演联训联赛到人道主义救援……回望2017,走出国门的中国军人在国际舞台上留下精彩印记,赢得世界点赞。

从即日起,本报推出“难忘2017·中国军队海外身影”系列报道,重温一年来中国军人在海外的动人故事。

“护卫对象处于危险中,我们必须马上营救。”中国第3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一连连长曹升文的话音未落,一阵重机枪的扫射声划破夜空。

这是今年3月12日发生在南苏丹边境城镇耶伊的一幕。当天,中国第3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12名官兵上演了一场生死营救,从战火中成功救出7名联合国民事人员,曹升文正是参加救援的勇士之一。

今年3月8日,中国第3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奉命派出75名官兵,护送7名联合国民事人员前往耶伊调查安全形势。

“将联合国民事人员护送到耶伊城内的旅馆后,我们便开始在预定地点建立临时行动基地。12日晚饭后,情况不对劲儿了。”据中国第3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军事组副组长陈文回忆,当地时间21时30分左右,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突然在耶伊爆发激烈冲突,7名联合国民事人员居住的旅馆正处于交火中心,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危急关头,步兵营12名维和官兵挺身而出,搭乘两台步战车向交火区挺进。

“当时,子弹就在头顶嗖嗖乱飞。”驾驶员郭磊回忆说,“从临时行动基地到旅馆大约有1公里,距离虽然不远,一路上却惊心动魄。”

夜幕下,救援车队在炮火硝烟中艰难前行。行到距旅馆约100米处时,救援车队突然被10余名持枪武装人员拦住了去路。

“我们每耽搁一秒,联合国民事人员的危险就增加一分。”陈文与曹升文不顾个人安危,迅速下车与武装人员交涉。

当时,这些武装人员怒目圆睁、杀气腾腾。与打红了眼的武装分子面对面交流,风险可想而知,尤其在晚上,视线不好,双方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误判,引发交火。

5秒、10秒、30秒……时间像凝固了一样。

“说实话,当时我们已经做好盖着国旗回国的准备了。”经过陈文、曹升文约40分钟的反复交涉,武装人员同意放行,救援车队抵达旅馆大院。

看见救援官兵,7名联合国民事人员终于松了口气。在官兵的护卫下,他们快速登车。

车队准备返回时,一群武装人员突然围了上来。他们不仅要求车队停在原地,还将枪口指向救援官兵。

“当时,这群武装分子情绪激动,情况十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陈文、曹升文依据联合国维和部队交战规则,指挥官兵枪口相向,在向武装人员展示强大火力的同时,积极与他们沟通,表明我方意图。

经过反复沟通谈判,车队最终被放行。

“谢谢你们救了我们的命。”下车后,7名联合国民事人员拉着中国维和官兵的手,连声表达谢意。

 

“子弹就在头顶嗖嗖乱飞”——战争、战乱、战火,莫非这是影视剧中虚拟的场景?今天,当我们安享和平环境、点亮人生梦想时,是否还能想到,有这样一群人,正身处真正的战火硝烟!

他们,是承担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维和军人。

就在此时此刻,他们正在马里、苏丹、南苏丹、黎巴嫩、刚果(金)等维和任务区,执行巡逻警戒、安全护卫、扫雷排爆、医疗救护等任务;他们正在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西撒哈拉等任务区履行隔离冲突、监督停火等维和使命;他们与爆炸相伴、与袭击相邻,经历血与火的考验,为当地民众托起了和平的希望。

10月16日,驻苏丹达尔富尔维和人员遇袭;10月27日,维和人员在马里基达尔地区遇袭;12月8日,刚果(金)的维和人员遇袭……

这些不时见诸媒体的零星新闻,人们或不曾留意,或匆匆一阅。但在这些地区,有我们正在执行任务的2500余名战友,他们,是留在2017年无数长镜头中最勇毅的身影。

和平,是人类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千百年来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然而,放眼当今世界,战争与危险在一些地方依然令人无比担忧地存在着,提示着人们,人类真正实现持久和平的道路依然漫长。

“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请记住联合国对中国维和行动的高度赞誉。也请记住那些在异国他乡保护平民、制止冲突、维护和平的中国军人。因为,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战火中的大国担当!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颜兴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