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获“八一勋章”老兵:对越作战眼球被炸出 用手塞回

2017-08-07 16:23:3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原标题:韦昌进:向我开炮

在边境防御作战中,他被弹片击中左眼、穿透右胸,全身22处负伤。

韦昌进:这时候我知道,可能是我的左眼睛掉出来了,当我意识到是眼球的时候,我又把它塞回去。

他用报话机向上级呼喊:“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记者:你怎么会说出那番话?

韦昌进:我只是觉得,对准我自己打,才有可能把上了我哨位的这些敌人打死,或者打下去。

7月28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10位“八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和证书。其中包括“战斗英雄”,来自山东省枣庄军分区的政治委员韦昌进。

记者:您这次获得了八一勋章,但是您所经历的这个战斗,是3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30多年之后还被奖励,您怎么看?

韦昌进:我觉得这是对我们那代军人,所有参战官兵的一种褒奖和肯定,我是代表所有参战军人们授这个奖的,这个不是我的功劳,因为我们连队上战场的时候,108个战友上前线,当我们回来的时候只有18个战友,他们把年轻的生命就留在了那里。

32年前,1985年的5月到7月,不到20岁的韦昌进,在老山最前沿的我军无名高地镇守了62个日夜。

记者:刚到战场上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韦昌进:我们学过语文的,可能都知道一个名词叫草木皆兵,就是5月18日夜里,我们前面先上去的战友,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阵地上,当时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然后有一个战友就把我领到一个洞边,说这就是你的战斗岗位,前面可能就是敌人。

记者:您说的是战壕里面。

韦昌进:战壕里面,一个人一个地方,然后我就趴在那,周围静悄悄什么也没有,

在我前面看见一个像半截人这么高的一个黑影子杵在前面,当时我就害怕了,我说这是不是敌人的特工。因为我们在上阵之前,也听说敌人特工经常夜里偷偷摸摸过来,我就把冲锋枪还有一个定向地雷对着他,冲锋枪瞄着那个黑影子,睁大眼睛一夜没敢睡,天开始一放亮,我一看是个树,半截的树桩杵在那里,所以后来我就感觉到,刚上战场就是这么。

记者:草木皆兵。

韦昌进:草木皆兵。

这是韦昌进第一次上战场的感受。那个时候,韦昌进刚刚入伍还不到两年。对于这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说,战争的概念只是停留在电影中的表现。但上战场仅仅13天后,他就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死考验。

记者:第一次被敌人炮火轰,是什么感觉?

韦昌进:非常恐惧。当时炮打过来了,我们就在洞里躲炮的时候,其中就有一发炮弹打在我们哨位,正好落到我们上面,当时的石头特别大,我们就躲在一块大岩石的下面,它掉下来的时候,我们朝里面钻了一下,它就压在了那个防护墙上,我们最后爬了一两个小时,里面把身上的肉全部都挤破了才挤出来,差一点就被炸下去了。

记者:那真是惊心动魄。害怕吧?

韦昌进:当时非常害怕,心怦怦直跳。当时我们出来以后,后来想想命还挺大的,这个石头,再多一寸,可能都不到一寸,我们俩就被砸到下面了。

韦昌进所坚守的无名高地,是一个凸起的小山包,长约40米,宽约30米,是老山地区我军防御前沿的重要屏障,也是敌人进攻我军主阵地的必经之路。因为军事价值重要,敌人隔三差五地向这里发起进攻,企图撕破我军防线。

1985年7月19日凌晨时分,敌军以2个营加强1个连的兵力,向无名高地展开进攻,而韦昌进和其他4名战友守卫着6号哨位。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打起来的?

韦昌进:大概4点多钟天亮了,当我到了哨位里面,电话里面就响了,我拿过电话机,我听是排长声音,排长告诉我说,根据上级情报部门的通告,敌人可能要在今天拂晓,对我们高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请你们务必做好一切战斗准备,我一听我就紧张,赶快我就在洞外喊他们,我说排长来命令了,敌人可能要对我们发动进攻。

记者:您说的这个紧张是害怕,还是说要提高警惕?

韦昌进:提高警惕,不是害怕,当时我们三个人就把衣服穿上,准备战斗了,就在这时候,敌人就开始打炮了。

记者:离你最近的有多近?

韦昌进:就在我们洞门口爆炸,那个硝烟,火光,包括这个弹片,就在天空飞着,听着那个刺耳的声音。

记者:你们能做的是什么?

韦昌进:当时在炮弹猛烈覆盖的时候,我们三人在洞里,我当时的感觉就好像一种天塌地陷的感觉,一般来说他对我们进行炮击,都是停止了,他的步兵,敌人才可能组织进攻,但是这次他们也有点不惜血本了,在对我们进行炮击,同时我们也听到洞外有敌人的声音,他们喊着他们的话,虽然我们听不懂。

记者:这是人跟着炮一起来了。

韦昌进:对。

第一波的炮击,躲在猫耳洞里的韦昌进和战友们并没有受伤,这时候,在洞外的班长大喊,敌人上来了。

韦昌进:虽然我也知道,一出去可能一发炮弹落下,说不定连人带肉全部炸飞了,尽管心中有这种恐惧,有这种顾虑,但是我知道敌人上来了,你必须打退他,你不打退他,仍然面临着这种更加严重的威胁。

记者:没得选了。

韦昌进:没得选。所以我就喊张雄,然后我们一个人拿着一个冲锋枪,两个人就冲了出去。

记者:出去以后看见什么了?

韦昌进:阵地上到处都是放的我们的子弹和手榴弹,特别是手榴弹。在前线我们当时有一种宁愿我不要吃的,不要喝的,但是我们都要叫军工,你保证我弹药充分,而且我们把手榴弹的盖子都打开了,把拉环一拽就可以扔了。

记者:就开始打了。

韦昌进:就可以投弹了。冲出洞以后,沿着往下的路线,一下子很快的几步,朝着这个石头一下扑了过去,硝烟特别多,几乎就看不见了,风一吹以后,飘了,能看到在那个硝烟爆炸的一瞬间,能看到一个人影,看到有几个人影黑糊糊的朝我这,我就拿着手榴弹对着那里,我也不管你是什么,在那时候也来不及考虑了,反正是不是人,就用手榴弹投过去,好像没动静了,我说有没有炸死也不知道,也看不见,正好一看旁边还有两个爆破筒,我拿着爆破筒又对着他,扔了一下。

当打退敌人的第一波进攻后,韦昌进开始呼唤战友,他发现战友苗廷荣没有负伤。在无名高地上已经坚守了两个月,韦昌进对敌人的套路也渐渐摸清楚了,他知道,敌人的炮击又将开始,他叫上苗廷荣赶紧返回猫耳洞。

韦昌进:就当我们向洞口接近的时候,敌人炮弹又一阵火炮盖过来了,这时候就有一发炮弹,就在我们俩不远的地方爆炸了,轰的一声,其实当炮弹的声音炸响的瞬间,我又感觉到有个东西迎着我的面,扑了过来,当时钢盔就掉了,手就自然地朝着脸上这个地方,按过去了,一按着这边手心里按了一个肉团子,血肉模糊的,有沙、有血,我一看不好,脸上被弹片削出一块小肉疙瘩,当我意识到这的时候,我就没有多想,我说这么点东西,命都快没了,还在乎这个,当时心里就是,我扯了它吧,可我一扯的时候,当时疼得我,就是这个眼窝袋有个筋,这时候我知道可能是我的左眼睛掉出来了,当我意识到是眼球的时候,既然是眼球,我又把它塞回去。

左眼球被炸出,韦昌进顾不上疼痛,咬紧牙关,把眼球往眼窝里一塞,拉起苗廷荣迅速转移到猫耳洞中。他发现战友苗廷荣身上多处被弹片击中,两只眼睛几乎失明,已经处于昏迷状态。这个时候,他觉得右胸、右腿都疼,其他战友开始为他和苗廷荣包扎。但还没包扎完,敌人又上来了。

记者:判断会有多少人?

韦昌进:至少有十多个,到二十个人左右。

记者:那个时候给你们的选择有什么?

韦昌进:在这个时候,我就对吴冬梅喊了一声,我说冬梅你不要管我了,守住阵地要紧,听了我的话,很愣愣地,直直地看了我一眼,大概有好几秒钟。

记者:这目光里面是什么?

韦昌进:我感觉到既有对我,看我受伤,甚至我觉得也有一种,我们对战友一种,或者告别,或者什么,毅然决然的一种感情交流,然后他看了我一眼以后,我当时什么也没说,就看着他,他拿起冲锋枪,一个箭步就冲出去了,在我的战友向敌人冲出去的时候,一发正面火炮,打中了我们的哨位洞口,当时无数块石头瞬间就坍塌了,我和苗廷荣两个人当时就被埋在石缝间了。

记者:他有没有受伤?

韦昌进:我一看漆黑一片,我就知道战友吴冬梅生命就受到危险了,我就大声喊他,吴冬梅,吴冬梅,但是不管我怎么喊,再也听不到战友的回答,他当时就被瞬间坍塌的无数块碎石,砸向了他,他就这么默默地把自己年轻的20岁生命,他是和我一年当兵的。

记者:就没了。

韦昌进:就这样留在了我们那片红土地上。

一位战友牺牲了,另外两位战友也失去联系,6号哨位就剩下韦昌进和苗廷荣两个人。韦昌进拖着血肉模糊的身子,艰难地爬到洞口。左眼受伤了,他用右眼透过石缝注视敌人的动静,用报话机向排长报告。从上午9点多到下午3点多,我军炮兵根据韦昌进报告的敌情和方位,一连打退敌人8次连排规模的反扑。渐渐地,韦昌进因为失血过多,一会儿清醒、一会儿迷糊,在无名高地上的片刻宁静中,韦昌进意识到了牺牲的可能。

韦昌进:因为当我受伤的时候,我就觉得1985年7月19号,可能就是我的忌日。

记者: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韦昌进:当时很想我的母亲,在那时候,我脑子里在那个时候就恍惚,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似的。

记者:您当兵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打仗?

韦昌进:想到了,为什么说想到了,当年我要当兵,我在家是长子,又是独子,我父母就我一个儿子,下面还有三个妹妹,在农村来说,应该说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且又是高中毕业,从他们内心来说很不希望当兵,所以知道我偷偷报名而且体检通过了,要走了,他们知道了以后,找了我很多亲戚朋友,把部队的艰苦,部队的环境的恶劣告诉我,当时就说,你看,刚刚边境还打了仗,说很有可能你们现在说不定去了,还要打仗。

记者:但是您还是走了。

韦昌进:父母为了不让我当兵,当时给我买了一块钟山表,又买了一个自行车,你知道可能在那个年代,真是倾尽全家的所有。

记者:父母就那么挽留你,但是还是没留住。

韦昌进: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脑子里,就有这么一个念头,就是想当兵。

记者:在7月19日那一天,你也意识到了,这可能就是最后一天。

韦昌进:对,当兵以后可能再也不能回到家乡的土地了。

韦昌进:有一种遗憾。

记者:对不起父母。

韦昌进:我当时就想,即使今天走了,至少对我父母也是一种很好的安慰,他的儿子在卫国的战场上,没有给他们丢脸,他在家乡的父老乡亲面前,他能抬起头来,会感到有尊严。

韦昌进在洞内迷迷糊糊地躺着,这时,报话机里传来排长的声音,告诉韦昌进和苗廷荣,由于敌人的封锁,我军无法及时增援,命令他们坚守到天黑。

韦昌进:当时我就跟他说,排长你放心,我说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也要想办法把阵地守住,说完以后我当时想,苗廷荣,他还能不能醒过来。我就跑他身边,拼命摇他,一边摇着一边喊,苗廷荣,我拼命地晃悠和呼唤中,他突然醒过来了,他啊一声,我听他啊一声,我就觉得一下子倍感一种力量,战友活过来了。

记者:有伴了。

韦昌进:有力量了,他说我怎么看不见你,我又把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说我看不见,我就看到他泪水就流下来了,我说我感觉快不行了,我就跟他说,刚才排长来报话机告诉我们说,希望我们能够坚持到天黑,我说我感觉不行了,我要牺牲了,你还活着的话,你要坚持下去,他说好,你放心,我一定和你一样,死也要死在阵地上。我听了这话就一把把他抱在怀里,我们俩。

眼前的场景,似乎和韦昌进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一模一样,他和战友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知过了多久,洞顶和洞口边传来碎石滚动声和敌人的说话声。韦昌进猛地意识到,敌人已经爬上了阵地。

韦昌进:如果敌人一旦发现我们,他们很快几步,就冲到我们洞口去了,那我和苗廷荣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阵地也就失守了,我就完成不了刚才排长我答应的我要守到天黑,把阵地交给剩下的战友,我怎么办。我说就是我死,我也不能让你捞个便宜,我一看旁边还有几颗手榴弹,我把手榴弹拿过来了,一旦你到了洞口,咱一块去见马克思去。

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后,韦昌进拿起发报机,向排长报告方位和敌情,请求炮火对他所在的地方进行覆盖。像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一样,他向排长喊出了“向我开炮”的请求。

韦昌进:我休息一会也有点力气,我就给排长喊了,排长排长,我是7号,敌人已经上我这里了,请求炮火向我开炮。然后我又接着说,为了胜利,为了阵地,向我开炮。当时排长一听就急了,他说,你等等啊,我马上组织战友增援你,不愿意看到,我们自己战友,在自己的炮火中牺牲,所以他还想向上级汇报,组织部队进行增援,我急了,为什么?这时候当我一呼唤,发出声音了。

记者:敌人就看见你了。

韦昌进:敌人知道了,他就知道我的位置了,冲锋枪对着我就扫过来了,有人朝这扔手榴弹,当时手榴弹就在洞口炸了。

记者:所以你这个音调都得变了吧,再喊的时候。

韦昌进:对,我就问我排长,我说是我命重要,还是阵地重要?我说来不及了,赶快打。

记者:你怎么会说出那番话?

韦昌进:喊出向我开炮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什么王成或者英雄儿女,我只是觉得,对准我自己打,才有可能把上了我这个哨位的,这些敌人打死,或者打下去。

记者:政委,你当时有没有想到,我这么年轻,不到20岁,我这条命交出去了,我换回来的是什么。

韦昌进:在我脑子里,并没有说一定要打死多少人,消灭多少,我才好像够本,你不要上我这个哨位,这是我的领土,我就是这么一种强烈的想法。

记者:其实这就是守土有责。

韦昌进:对。

大约过了几分钟,一阵猛烈的爆炸声在哨位响起,洞里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躺在洞口边的韦昌进能听见炮弹皮在空中飞溅的声音。由于我军的炮火覆盖及时,阵地保住了。万幸的是,由于有石头挡着,炮弹没有炸到韦昌进所在的洞口。

记者:您坚持到了最后,履行了自己跟排长的承诺,守住了。

韦昌进:后来喊完那个向我开炮,好像人一下子整个就完全……也不能说是精神崩溃了。

记者:没劲了。

韦昌进:一下子整个人睡着了,像是昏过去了。

晚上8点多,韦昌进听见洞口有扒石头的声音,还有人叫他的名字。他挣扎着想爬起来接应,但流血过多和多处负伤让他不能动弹。韦昌进告诉增援的战友,苗廷荣双目失明,已经昏迷了一天,坚决要求他们先送苗廷荣下阵地。

记者:那时候求生的欲望,强烈不强烈?

韦昌进:强烈。

但是同时我也很理智,我觉得我可能已经没有希望了,我就跟张元祥、李书水说,我说你们先把苗廷荣抬走吧。

记者:为什么?

韦昌进:我觉得可能苗廷荣,也许他比我生还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我说你们先把他抬走,当时在我再三坚持下,最后李书水拉着,背着他,趴在他身上,慢慢地爬着。

记者:什么时候把你救下去的?

韦昌进:大概到了夜里,我的感觉应该12点左右,又来了后面五个战友,来了以后,张元祥他一个人又把我背在他身上。

记者:救出去了。

韦昌进:一步一步爬着爬到了排指挥所。

韦昌进全身共有22处伤口,由于伤势过重,韦昌进昏迷了7天7夜,被辗转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住院期间,他大大小小经历了十几次手术,至今韦昌进仍有4块弹片没有取出来。后来,韦昌进到北京做了眼部手术,左眼植入了义眼。1986年2月,他再次进入老山前线。随后在当年的6月8日,随着部队回到了济南,现在担任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治委员。

记者: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您怎么看今天的和平?

韦昌进:我觉得只有每一个军人,尽到自己的义务,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军人就是为了和平而生长的,而不是为了战争。

记者:这是亲身经历过战争之后,才有的这种感受吧?

韦昌进:对。我最大的愿望,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永远没有战争,但是如果有战争的话,作为一个军人,我们就要扛起我们的责任。

来源:央视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