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军校学员获国家发明专利 车辆轮胎破损自动补好

2016-06-02 14:05:43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小学员也能着眼实战搞创新,琢磨补轮胎竟然琢磨出国家发明专利,很是牛气!”“是啊!学员创客敢想敢干能创新,值得点赞!”5月11日,工程兵学院学员七队学员杨建鑫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的喜讯在学院引发热议。

 

 原来,该院道路桥梁系七队学员杨建鑫研制的自动补胎垫,日前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杨建鑫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杨建鑫一直对小发明、小革新很感兴趣。去年7月,学院组织学员赴部队见学,在一次车厂日活动中,一名士官班长说:“有一回,驾车在山间执行任务,有两个轮胎被尖锐石子刺破,只好半路停车换胎补胎,耗时耗力,还差点耽误大事!要是能够实现自动补胎多好!”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建鑫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一难关。

  白天他忙于训练,晚上就查阅《橡胶轮胎》《机械制图》《结构力学》等相关资料,了解轮胎结构,构思自动补胎方案。

  他起初设想改造轮胎结构,将整个轮胎制作成上千个小型蜂窝泡状腔。假如有尖锐物刺破一个泡状腔,其余泡状腔可继续使用。但这一想法很快被有关专家否定:改变轮胎结构,不稳定性增加,容易衍生更多问题。

  “看来只能在现有轮胎结构下实现自动补胎。”杨建鑫又设想在轮胎内附置环状结构基底,将原先设想的泡状腔贴附在基底表面,并在腔中灌入补胎胶。这样,当某个泡状腔被扎破时,里面的胶水立即流出,密封住轮胎防止漏气,同时周边各个泡状腔在轮胎气压作用下相互挤压,使扎破处受到一定密封压力,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为了完善这个设计,杨建鑫记不清做了多少次试验。胶水配置量与空气比例不好把握,他通过百余次比例调试实验,终于确定胶水与空气比例为1∶1时,效果最理想。做实验碰到气温低时,胶水在手上迅速干化,好几次将手上的皮撕破,鲜血直流。

  去年10月底,怀着忐忑的心情,杨建鑫将自己的创新成果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年3月初,国家知识产权局通知杨建鑫,他的申请已通过检验论证,准备授予他自主创新研制的自动补胎垫发明专利。得知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向学院科研部提出申请,希望将自己的发明用于教学训练,服务部队作战演训,为提升部队战斗力贡献一分力量。(周海保 李佳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