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海豹”突击队员之死看“伊斯兰国”生存密码

2016-06-26 11:37:14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查理·基廷,美军“海豹”突击队员,2016年5月3日在营救行动中阵亡,成为美军发动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以来阵亡的第3位美国大兵。

    事件回放

    据外媒报道,5月3日上午7时30分,约125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对伊拉克库尔德人控制区的泰勒阿斯科夫镇发动突然袭击。

    当时,“恰逢”10多名美军顾问在该镇会晤“库尔德自由斗士”组织武装人员,商讨下一步针对“伊斯兰国”的联合行动。为隐蔽行动,美军顾问组选在当天拂晓时分进入泰勒阿斯科夫镇。由于该镇距离“伊斯兰国”控制区不到8公里,为防不测,美军当地指挥官事先命令由“海豹”突击队员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处于待命状态。然而,“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仍然神不知鬼不觉发起对泰勒阿斯科夫镇的进攻,并困住美军顾问组。

 

 

    7时50分,收到“部队遇袭”报告后,美军指挥官命令查理所在的快反部队火速驰援。当查理和他的队友赶至事发村镇时,发现库尔德武装和美军顾问正与敌人激烈交战,于是便立即投入战斗。此时,美军F-16战斗机、数架B-52轰炸机、A-10对地攻击机和无人机也陆续加入战斗,投下了数十枚炸弹。

    9时30分,查理在激烈的枪战中中弹。队友立即召唤直升机执行医疗后送。10时19分,直升机装载受伤的查理,全速飞往最近的美军埃尔比医疗中心。不久,因伤势过重,31岁的上士查理不治身亡。

    袭击时机

    查理是美军在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中阵亡的第3位美国大兵,2014年10月和2015年10月,分别有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和特战队员在行动中阵亡。虽然已有先例,但查理之死还是在美国政坛和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层层涟漪”。

    原因何在?时机、时机、时机!

    相比去年9月强势出兵叙利亚以来俄军的捷报频传,美国领导的打击“伊斯兰国”联盟表现平平:空中打击犹如“隔靴搔痒”,地面战场节节败退,耗资5亿美元的训练计划也收效甚微。美军的“无能”不仅遭到本国民众的批评,也引起国际社会对其真实意图的质疑。

    今年以来,急欲挽回颜面的五角大楼重拳频出:先是扩大对“伊斯兰国”的打击范围,加强对“伊斯兰国”石油设施和金库的打击;接着又公布已对“伊斯兰国”实施了网络战,旨在瘫痪其指挥控制网络,削弱其网上招募能力;之后又宣布将向伊拉克增兵。取得阶段性战果后,五角大楼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伊斯兰国”已开始动摇。4月28日,代表美国官方声音的美国之音电台称,“伊斯兰国”已“处于最虚弱状态”。

    5天后,“伊斯兰国”突袭泰勒阿斯科夫镇,查理阵亡。这虽然带有意外成分,但却让骄傲的美国人看到一个残酷的事实:“反恐仍未成功,美军仍需努力”。对美军而言,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打脸”。事发后,美国防部长卡特承认,打击“伊斯兰国”的战役“远未成功”。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也一改口风,警告“伊斯兰国”有能力袭击美国本土。

    个中门道

    对于“伊斯兰国”为何能在混乱的中东地区做强做大,并在美、俄两大军事强国的联合打击下顽抗至今,世人颇感困惑。许多反恐专家从资金、技术、宗教等层面试图给出答案,却很少从军事角度破解“伊斯兰国”的生存密码。

    事实上,泰勒阿斯科夫镇突袭战为解析“伊斯兰国”的“军事基因”打开了方便之门。

    从力量编成看,共有125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20辆装甲车、数辆汽车炸弹、3门迫击炮和1台推土机参与作战。其中,乘车作战的武装分子相当于装甲兵,驾驶汽车炸弹和操作迫击炮的相当于炮兵,驾驶推土机的相当于工兵。因此,125名武装分子包括步兵、装甲兵、炮兵和工兵,是一次典型的诸兵种城市地形合同作战。

    从装备运用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使用了“悍马”、迫击炮、推土机和汽车炸弹,每一样都是精心挑选。加装简易装甲的“悍马”灵活机动,能够抵御小型火器的攻击;迫击炮的曲射火力可有效打击建筑物后方死角;安装了重型高射机枪的皮卡可提供防空火力掩护;推土机适合在城区开辟通道;汽车炸弹则能造成最大的心理震慑。

    从行动方式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采取了“隐蔽机动、小群多路”的战法。在泰勒阿斯科夫镇与“伊斯兰国”控制区之间近8公里的地带内,设有多道库尔德武装防线。由20辆装甲车、汽车炸弹甚至推土机组成的“伊斯兰国”车队竟能穿越多道防线,其隐蔽行动能力令人吃惊。抵达目标地域后,“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迅速编成多个作战小组,从多个方向对镇上的库尔德武装和美军顾问组形成合围之势。显然,与“基地”组织精通山区游击战、城市恐袭战不同,“伊斯兰国”擅长野战攻坚和城镇攻防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