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国无人机变“杀人机”?白宫将公布数据

2016-03-11 14:14:40 信息来源: 广州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128791419_14576557743151n

 

“捕食者”的最新机型能一次飞行40小时。

 

128791419_14576557743981n

 

无人机在飞行中。

艾森网消息:在现代反恐战争中,无人机由于拥有各种技术优势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标监测、情报分析和远程打击等方面,目前的无人机仍无法确保万无一失。

《广州日报》报道,自从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大幅增加在境外利用无人机打击恐怖嫌疑人的行动。尽管美国官方强调无人机“精准”针对目标,最小化平民伤亡;但是实际上,无人机行动因缺乏正当程序而造成众多平民伤亡,引发争议和批评。

分析人士指出,美军在中东和中亚使用无人机打击恐怖分子时,行动“简单粗暴”,毫无“精准”可言。有独立调查组织估计:过去10年,美国军方和中情局向7个国家派出了500多架攻击型无人机,杀死约3800名武装人员、400名平民和至少8名美国人。

选定目标

几乎是“盲炸”

奥巴马政府称,无人机暗杀行动的目标除属于“基地”组织和其附属组织外,还必须是那些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人,打击目标不受国界限制。

不过事实上,美军在实施无人机暗杀计划时,暗杀目标并不一定都是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的人。无人机打击造成的伤亡中,多数是无辜民众,这让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陷入外界指责“滥杀无辜”的漩涡中。

去年,美国“截击”网站获得一位斯诺登式的人员爆料和机密文件。根据这位人员所说,按照既定流程,美军情报分析人员会首先绘制涉恐嫌疑人肖像,分析其危险程度,制成“个人简历”,然后把这些简历经高层核定放入“打击篮子”里,筛选出打击目标。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筛选过程充满主观因素。“截击”网站援引的文件披露,美军在阿富汗等非传统战场上,确认恐怖分子行踪时严重依赖于通信信息搜集,且有相当部分情报为所在国提供,情报准确程度存疑。而且,目标选定后上报给奥巴马审批,奥巴马平均仅花费58天就签发针对一个目标的打击命令。接下来,美军有60天的行动时间。

此前,就有知情人士批评道,美军无人机难以在短时间内核实目标人物的身份,“简单粗暴”无异于“盲炸”。美军会以“敌人”说辞掩盖无辜人员的死伤,蒙混过关。对于非目标死者,即便他们身份不明,美军也倾向于称其为“行动中击毙的敌人”。

打击效果

毫无“精准”可言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上任以来,加大了无人机打击力度,其任内实施的无人机打击行动远超前总统乔治·W·布什。按美国白宫和军方说法,无人机“精准”针对目标,最小化平民伤亡。

但在2015年10月,美国“截击”网站援引所获文件内容报道,美军在中东和中亚使用无人机打击恐怖分子时,行动“简单粗暴”,毫无“精准”可言。

一些机密文件显示,美国无人机项目杀害的人数较之白宫公开承认的要多得多。文件显示,在2012年1月到2013年2月之间,美国特种部队在阿富汗发动的无人机空袭造成超过200人死亡。在这些人中,仅有35人是预定目标,剩下的很可能包括女性、儿童和其他平民。

巴基斯坦的统计显示,2012年,死于美国无人机空袭的40%是平民,与恐怖分子没有任何关系。2004至2012年间,美军针对阿富汗恐怖组织的无人机空袭有300多次,杀死人数3000余人,其中误杀平民和儿童1100人。

根据美国新闻调查局的数据,从2002年到2012年,美军及其盟友在也门的军事行动,至少导致362人死亡,其中60人是平民;最多导致1055人死亡,其中163人是平民。以此计算,在美军也门军事行动中,平均误伤率超过10%。

有美国独立调查组织估计,在过去10年,美国军方和中情局向7个国家派出了500多架攻击型无人机,杀死约3800名武装人员、400名平民和至少8名美国人。

应对批评

白宫无奈将公布数据

2001年11月,美国正式启动无人机项目。十多年来,这一项目迅速成长壮大,无人机种类越来越多,应用广泛。美国空军无人机操作员超过1300人,他们在美国本土的基地执行万里之外的侦察和杀戮任务。

分析人士指出,无人机的远程操控令操控者无须置身于一线战场,自身安全不受威胁。与此同时,遥控无人机消灭敌人变得像打游戏一样,这种置身事外的杀戮很可能导致人性对生命的漠然,杀人变得比亲临战场容易得多。

无人机的滥用,为被打击的国家带来了深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舆论压力之下,2013年5月,白宫公布了反恐行动新指南,对无人机袭击计划施加更多限制。奥巴马承诺,无人机行动将会严格针对那些“对美国人民形成持续的、强大的威胁的人”。

在此之后,针对美国政府和军队滥用无人机的批评依然不绝于耳。美国白宫在本月7日宣布,将公开自2009年以来美军无人驾驶飞机实施反恐空袭所造成人员死亡的数据。

美军现役主力无人机

MQ-1“捕食者”(Predator)

机长8.27米,翼展约14.87米,最大活动半径370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240公里。

飞行高度约8000米,在目标上空滞留时间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60小时。

可携带2枚海尔法(地狱火)导弹,但主要执行侦察任务。

2018年,“捕食者”升级版将交付军方,新型号“捕食者”翼展达24米,能一次飞行40小时。

MQ-9“死神”(Reaper)

“死神”是在“捕食者”基础上研制的,翼展约20米,最大飞行时速460公里。

该机型空载时巡航飞行高度达1.5万米,满载时巡航飞行高度达9000米。

可同时携带两枚GBU-12激光制导炸弹、4枚海尔法(地狱火)导弹、227公斤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和113.5公斤的小直径炸弹。

RQ-4“全球鹰”(Global Hawk)

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飞重量1.1622万公斤。

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万公里,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完成跨洲际飞行。

装备光电高分辨率红外传感系统和CCD数字摄像机。

有效载荷只有900公斤,携带装备的能力非常有限。

RQ-170“哨兵”(Sentinel)

对特定目标进行侦察和监视的隐形无人机。采用无尾翼飞翼设计,使用单引擎。翼展约20米,起飞重量可达3856公斤,最高飞行高度不超过1.5万米。


分享到: