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天方一号”新概念航天结构成功发射

2016-11-05 23:45: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天方一号”新概念航天结构,今天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实践十七号”卫星,由我国首枚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升空。

据解放军报报道,遥测数据表明,“天方一号”在火箭起飞、级箭分离、星级分离、卫星太阳翼展开等过程中,呈现出优异的减振性能和电磁兼容特性。有关专家指出,“天方一号”研制成功,并通过发射技术验证,对于提高航天器有效载荷比、延长航天器工作寿命、缩短航天器研制周期、拓展航天器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在新概念航天结构技术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

“天方一号”采用多功能一体化设计,主要由轻型复合承载结构、高分子多功能支撑结构群、聚合物固态锂离子电池模块、振动与温度监管装置等组成。它集高强度承载、反共振控制、结构化能源等功能为一体,在承载、减振、能源、热控等一体化设计,电磁兼容、锂电池异构成型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关键技术突破。

据该校航天技术专家介绍,传统航天结构设计存在部件功能单一、单机数量多、空间利用率低、冗余质量大、设计制造周期长等诸多局限,制约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对航天结构技术的迫切需要,该校航天结构技术创新团队从1996年开始对此进行研究探索,经过20年持续攻关,突破并掌握了高载荷比、高能量密度比、多功能一体化的新概念航天结构技术。

据悉,“天方一号”完成发射阶段技术验证后,后续将伴随“实践十七号”卫星进行新型结构化能源模块的在轨技术验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