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维和英雄申亮亮:用生命最后37秒换回战友平安

2016-06-12 14:10:55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原本有生还的可能,可是在危难面前,他作出了另一种选择。

  西非马里,当地时间5月31日,一辆载有500多公斤炸药的汽车,驶入申亮亮所在维和部队的营区。当时,正负责营区2号岗哨警戒执勤任务的申亮亮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引导后方部队隐蔽。

  在汽车侧翻时,他本可以选择撤离现场,但他用生命中的最后37秒,换回了部队其他人员的平安。

  因为他的及时处置,500多公斤的炸药袭击,只一人牺牲,“这在联合国维和历史上,也不多见”。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有关人员如此评价。

 

 只是,这一人的牺牲把一位农村母亲的世界炸得粉碎。悲伤得无法站立,申亮亮的母亲杨秋花坐着轮椅到机场迎接儿子的遗体回国。追悼会上,哭成泪人的杨秋花在多人搀扶下走到儿子的灵柩前,摆上一支白花,用河南乡音大声而颤抖地说:“我的儿子,你为国争光了,我谢谢你!”

  “绝不放弃为祖国和军队去战斗的机会”

  在申亮亮的河南农村老家,放着两本厚厚的相册,里面都是“亮亮在部队的照片”,杨秋花爱看儿子穿着军装、上衣上别着“优秀士兵”奖章的照片。儿子在部队表现一直不错,她和老伴以此为傲。

  在服役的陆军第十六集团军某工兵团,申亮亮是公认的一专多能骨干。入伍11年7换战位,每个战位,他都有不俗表现。

  和他同年入伍的上士张洋说,刚入伍没多长时间,申亮亮就创下了一天体能训练跑40多公里的连队纪录。

  做事拼命、认真是申亮亮的习惯。

  入伍第二年的盛夏,申亮亮所在连队要参加集团军武装5公里越野比武。比武前一天,一名老兵突然发烧不能参加比赛。连长正为难时,刚从医院检查回来的申亮亮毛遂自荐。为了能入选,他还特意原地跳了几下。

  负重跑了不到一半路程,时任班长吴斌就看到申亮亮一边跑一边咬着牙,双手还扶着腰。“累了就歇一会,别把身体弄垮了。”吴斌说。

  “我不能拖后腿,一定得坚持到底。”申亮亮回答。

  最终,连队得了第一名。可一到终点,申亮亮就一头栽倒在地。

  救护车上,吴斌帮申亮亮卸下身上的装备时,在他口袋里发现了一张已被汗水浸透的诊断书,上面写着“腰椎间盘突出,建议住院”。

  当义务兵时,申亮亮担任过运输车队驾驶员。闲暇时,他爱跟着连队里几个老班长身后问东问西,学习各种车辆的操作。改选士官第一年,他就熟练掌握了全部连属主战装备,多次在团里组织的比武竞赛中拿到金牌,还入选了集团军“百名专业技术能手”人才库。

  2013年,晋升为上士的他,被任命为车场站长。在车场工作的3年,57台各型装备和车辆性能、参数、状态甚至行驶公里数和常见故障点,申亮亮都“一口清”。

  得知部队有维和任务,申亮亮连续3年向组织递交志愿参加维和请战书,他说:“绝不放弃为祖国和军队去战斗的机会。”

  前两次,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等身体不适,申亮亮没能入选。今年,为了能去马里维和,每天早上别人正起床时,他已自行训练结束回到宿舍。河南老乡胡木林很纳闷,大冬天的,申亮亮究竟做了多少运动才会汗流浃背。

  不仅如此,申亮亮还买来15斤重的沙袋绑在身上,练习跑5公里。选拔时,他的5公里体能考核比以往快了两分多钟。最后,他顺利通过各项考核,成为一名“蓝盔勇士”。

  “别给咱妈说,听到没?”

  或许不是军人,无法真正理解和体会他们迎难而上、保家卫国的勇气与情怀。

  今年5月18日,申亮亮和另外194名战友作为第一梯队官兵,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出发,踏上了马里维和之路。

  马里维和任务区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定的最危险任务区。那里恐怖袭击频发,高温多雨,传染病肆虐。

  申亮亮所在的工兵团连队好友周厚村,参加过2013年十六集团军第一次赴马里的维和任务。他说,去之前每个人都要打十多种疫苗。

  在马里维和的战士们,一般每天5点多起床。每个小分队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搭建板房、排污水或是清理生活垃圾等。

  每天,都有战士轮流在营区大门口站岗放哨。“岗哨是最危险的,常有袭击者或游行示威者,他们有时直接冲入营门,”周厚村介绍。所以不管天气多热,哨兵都要穿好战靴和防弹衣,戴上钢盔。

  这些危险因素,申亮亮早就了解和清楚。“真正想去维和的人,这些困难都影响不了我们的决心,”周厚村十分肯定。

  和申亮亮同年入伍的王忠岩,也报名参加了同批维和官兵的选拔,但因成绩靠后,没能选上。

  “不去维和,感觉军旅生涯总是有点遗憾。”申亮亮曾跟王忠岩说。两人报名的时候约定,不论谁去,都代表着对方。

  出发前,王忠岩嘱咐申亮亮,回国时给他带一瓶马里的沙子,也算是圆他的维和之梦。

  到了马里巴科马机场,申亮亮拿出自拍杆和战友一起合影留念。照片上他笑得露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

  在法语区马里,申亮亮把微信名字改成了“Nations Unies”,法语“联合国”之意。微信朋友圈签名改成了“勇敢、勇敢”。

  抵达马里当晚,申亮亮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几天后,还给家人发去视频,“爸妈,你们看看我生活的地方,住得还行,吃得也好,大家对我很照顾,你们就放心吧。”

  维和生活忙碌又枯燥。11天里,申亮亮执行过站岗执勤、修缮营区和服务当地民众等任务。

  姐姐申海霞看到弟弟在微信朋友圈晒执勤照时,留言提醒他:“别啥事都憨憨地往前冲,一定注意安全。”“我心里有数。”申亮亮回复说,“别给咱妈说,听到没?”

  在马里,申亮亮和家人最后一次视频聊天时,一直反复叮嘱姐姐照顾好爸妈,过几天他会继续给家里寄钱,等他回去给小外甥买好吃和好玩的。

  谁也无法预料,这些话竟成了申亮亮的遗言。

  “等我尽忠回来就尽孝”

  父亲申天国得知马里联合国任务区遭恐怖袭击的消息,是看新闻时无意间瞥到了电视屏幕最下面滚动的字幕。

  “我儿子也在马里啊!”没过多久,老人就在网上看到此次恐怖袭击事件中,有一名叫申亮亮的中国军人牺牲,“那是我儿子啊!”

  老人一下子就昏了过去,幸好亲戚在场,立即喊醒了他。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当时的感受。”申天国不知该怎么和老伴说,“女人家可怎么受得了。”“但还得让她知道啊,”申天国给当时正在村里打工的老伴拨通了电话:“你赶紧回家一趟,有事要说。”

  杨秋花到家,看到家人都在哭,急得她大喊,“要我回来干啥?你们哭啥?”

  “我们儿子在马里牺牲了。”申天国说。

  杨秋花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你说啥?”

  申天国再说不出口,夫妻俩抱在一起痛哭。

  儿子出征前,申天国特意问儿子马里是否安全。申亮亮告诉父亲,维和服务区防护措施很好,前几批人员都平安回来了,他也会平安无事。“可怎么才去了11天,就出事了呢?”

  这几天,儿子往日的孝顺、温和以及父子俩相处的一幕幕,不停地闪现在申天国的脑海里,搅得他“心里很难受”。

  他算了算,儿子当兵11年,在家里的日子加起来也不过一百七八十天。他夸儿子力气大,回到家里爱干体力活。性格外向的申亮亮还是母亲的开心果。哥哥申明明说,他性格内向,弟弟性格活泼,经常逗母亲乐。

  6月7日,老两口头一次坐火车来到吉林市,去儿子生前待了11年的部队看看。以前没去,既怕妻子晕车,也是担心给部队添麻烦,却没想到如今会以这样的缘由来部队。

  当兵是申亮亮从小的理想。申天国说,他不后悔让儿子当兵。老两口的小孙子今年才7岁。“等他长大了我也会让他去当兵。”申天国说。

  去马里前,申亮亮安慰母亲,“等我尽忠回来就尽孝”,还和女朋友订了婚。

  “妈,永远是妈,谁都白搭!有妈在,才有家。如果有一天,当妈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紧紧握住她的手,陪着她慢慢走,就像当年她牵着你的手一样。”母亲节那天,申亮亮发在微信朋友圈的这段话,让无数军人和网友看后为之哽咽。

  6月9日下午,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维和烈士申亮亮的遗体从马里运回中国。随着飞机降落滑行,舒缓低沉的《思念曲》响起,覆盖着国旗的申亮亮灵柩,由8名礼兵缓缓抬下军机。

  妈妈还想牵儿子的手,只是年仅29岁的申亮亮再也不能起来,叫她一声妈。( 王培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