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解放军首次坦克大赛为啥选择装甲兵学院承办?

2016-07-05 17:13:36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中新网青铜峡7月5日电 (吴继宏 徐敏)流火七月,青铜峡某训练基地再次燃起烽火。中部战区五个集团军的“坦克王牌”齐聚于此,展开“中部铁拳—坦克·铁骑”竞赛,解放军首次坦克大赛引起广泛关注。竞赛从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到场地设置、评判裁决等全部由装甲兵学院领衔策划完成。全军装甲兵教学、训练机构那么多,为何装甲兵学院独受青睐?

 

 

  实战化训练经验丰富

  “这次竞赛借鉴俄罗斯‘坦克两项’竞赛和北欧‘强大欧洲坦克挑战赛’做法,综合设计竞赛科目,在险局难局中考部队的组织指挥、武器操作、行军机动等能力。”此次赛事的总裁判长、装甲兵学院训练部部长刘忠民,有丰富的部队任职经历,曾三次在国防大学进修,谈起比赛方案设计颇有见解。

  “部队主训、院校主考、训考分离”的考核模式,释放的信号就是实战化要具体化。装甲兵学院如对部队实战化训练情况掌握得不是一清二楚,设计的方案,作出的评判就难让部队服气。

  我们看看该院的实战化水平怎么样?该院面向部队需求,突出实战化教学,围绕解决指挥员“五个不会”和生长干部学员“水土不服”问题,构建“指挥打仗、组织训练、管理教育、筹划协调、装备操作、政治工作”能力培养目标模型;打造“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实战,实兵、实装、实打、实爆”的“三贴四实”实战化教学体系;探索“融合编组、中初联动、指参合练”,运用千分制评估方法检验效果,将“教与学、研与练、训与考”贯穿全程的综合演练新路子;形成了“一体化设计、融合式培养”的装甲兵指挥人才培养新格局。《“融合编组、中初联动、指参合练”联教联演模式创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坦克兵战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大兴作战研究之风,在该院长盛不衰,他们对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兵作战需求、作战准备、作战行动、作战指挥、作战保障、战时政治工作、作战趋势等问题边深化研讨边梳理总结。该院主编的《装甲兵作战问题研究丛书》一经出版,在部队掀起抢购热潮。

  晓战善教是教员最闪亮的“名片”

  追踪部队动态、指导部队训练,该院教员都能信手拈来。参加这次竞赛的通信指挥教研室主任郑少华,经常揣着课题,奔赴部队跟训跟研……像郑主任这样到一线作战部队零距离了解部队实战化训练情况的教员,还有很多。每年暑假,该院都会利用部队酷暑练兵的“黄金期”,组织教员深入各基层部队,掌握部队最新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训练动态。坦克三大专业训练的大纲和教范全部由该院牵头组织编写、动态更新,权威性创新性在全军首屈一指。

  同时,该院充分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优势,鼓励教员走出课堂走向部队,解决部队训练的重难点问题,参加部队重大演训活动。

  裁判组刘坚副教授指导部队成绩坦克两项竞赛训练,取得优异成绩。赵建国教员作为竞赛组成员2014年跟随部队赴俄罗斯参加坦克两项竞赛,所指导编组停止间射击19发炮弹全部命中,行进间射击9发命中7发,震惊全场。2015年他又指导39军某旅参加“苏沃洛夫突击”竞赛,指导空15军参加“空降排突击”竞赛,娴熟的专业技能,赢得部队官兵点赞。如今,该院教员每年服务部队高达50多人次,跑遍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部队领导经常说,装甲兵学院的专家一到,最大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了。

  训教环境对接战场

  在陌生复杂地域,设置实战环境,让部队掌握真实底数、看清存在差距,是这次竞赛的一大亮点。可以说,该院在复杂地域开展训练是游刃有余,承办此次赛事也是胜券在握。

  该院有19个各类装甲兵军事训练场地,装甲兵战术演习场、坦克射击场、坦克驾驶场,训练场地共占地2万多亩,面积、设施和功能在全军陆军院校独一无二。

  这些年,他们立起“打仗”的铁标准抓教学,不等不靠,主动对教学环境进行实战化改造,尽可能地使训练场地环境构设与作战环境相一致、设施布局与战场条件相一致、各项功能与训练任务相一致。

  一系列有效措施,不仅提升了学员在近似实战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指挥素养和行动能力,而且集智完成了“装甲机械化部队新型训练体系构建”“高寒山地装甲兵作战运用”“火力主战背景下装甲兵的作战行动研究”等多项课题。

  培养的学员受部队欢迎

  一所院校办学水平怎么样,部队最有发言权。该院领导深知这个理,始终把人才培养力作为院校的战斗力抓紧抓实,每个班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都必须得到至少三个部队认可,把打什么仗、在哪打仗、与谁打仗、怎样打仗摸透弄清,把学院打造成装甲兵指挥与参谋人才培养基地、装甲兵军事理论和技术运用创新基地、装甲兵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研究与实验基地和装甲兵建设决策咨询服务中心。

  教学内容改革是学院转型建设的核心。学院对教材内容、教学设计、组训模式等,进行全方位、大幅度的整合删减。从最复杂、最大强度的角度设计训练课题,落实真难严实的训练要求,突出生疏地形、复杂环境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对抗演练,把教学内容变为作战任务的具体化,使教学训练始终跟着作战形态、作战任务和作战能力走,把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60多年来,先后为全军装甲兵部队培养输送了4万多名合格人才,有的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成为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有的走进军事领率机关,成为建设装甲兵部队的中坚力量;有的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成为强军兴军的英雄模范。全军18个集团军有3个集团军的现役军长等等十多名军职领导干部,都是80年代初期经学院初级培训走出去的优秀学员。

  作风过硬能攻坚

  没有好作风,岂能打硬仗。这次赛事从受领任务到比赛实施不到两个月,时间紧,任务重。为高标准完成任务,该院组织力量集体攻关,多次去千里之外的训练基地勘察,研究论证,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拿出竞赛方案,得到了中部战区陆军领导的高度认可。为使竞赛毫无差错,他们对竞赛场地、装备、设施及组织实施方法进一步论证与明确,让考核经得起实战检验。

  制定竞赛方案,他们是精益求精。控制知密范围,他们是慎之又慎。参与赛事者,人人签订保密责任书,考核全程录像,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干扰因素,将五个集团军一碗水端平。有一次修改方案后,他们把打印的资料全部就地烧毁,为的就是不泄露竞赛细节,让竞赛场对接战场。

  在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该院四次移防、四次整编、五次更名,一代代装院人继承传统,进取创新,始终秉持老校长许光达大将提出的“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虚心钻研的学习作风”校风,坚持“质量建院、人才强院、特色立院、服务部队”的办学思路,凝练形成了“忠诚、忠武、忠勇、忠正”的八字校训和以“铁心向党、铁血亮剑、铁流奔涌、铁壁铜墙”为内核的铁骑精神,不断推动学院跨越发展,创造了光荣传统,取得了辉煌业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