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军嫂王小连和她的“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 查看下一页

2016-05-23 16:22:30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报 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创办不久订户过万,新华网、中国军网等数十家媒体对其报道,这一颇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的创办者王小连是军人的妻子,请看——

  一位军嫂和她的“向党看齐”

  ■本报实习记者 徐 雯

点击进入下一页

  “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一位普通军嫂,创办“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不到3个月时间订阅者就达到1.3万余人,推送的许多文章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订阅者中,有将军、有士兵,有教师、有学生,大家凝聚在这位军嫂创办的微信平台上传播正能量。

  这位军嫂就是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王小连。5月10日,记者采访了王小连。

  身边的党员,让她觉得大家都自觉向党看齐多好

  王小连谈吐干脆,举止利落,秀气的脸上带着一股子英气。

  记者问及创办“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的缘由,她说,她在注册时写了这样一句话:“向党看齐!实实在在是我的自觉自愿,是我情不自禁要做的一件事!”

  王小连1985年出生在山东省东营市一个退役军人家庭,2009年从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毕业后,应聘进京工作。

  在工作岗位上,王小连接触到了多位优秀共产党员,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袁坚宾。“他是转业干部,原本是一名军医。”说起他的事迹,王小连滔滔不绝:服务中心上午8点上班,但袁坚宾每天提前一个多小时到位,在各楼层转,和患者聊天,了解各方面情况。他把相关诊室迁到同一楼层,让患者尽可能地少爬楼梯;在办公室门口挂上“恳谈室”的标牌,热情接待患者和员工,努力从各方面实现“为民服务”要求。

  “还有中医科医生刘代代,她不仅在工作上时时处处做表率,还特有爱心。”说起她,王小连一脸敬佩,“我和刘医生在不同科室,但我多次看见她给没带钱或者钱不够的患者垫钱。”和这些优秀党员在一起,王小连经常想:“身边多些优秀党员多好!大家都自觉地向党看齐多好!”

  家里的党员,让她觉得做人要像党员那样有担当

  王小连说自己幸运的是,不仅工作单位有优秀党员当标杆,生活中也有优秀党员做榜样:小时候是父亲,成家后则是丈夫周景红。

  2012年1月,王小连与北京卫戍区宣传处干事周景红结婚。婚后,周景红几乎天天加班写稿,王小连就经常剪报,把丈夫发表的稿件收集起来,因为丈夫曾对她说:“你见不到我人时看看这些文章,就知道我在干什么了。”从这些充满正气的文章中,王小连加深了对部队的了解,也加深了对丈夫的理解。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周景红从办公室直接奔赴现场参加救援。正好那天,周景红的父母来京看儿子,没见上面就在北京等着,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多月。作为医生,王小连深知现场的危险。她说:“周景红既是军人又是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上去,我作为军嫂,也必须守好后院。”

  王小连从身边人中真切地认识了党员,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琢磨着为党做些事。

面对网络舆论的杂音,她决定创办微信公众号发声

  最早让王小连萌生在网络发声念头的是北京房山那场洪水,她从一篇现场报道里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人被困在土坯墙的屋子里,前来救援的党员突击队一时找不到相应的工具,就用双手挖被水泡过的土坯墙,指甲都挖掉了,最终冒着屋倒被压的危险把老人背了出来。

  王小连对记者说:“这个故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叫共产党员——党员就是能在关键时刻为群众豁命的人!”

  也就在那个时候,网络上出现了“抹黑英雄”现象,有人诋毁“狼牙山五壮士”,有人质疑烈士邱少云事迹的真实性……王小连每次看到这类东西,都觉得心里特难受,她上网驳斥道:“不能因为你不相信就否认英雄!”

 

  在一次次的网络论战中,王小连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建一个固定的阵地,她开始酝酿注册微信公众号的事。

  “办公众号,取什么名好呢?”王小连苦思冥想。2016年2月26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登文章《向党看齐,听党指挥》。王小连眼睛一亮:“向党看齐”好!大家如果都向党看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不会有那些“出列”的杂音和行为了。

  当天,王小连就成功注册了“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首条信息发布一个小时,就吸引了100多名网友关注。

  起早摸黑编辑稿件,只为给微信平台增加正能量

  办微信公众号,要有稿源,更要有能力。王小连订阅了多份党报党刊,购买了许多书籍,如饥似渴学习创新理论和党史军史。为增加原创内容,她邀请数十名网友为特约撰稿人,并举办了“向党看齐”主题征文活动。迄今为止,“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做到了每天推送文章、每天有原创稿件。

  2016年4月25日,针对某微信公众号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啥也没有用》一文引发的杂音,王小连创办的“向党看齐”与“冲锋号”“钱塘兵事”等微信公众号联手发布《警惕非难政治教育的用心》《我为快被“妖魔化”的政治教育正名》等文章,反击“政治教育无用论”。

  为办好微信公众号,王小连每天晚上20时开始坐在电脑前,一直忙到23时才洗漱休息。每天早晨,她6点钟起床,花半个小时时间对已编稿件进行校对,推送出去后再匆匆赶往单位上班。

  “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创办时间不长,订阅用户已经过万,并且仍在不断增长,影响力越来越大,新华网、中新网、中国军网等数十家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许多网友称赞“这个公众号办得好,这位军嫂不简单!”

  (《中国国防报》2016年05月23日 01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