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三大关键词透视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

2017-12-23 13:28:00 信息来源:新华社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题:维护英烈尊严 传承红色精神--三大关键词透视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

    新华社记者罗争光、罗沙、林晖、史竞男

    “邱少云事迹是真的吗?”“黄继光能否真的堵住枪眼?”……近年来,打着“反思历史”“还原真相”等旗号肆意诋毁、曲解英雄烈士事迹的情况时有发生,刺痛无数人的心,亵渎了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烈。

    22日,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英雄烈士的历史功勋及纪念缅怀活动、纪念场所及其维护要求、烈士褒扬和遗属抚恤优待等都将有更加完善的法律规定,以法治捍卫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

    迫切--英雄烈士不容亵渎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立法保护英雄烈士,近年来社会各界呼声不断高涨。2017年全国两会上,有251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一些群众来信提出,建议通过立法加强英雄烈士保护。

    “一些人丑化、诋毁、贬损、质疑我党我军历史上的英雄烈士,其实质是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这些行为必须在法律上明确予以禁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说。

    记者了解到,英雄烈士保护立法工作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

    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提出,国家保护英雄烈士,对英雄烈士予以褒扬、纪念,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草案明确规定:“禁止歪曲、丑化、诋毁、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说,加强对英烈姓名、名誉、荣誉等的法律保护,对于促进社会尊崇英烈,扬善抑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同时,各类英烈纪念设施能否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缮,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

    引人注目的是,英雄烈士保护草案中首次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规定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同时,草案还对其他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开放和管理作了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志勇表示,目前法律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保护,但革命烈士墓葬、纪念物等缺少有效保护的法律依据,因此本次立法意义重大。

    维护--构建保护英烈的全方位体系

    随着英雄烈士保护进入立法程序,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的责任主体将得到明确。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中,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表,既有权利也有义务肩负起保护英雄烈士的重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熊文钊说。

    根据草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做好英雄烈士保护工作。

    --公安、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网信、民政、工商等部门在监管工作中有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职责。

    --网络运营者发现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网络信息时,负有及时处置的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权益和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民政、公安、网信等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建立对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件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

    ……

    “这有助于构建起惩处侵害英雄烈士权益的全方位责任体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说。

    同时,针对侵占、破坏、污损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侮辱、诽谤英雄烈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英雄烈士保护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不法行为,草案也进一步明确了治安和刑事责任。

    解志勇表示,以前法律并未明确去世的人是否享有人格权,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明确去世的英烈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这就为保护英烈人格权和名誉权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

    传承--不仅仅是为英烈“护名”

    “对‘狼牙山五壮士’名誉的损害,也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的损害。”2016年6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侵犯“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权案一审宣判,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害行为并赔礼道歉。

    法槌落下,发人深省。事实上,为英雄烈士保护立法的意义,并不止于为英烈“护名”。

    保护英雄,崇尚英雄,中外皆然。解志勇说,世界各国均设立各种纪念日以缅怀英雄,不少国家还先后颁布多部法案,以纪念各历史时期的爱国者。

    “无论时间过去多么久远,先烈的英名和功绩都将永世长存。”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认为,英雄烈士的事迹、形象和精神价值,已经获得全民族的广泛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保护英烈,更要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为此,草案专门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对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识和记述历史;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将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网信等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以英雄烈士事迹为题材、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的优秀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以及出版物的创作生产和宣传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表示,这样一系列规定将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学习、捍卫英雄烈士的正气和浓厚氛围,弘扬传承英雄烈士精神。

    此外,为增强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规范性、仪式性,草案对设立烈士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专家认为,这将改变当前英烈保护存在的重物质保障但弘扬英烈精神不够充分的情况,激发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以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告慰英雄烈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